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阿米
● 台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 曾任以色列外長(2000.11 – 2001.03)
●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帝國從不悄然隕落,被擊敗的大國總是懷有復仇的願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就是這種情況:一項羞辱性的和平協定,以及向較弱的鄰國提供前德國領土的做法為二戰可怕的修正主義冒險奠定了基礎。今天的俄羅斯也是如此。
2005 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說的解體是「20 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因此,打著保護俄羅斯境外的俄羅斯少數民族的旗號,他試圖扭轉這種局面。
說到底,普京尋求恢復二戰後秩序,達成一項新的雅爾達協定,讓俄羅斯收復蘇聯的勢力範圍。在他看來,這種做法對「和平發展」是必要的。通過英勇戰勝法西斯主義——西方試圖尋求「歷史修正主義」淡化這一勝利——俄羅斯贏得了全球實力等級體系中的位置。
當然,在實踐中,俄羅斯已經維持了勢力範圍。例如,它通過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維持「凍結」的衝突實現這一點,比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納戈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衝突和摩爾多瓦(Moldova)未被承認的分離地區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的爭端。
俄羅斯還出手干預,幫助親俄政府平息國內異議,例如在白俄羅斯和哈薩克。它將大部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納入歐亞經濟聯盟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並借此在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設立軍事基地。塔吉克也有俄羅斯軍事基地,還有喬治亞的分裂地區阿布哈茲(Abkhazia )和南奧塞梯,俄羅斯在 2008 年入侵後承認這些它們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俄羅斯的入侵事實上結束了喬治亞加入北約的申請。
但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部分可能正在溜走。目前俄羅斯與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對峙焦點反映了該國的規模和戰略價值。但普京致力於讓屋客能留在俄羅斯的範圍中也有歷史和情感因素。
正如普京在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後對喧鬧的人群所說,烏克蘭代表著東正教-基督教的羅斯王國,是俄羅斯文明的基礎。克里米亞「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說,烏克蘭首都基輔是「俄羅斯城市之母」。最近,他重申了長期以來的主張,即「烏克蘭甚至不是一個國家」;其「大部分」領土 「都給了我們」。
普京版本的歷史是否準確無關緊要。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會通過改造過去滿足當前的需求。重要的是他對他所追求的目標的承諾——以及他在什麼環境下追求這些目標。
普京顯然準備竭盡全力將烏克蘭排除在北約之外。然而,他可能沒有考慮到的是,美國的賭注也很高,其全球聲譽最近受到嚴重侵蝕,尤其是從阿富汗的混亂撤軍,放任阿富汗被神學士接管。
放任俄羅斯嘲弄保證烏克蘭領土完整的 1994 年布達佩斯備忘錄(俄羅斯也是簽署國),這將顛覆歐洲安全體系,對美國的全球地位造成致命打擊。韓國、臺灣或日本如何相信美國對抗中國東亞圖謀的安全保證?伊朗為何還要與美國簽署新核協議?
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排除了直接軍事干預,但全面入侵——甚至是旨在(比如)通過吞併烏克蘭東部的土地在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之間建立領土走廊的「小規模」入侵——很可能會引發美國堅決的回應。即使沒有,並且俄羅斯成功擊敗烏克蘭的軍隊——歐洲第三大軍隊——平定這個國家也並非易事。今天,入侵烏克蘭對俄羅斯的破壞可能與 1980 年代入侵阿富汗對蘇聯的破壞一樣。
普京現在可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可能會歡迎對他造成的危機採取保全顏面的外交解決方案。但這種對峙仍然會產生持久的影響。畢竟,普京已經重申,俄羅斯是一個能夠破壞歐洲在冷戰後建立的安全安排的修正主義大國。
特別是,危機暴露了跨大西洋聯盟的分歧。德國受到美國安全保障和俄羅斯天然氣「雙重癮」的困擾,還背著歷史幽靈的包袱,沒有就北約的回應作出承諾。事實上,大多數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遭到制裁感到不滿,對於觸發新的制裁的標準也仍然與美國意見相左。美國的歐洲盟友中沒有一個渴望烏克蘭很快加入北約。
俄羅斯對北約擴大不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90 年2月,當時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向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做出保證,北約將「不向東擴張一英寸」。同年 9 月,作為允許德國統一的二加四協議的一部分,蘇聯只同意德國加入北約。次年成為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蓋茨(Robert Gates)承認,俄羅斯人被「誤導」了。因此,冷戰結束時列寧格勒距離北約東部邊緣 1,200 英里,而如今聖彼德堡距離北約不到 100 英里。
目前的攤牌結束時,美國應該重新考慮北約的擴張計畫。 正如美國冷戰「遏制」戰略的締造者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在 1997 年所預測的,北約東擴激起了俄羅斯的「民族主義、反西方和軍國主義傾向」,恢復了「東西方關係中的冷戰氣氛」,也推動了「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朝西方不喜歡的方向發展。」 他認為,這可能會成為「整個後冷戰時代美國政策中最致命的錯誤」。
美國需要更認真對待俄羅斯。 如同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所做的那樣,沒將俄羅斯視為「地區大國」是危險的適得其反的做法。 儘管俄羅斯有種種弱點,但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它的正當關切必須得到尊重。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Russia's Reveng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