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壟斷視角:數位經濟已到來 利益由卻少數人寡占

 

哈贊

● 麥肯錫公司合夥人

 

哈斯克爾

●倫敦帝國理工經濟學教授

 

威斯特雷克

●Nesta創新基金會政策與研究執行長

 

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和格林沃德(Bruce C. Greenwald)表示,學習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社會才能。如今有個情況愈發明顯:「有學習能力的社會」不僅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產物,甚至開始驅動著經濟。

 

自19世紀以來直到約莫25年前,企業大舉投資實體的基礎建設與機械,從鐵路系統到交通工具都有所涉獵。然而在過去的25年間,針對所謂「無形資產」的投資急遽增加,這些資產包含智慧財產權、研究、軟體、經營與組織技能等。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近期的研究指出,至2019年為止,在美國及歐盟十個經濟體的總投資額當中,無形投資就占了40%,較1995年高出29%。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加速了數位化,無形投資的數量因而再度大增。

 

我們相信此一趨勢強烈的暗示著新的資本主義模型興起,公司企業的成功與否,將不再取決於他們擁有的機械、產品或服務,而是以員工及其能力來衡量。並且我們認為,此後不會再到回到原本的型態。亞馬遜、蘋果、臉書及微軟等公司,顯然以非常驚人的規模壯大,達到「超成長」。

 

無形資產很有可能就是背後的推手,畢竟針對無形資產的投資,與較高的產量、成長之間確實有所關連。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發現,成長率位居前25%的公司相較於50%以後的公司,對無形資產的投資額高出2.6倍。同樣地,將12%以上的附加價值毛額(GVA)用於投資無形資產的經濟部門,其成長速度比其他部門快28%。

 

無形投資額不斷增加的經濟體,其總要素生產率(TFP)也正在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初疫情開始肆虐之後,尚能維持2019年成長率的公司,是那些大量投資了各個無形資產領域的公司,他們投資的方面諸如:創新發展、資料與分析、人力及品牌資本。

 

在一個非物質化、數位化並由知識推動的世界,企業利潤、生產率及經濟成長與無形資產之間的連結,便會愈來愈緊密。不過想要使這些資產展現他們的真正價值,除了投資以外還須發展各項能力與經營技能,即發展有效運用無形資產時所需的人力資本。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針對超過860位企業主管,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成長迅速的公司與成長緩慢的公司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成長迅速的公司不僅投資更多無形資產,重視這些資產對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性,還著眼於如何讓資產有效的發揮作用。

 

因此,無形資產日益重要的地位,使得技能與能力的提升更為迫切。此一新興的資本主義型態,對於擁有許多「帶著走的能力」的合格人士而言,或許是一大樂事,但對於技能與數位能力較匱乏的人來說,反而更令他們害怕。缺少資源而難以對無形資產進行必要投資的公司,也會遠遠的被其他對手拋在後頭。若非物質化的經濟沒有接受妥善的管理,可能因而淪為不平等現象的溫床。

 

先前一項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發現,「超級巨星公司」的關鍵特色即為無形投資,他們大規模投入資金栽培員工的技能與各項能力。舉例來說,2019年時亞馬遜公布一系列的計畫,預計在6年間投入7億美元,重新訓練10萬名員工,而google, IBM及其他科技巨擘也有類似規劃。

 

然而,這樣的一小群成功企業愈漸聚焦於收益及利潤,可能加劇收入與財富的懸殊問題。大量投資無形資產的「超級巨星公司」,傾向於雇用人數較少、技能較佳且薪資較高的人,與數位化程度較低的公司相比,擁有這些特質的員工工作成效普遍較高。若「超級巨星公司」更進一步向前邁進,則國內的勞動報酬份額(即勞工報酬占國民所得的比例)將會下降得更嚴重。

 

提出這些現象的目的,並非希望能限制以無形資產為基礎的成功企業,讓他們停止擴大版圖並減少員工訓練。這些企業可是創新與高生產成長率的重要來源,且其對持續投資無形資產的熱衷程度令人敬畏。公司企業與政府反而應該盡其所能協助技能的發展,讓更多人、更多公司得以在數位經濟中獲得機會。

 

此時是能否獲得龐大價值的關鍵。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無形投資與附加價值毛額成長率密切相關,有鑑於此,企業主管和決策者應該捫心自問:假使無形資產所代表的機會成真,會有何成果?若有另外10%的公司,能與成長最迅速的公司獲得相等的無形投資與附加價值毛額成長率,那麼附加價值毛額將增加1兆,或者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而言,各部門將成長2.7%。

 

政府能居中扮演重要角色,協助人員培訓,並確保知識基礎建設的定位合宜。也就是說,政府能著重在以下方向:教育、網路及其他傳播科技、都會計畫、公共層面的支出。

 

數位化、非物質化的經濟型態已到來,且其擴展趨勢銳不可當。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掌控此一變革的過程,使多數人受益而非僅有少數人得利。

 

(翻譯:柯茜尹,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Rise of Intangible Capital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資本 google 經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