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後千禧視角:人文學科處低潮期 學生面對科技的全球疾病

亞格爾(Nicholas Agar) 2021年12月19日 07:00:00

 

亞格爾

• 紐西蘭哲學家

 

人文學科正處於低潮期,許多人文學科被視為古板、不切實際。有誰可以花四年時間,只為學習馬雅文明的智慧或日本詩詞中的微妙細節呢?讓我改寫一句邱吉爾在1939年形容俄羅斯所說的話,今日學生面對的是,在氣候危機下、科技變革中的全球疾病。

 

身為一位自豪的人文學者,我相信我和同事所傳授學生的知識,能夠幫助他們面對未來的不可知。如同過去五年所見,即便是最受推崇的科技學者,也隨時可能會做出錯誤預測。反之,文科因為處理的是變化多端的人類經驗,最能避免做出過度自滿的預測。

 

不過,當我們要為文科提出實用辯護時,特別是要尋求政治支持時,重複我們原本就知道的事實並無幫助。在澳洲,無情的政府已經開始下手,大幅調漲了文組科系學費。政府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告訴學生,應該把時間花在「與工作相關」的科系上,即STEM科系(類似台灣的理工科,即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學科)。時任教育部部長特漢(Dan Tehan)說(他自己也是文組畢業),過去的教育讓我差點找不到工作,而此政策正能幫助學生,免於接受這種教育。

 

當教育部部長談到你的科系,口氣就像衛生官員在宣導戒菸一樣時,事情就不太對勁了。他的想法基本上就是,藉由提高讀歷史系的成本,幫助學生打破文組壞習慣。

 

那我們可以怎麼重新包裝文科,讓它看起來更新穎、更「能為工作做準備」(即使是對於否定大學是職業培訓所的人而言)呢?一個作法是,摒棄傳統的學期報告,選擇需要更多說服和溝通技巧的作法。

 

自1990年代起,我發現學生在面對傳統文組科系或課程所要求的測驗時,態度正逐漸改變。這大概也反映了大眾對後千禧世代的看法,即後千禧世代比起過去的世代更加目標導向。因此,他們會為了呼籲美國加強槍枝管制,或敦促世界各國推動氣候政策,而上街遊行。

 

後千禧世代不會等到長輩允許才開始發言。如同CNN記者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所說,這個世代是「浸潤於無所不在的溝通和社群媒體中」。不論是吸收資訊或表達觀點的方法,後千禧世代都跟之前的世代不同,而且遠不只是文體或文法的不同。

 

文組科目應該要採用新方法,才能讓後千禧世代了解文科的好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目標導向的世代會樂於認識任何能幫助說服的工具,也正是文組最有資格能提供的資產。

 

因此,我在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一門課程中採用新的測驗方法,要求學生寫出700至1000字的觀點評論,就像你現在正在讀的這篇。這個方法能有效幫助學生在數位時代的寫作。想要說服廣大讀者,開頭不能是沉重的「在本篇文章中,我將論述…」,行文更不能是冗長、塞滿行話的散文。傳遞的訊息應該要有嚴謹知識,同時也能吸引讀者。要成功達到此目的,學生應該要清楚想好論點。(在寫作平台Medium上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這個教育實驗結果。)

 

後千禧世代如果能精通這種溝通方式,就能為世界帶來幫助。他們可能不是全球知名專家獲諾貝爾獎得主(至少目前還不是),但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發揮所長。2004年時,紐約時報當時的社論編輯希普利(David Shipley)曾提出建議,說明他如何挑選適合的評論。面對提問:「如果比較有名會有幫助嗎?」,他回答:「不太會,如果有人可以藉由其他方法傳遞他們的訊息,那他們的文章會比較容易被採納」。

 

一個年輕的寫者如果能夠真實有效地傳達出自己的經驗,那他的評論就成功了。希普利鼓勵社論寫者專注在語氣上。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的一本刊物這麼說過:「專欄上使用的語氣可以很多元:沉思、溝通、觀察、哀怨、報導、謙虛、複雜、幽默等等。」

 

這種多元變換,正適合後千禧世代多變的表達方式。而我們也需要聽見他們的聲音,因為他們的前景跟戰後嬰兒潮或X世代完全不同,雖然後者才坐有目前政經界的領導位置。如果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有發聲權的人,都會在負面影響出現之前就先走一步,那又有什麼幫助呢?

 

面對氣候變遷或「走在前面」的人工智慧這些議題,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科技創新或政治改革,還需要更多討論,處理難以相互衡量的價值和世代間的正義。年輕人最有會受這些討論的結果所影響,應該讓自己具備足夠能力參與討論。

 

時代雜誌在2013的一則封面故事中,對千禧世代給了不怎麼樣的評價:一個「我、我、我的世代」,表現了大眾對於成長在社群媒體下的千禧世代,普遍認為他們太長專注於自己以及個人品牌。不過,這些年輕人才是能夠銜接真正數位原住民的人。社會現在正在找尋方法適應數位經濟,需要來自這些人的聲音。而這些聲音,正是需要透過一個設計良好、目標導向的人文課程來傳達。

 

 

(翻譯:夏詩涵,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Finding Purpose in the Humanitie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