別布拉維
•歐洲教育經濟專家網路(EENEE)科學協調官
穆姿卡洛娃
•GLOBSEC 政策機構首席經濟學家
新冠肺炎加速了全球經濟的技術數位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估計,在未來十年間,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工作可能會經歷科技轉型。世界經濟論壇則估計,到2022年年底,主要市場會創造1.3億的新工作,以滿足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需求。這些工作人力需要具備教育系統尚無法提供的知識和技能。若要為未來的勞動力做好準備,現今學生學習內容和方式需要改變。
傳統上,教育改革被視為一個由上而下的過程,從中央政府開始,以學生表現作為衡量標準,目的是改善教育機構的成果。這種做法已經行之有年。近期的例子包括歐盟委員會採納建議,在比利時和西班牙的學校課程中,更著重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增加保加利亞、葡萄牙和荷蘭學校的數位技術教育,還有減少奧地利、克羅埃西亞、捷克和羅馬尼亞在教育系統方面的社會不平等。
另外,OECD的教育政策展望報告就是更深入檢視教育策略,監督改革方案的進展,並就特定面向提供詳細指導,包括教學及學習品質、教師專業發展、教學領導、學校課程、未來願景、預期效果和學生評估。
然而,總體而言,改革方案通常無法實現,或是經常令人失望。這些改革方案未能帶動系統層面的改變、帶來人們想要的進步。
用於觀察教育成果的指標說明了這樣的停滯。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評估世界各地15歲學生在科學、數學和閱讀方面的表現,其結果顯示,過去十年間的受教育程度幾乎沒有變化。要以涵蓋數位主題來實現課程現代化的努力也宣告失敗,例如PISA一份關於數位素養的報告顯示,雖然OECD國家中有88%的學生可以使用網路且經常上網,只有略多於一辦的學生能辨別不實資訊。
缺乏進展顯示了過度依賴政府教育改革作為唯一提高人力資本途徑的問題。多年來,國家政府持續談論建立知識經濟的重要,卻又少有進展。但若是由公司或非政府組織進行的民間倡議就能作為替代方案,提高教育成就,進而填補公共政策的缺口。政府可以採納、調整並擴展由這些組織發起的新方法或試驗性專案,最終改善正規教育系統。
當我們在進行中歐國家這類計劃的決算審核時,我們對由下而上法展的計劃數量、品質和影響感到驚訝。有些計劃在傳統教育系統落後的特定區域提供針對語言、數位技術和批判性思考的協助;有些則為主流教育系統提供完整的替代方案,例如斯洛伐克一名億萬富翁創辦了一間名為LEAF的寄宿學校;一名汽車製造商斯柯達也在鄰近的捷克創辦了自己的大學,還有如供應商創新學院這樣的民間倡議正對匈牙利產生重大影響。
這種由下而上的教育創新不只在前共產主義國家有其重要性。芬蘭即使被認為是國家教育改革成功典範,在將最成功的計劃提升為官方政策之前,也依賴民間實驗和試驗性計劃長達二十多年。
如同大部份的政府計劃,教育部門從上到下的改革往往進展緩慢,且無論設計多精良、可行度多高,都難以因應。相較之下,民間教育和訓練計劃通常更為靈活、有效,能更快看到成果。的確,經過多方考量、由上而下的改革仍是國家教育系統現代化的最好方式,但在因為缺乏政治資本、承諾或能力而導致進展停滯的狀況下,由民間從下而上的快速改變可以創造奇蹟。
(翻譯:王品淳,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A Bottom-Up Approach to Education Refor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