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尼斯
●希臘前財政部長
新冠肺炎疫情的灰暗雲朵是西方可以調整自身作法的機會。在2020年,像是一到雷射光穿過。歐盟被迫思考建立財政聯盟,接著,疫情還幫助把川普趕出白宮。以及一個全球綠色新協議突然變得沒那麼遙不可及。接著2021年到來,
上一周,在財政穩定回顧報告中,歐洲央行提出了一個焦慮的警告:歐洲正面臨一個自我延續債務所催生的房地產泡沫。讓這份報告更值得信賴的是,歐洲央行知道是誰造成這次泡沫:就是他自己透過財政擴張(印錢的委婉用法)造成的。這就像醫生告訴你他開的藥物可能殺死你一樣。
最可怕的部份這不是歐洲央行的錯。財政擴張的官方藉口是一但利率低於0,就沒有其他辦法來對抗歐洲來勢洶洶的通貨緊縮了。但是財政擴張的隱藏目的是打消大型企業還有歐元區的成員國(像是義大利)的不可持續性債務。
在十年前歐債危機開始之前,一旦歐盟的政治領袖決定持續否認不可持續性大量債務的存在,他們注定把這燙手山芋丟給歐洲央行。從那時候開始,歐洲央行追求最貼切被稱為「永久隱瞞破產」的策略。
在疫情衝擊幾周後,法國總統馬卡洪和八個其他歐元區領袖呼籲透過合適的歐元債劵做債務重組。本質上來說,他們主張的是由於疫情增加了新的債務需求,各國所無法承受的一定規模的債務壓力,可以轉移到更龐大無債務的歐盟身上。這還不只是通往政治聯盟的第一步以及增加全歐洲的投資,這還可以把歐洲央行解放出來,清償歐盟各國永遠無法償還的債務。
是的,本來不該如此。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很快得就掐死這個主意,反而提供一個「復甦與抗性機制」,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替代品。這不僅在宏觀經濟學上來說不足夠,這還讓歐洲聯邦對窮苦荷蘭與德國選民更沒有吸引力。(讓他們增加負債好讓義大利跟希臘的寡頭可以得到更多補助)。而且,除了共同借貸的要素以外,復甦基金沒打算重組任何付不起的債務,這些債務被歐洲央行不斷地貶值,疫情之後又更加倍。
所以,歐洲央行的「永遠隱瞞破產」策略持續,即便這個策略有雙重隱憂:必須為自己造成的危險泡沫負責,以及財政擴張在超過正常目標後穩定下來下官方邏輯全失。
歐洲所浪費機會的規模在格拉斯哥上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變得很明顯。歐盟領導人怎麼教世界上剩下的地方做再生能源,而富裕的德國卻還在建造燃煤發電廠,法國還加碼建造核電廠,甚至每個其他歐盟國家背負無法償還債務下,得自己處理綠色轉型。
疫情給了歐洲一個機會為資金充足綠色能源聯盟設計一個可信的計畫。有了歐洲債劵加持,因此把歐洲央行從永久隱瞞破產的煉獄拯救出來。歐洲央行只能發行支持歐洲投資銀行跟資助綠色能源聯盟的債劵。因此,是的,歐洲沒能做出擺脫對石化燃料的成癮,因而把領導世界的機會給丟掉。
當然地我們歐洲人不孤單。當美國總統拜登降落在格拉斯哥機場,美國國內日常的國會腐敗政治就開始解構拜登的基礎建設法案,該法案原本的綠色議程就已經縮小過一輪,已經被擺到最後的位置。儘管美國不像歐盟,至少有財政部與央行協作保持債務可持續性。美國也錯失了巨大的機會來大力投資到綠色能源和從石化燃料轉型的高品質工作機會當中。當經過兩年關於綠色轉型的花言巧語,拜登跟歐洲人空手抵達格拉斯哥,西方要怎麼說服世界其他地方一起擁抱具有野心的的氣候承諾?
隨著2021年即將結束,希臘政府已經浪費他們在乾淨與呈現氣候緊急情況尚做點什麼的巨大機會,反而選擇專注於被誇大的擔憂。其中一個是通膨,儘管價格成長必須密切關注,把現在情況跟1970年代的經濟停滯相比就太荒謬了。在當時,美國需要通膨來積極摧毀布萊頓體系,以此確保美元「高昂的特權」。「今天,通膨對美國霸權沒有幫助,相反的,這產生美國2008年以來依賴金融化的副作用。」
西方另外一個建構的恐慌是中國。由前總統川普所發動,以及狂戰士般地被拜登所繼承,冒出來的新冷戰有一個不願承認的目的:確保華爾街與科技巨頭接管中國的金融與科技領域。西方被中國的進展嚇到,像是可運作的央行數位貨幣以及一個比西方要更先進的宏觀經濟地位。美國與歐盟正採取侵略性的立場,正當我們需要來穩定地球氣候的時候,這是一個對和平以及全球合作的沒頭腦的威脅。
這一年以希望開始,以灰暗結尾。西方的政治菁英無法(也可能不想)將致命的危機變成救命機會,他們只能怪自己。
(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The West's Wasted Crisi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