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失業率視角:印度經濟失能持續 人口紅利可能變成惡夢

塔魯爾(Shashi Tharoor) 2022年02月15日 07:00:00

 

塔魯爾

• 印度前外交部長

• 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

• 現任印度國大黨籍議員

 

隨著印度獨立75年,也許最大的失望是印度沒有變成經濟強國。在2019年比較有信心的時期,總理莫迪宣布要在2025年以年把印度建立成一個5兆美元的經濟體。但是3年過去,印度GDP目前是3.1兆美元,很難找到還有人相信莫迪可以達到目標。

 

印度應該會從莫迪所稱的3D優勢中獲得經濟利益:人口、民主與需求(Demographic, democracy, demand)。特別是印度由於有大量年輕人口,可以享受人口紅利:人口中位數28歲,比起美國跟中國的37歲,和日本的49歲,而印度14億人口的三分之二處於工作年齡。

 

相反地,印度經濟已經跌跌撞撞,GDP成長從2017-2000每年都在減速,通膨上升,而失業率在2020年四月達到23.5%新高。印度目前有5300萬失業人口,而印度的勞動參與率從2005年的58%下滑到2021年僅剩40%。

 

莫迪的經濟無能從他2014年第一次大選勝利連他的批評者都很驚訝。在印度最高度發展和工業化的古吉拉特邦當了超過十年省長,莫迪把自己以這個形象兜售給選民:可以轉變經濟和滿足每年進入職場的1100萬年貧窮有技術印度青年的希望

 

大概8年過去,年輕人和老人的希望都破碎了。儘管新冠肺炎和相關的封城措施造成經濟在2020年倒退7.3%。問題在疫情之前就很明顯。印度經濟被莫迪在2016年年底災難性的消滅大額紙鈔弄得飽受摧殘,所有的經濟成長引擎:消費、私人投資和出口依舊疲軟,而政府沒能提供巨大的財政刺激來結束經濟放緩。

 

在2月1日,政府終於提出一份預算提供公部門刺激,在下一年提高花費到39.45兆(約5280億美元)盧比來加強公共建設投資。但這會讓財政赤字達到GDP的6.4%,還有史上最高紀錄的借貸。預算案還忽略鄉村就業保障計畫,更不要說照顧都市中的貧民。

 

與此同時,印農業部門也在危機當中,在農民一年街頭抗議之下,2021年11月莫迪決定撤回他強行在國會通過的三項法律。而貢獻印度經濟30%的中小企業在廢除紙鈔政策後還在掙扎,超過600家被迫關門。

 

即便政府嘗試改革被證明平淡無奇,勞工和土地改革是完全放棄,而小型福利計劃和現金劵又被重新被提起,推高了莫迪BJP黨在窮人的支持率,但卻讓信用評級機構擔心。

 

印度的貨物和服務稅原本在2017年上路預料會創造一個無縫的全國市場,卻在一開始就被多重稅率和不一致的豁免阻礙,而到今年都無法達到預期。合法繳稅整體來說都變成一場惡夢,儘管每天都傳出倒楣的企業被查稅,困擾現有投資人以及嚇跑潛在未來投資。政府依舊沒做多少事來展現私有化努力,除了最近出扣印度航空給塔塔集團,而交易中印航的債務還得由印度納稅人買單。

 

疫情讓莫迪開始推廣「自我韌性」(atma-nirbharta)作為經濟目標,提高了貿易保護主義風險將會取代印度逐漸融入全球供應鏈。莫迪施加了3000項關稅,影響了70%的印度進口貨品。在前總理辛格下,印度簽署了11項貿易協定。莫迪一個都沒有。

 

回到那個讓印度GDP成長抱持在4%以下的限制性監管環境,又被稱為「印度增長」,將是災難性的。但是政府越陷越深,成為自己話語的囚犯。

 

莫迪支持者經常指出印度令人讚嘆的外國流入投資。但是這多數影響資訊科技部門的資產,對增加資產和創造就業幾乎沒有幫助。更廣泛來說,印度普遍的觀感認為莫迪被少數大企業利益所夾持,而修改他的經濟政策對於加強印度經濟未來的國際信心沒有太多幫助。

 

微弱的希望曙光反而從年輕印度企業家傳來,光到2021年,他們就創造了數百家企業和超過40家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私人企業)。與此同時,科技經濟雇用大約800萬印度人,儘管許多人領過低薪水或者過勞。

 

世界銀行預估印度在今年經濟成長會達到8.3%,接下來12個月會成長8.7%,讓印度成為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但是在莫迪8年的治理之下,這個成長比悲觀主義者都預期來得低。

 

目前,莫迪政府已經透過瞄準鄉村區域的小型福利計劃,以及瞄準特別是穆斯林的印度少數族群的極端言論來安撫嚴重的國內騷亂。這個戰術可能會分裂國家跟打亂長期發展,但莫迪似乎不在意。

 

但是除非經濟回到9%以上成長率,印度正冒著創造出一大堆年輕、缺乏教育、失業和憤怒的人群。這是社會與政治騷亂的傳統配方。如果政府經濟失能持續,人口紅利可能變成一場惡夢。

 

(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rice of Modi's Economic Incompeten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印度 莫迪 經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