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薪資視角:物價低不是競爭力 廉價國家正日益落後

郝斯曼(Ricardo Hausmann) 2022年02月01日 07:00:00

 

郝斯曼

● 委內瑞拉計劃部前部長(1992年-1993年)

● 現職為美國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主任

 

貧困國家往往物價低廉。2019年,1美元在阿根廷、摩洛哥、南非和泰國的購買力是在美國的2倍多;在越南、印度和烏克蘭的購買力是在美國的3倍多;在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和埃及則是4倍多。如果一個國家物價低廉,本應更有競爭力,從而能夠趕上富裕國家。但事實上,許多「廉價」國家卻在日益落後。

 

乍一想,貧困國家物價低,似乎不合邏輯。如果貧困國家生產力更低,生產商品就要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那成本不應該更高嗎?

 

如果世界各國薪資相同,那情況理應如此。但實際上,貧困國家的薪資遠低於富裕國家。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按可比價格計算,2019年瑞士和美國的年平均工資約為6萬美元;澳洲、丹麥、荷蘭和德國約為5萬美元;法國、韓國和瑞典約為4萬美元;西班牙、韓國、義大利和波蘭約為3萬美元;希臘和匈牙利約為2萬美元;墨西哥約為1萬美元。

 

這些差異表明,也許在某個平行世界,生產力高的國家薪資更高,而生產力低的國家薪資也很低,這樣所有地方的產品與服務成本都相同。的確有道理,但這不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事實情況是,1美元在貧困國家的購買力比在富裕國家更強。

 

針對這一現象,經濟學的標準解釋是,儘管貧困國家可能生產力普遍低下,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在製造國際貿易商品方面,貧困國家生產力尤為低下。但這怎麼解釋貧困國家物價低廉呢?

 

咖啡和手機等國際貿易商品,價格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如果當地價格過高,人們可以選擇進口該商品;如果當地價格較低,那麼出口該商品會比在國內銷售利潤更高。

 

但是,一些所謂的「不可貿易商品」只能在當地銷售,比如卡布奇諾、移動服務、理髮服務等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在不同國家相差較大。在貧困國家,這類商品常常更為廉價,因為與可貿易商品相比,貧困國家生產這類商品的效率相對沒那麼低。

 

問題來了:為什麼在國際貿易商品生產方面,貧困國家效率尤為低下呢?最具說服力的答案是,生產率有賴於新技術的採用與適應,需要投入成本去學習。而要收回這些成本,只能依靠此後一段時期超額利潤。

 

在不可貿易領域,最先採用新技術的人將佔據壟斷地位,直到成功的模仿者出現,該創新者才能獲得定價權、收回創新成本。然而,在國際貿易商品領域,創新者一開始就需要同生產類似商品的外國公司競爭。缺乏壟斷能力,就很難收回創新成本。

 

技術是指生產食物、提供娛樂或執行法律所需的知識。技術有三種表現形式:體現在工具中的知識;編碼在公式、演算法、配方與操作手冊中的知識;以及內隱知識( tacit knowledge)或know-how,存在於外科醫生、麻醉師等特定技術人員頭腦。

 

原則上,編碼知識的再生不需要成本,且在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情況下,編碼知識可以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像發信件一樣快。因此,編碼知識不是造成貧困國家落後的原因。

 

但工具通常由富裕國家生產,這些工具本身就包含知識,且占世界商品貿易的40%以上。貧困國家物價低廉,機器就顯得很貴:一台同樣的機器,在埃及公司看來,要比瑞士公司看來貴4倍。

 

此外,擁有內隱知識是實施任何技術的關鍵。缺乏內隱知識,很容易導致機器、原料與勞動成本白白浪費。遺憾的是,內隱知識很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相比之下,直接轉移人才要簡單得多。

 

人才轉移是技術傳播的有力機制,移民、散居、甚至商務旅行都證明了這一點。所謂的「知識密集型商業服務」(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IBS)日漸崛起,麥肯錫、埃森哲、哈里伯頓和斯倫貝謝等公司都在提供類似服務。但是,在物價越低廉的國家,這種服務也顯得越昂貴。

 

因此,貧困國家的「廉價」現狀,反而使其更難掌握趕超所需的技術。結果,這些國家依舊貧窮。

 

不過,廉價也許有辦法成為優勢。如果貧困國家能夠提升能力,出口知識密集型商業服務,那麼其公司就會具有全球競爭力,同時也能提高工人生活品質,印度威普羅和塔塔諮詢服務公司就是很好的例證。

 

對貧困國家而言,廉價並不萬能。相反,廉價可能導致工具或意會知識等技術更加昂貴,關上這些國家走向富強的大門。不過另一方面,廉價也為貧困國家打開了幾扇窗,通過這幾扇窗,他們或許能走出困境。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an Cheap Countries Catch Up?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