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綠能視角:台灣應趁早加入亞洲綠能網

• 金晟永 

澳洲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講師

 

• 馬修斯

澳洲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教授

 

 

不久之前,核電的未來仍在亞洲。全球2015年啟動的10座反應爐中,有9座就在亞洲。但南韓與台灣近期宣告將「邁向綠能(go green)」,令人對核電能否長期存續存疑,至少在東亞是如此。事實上,2017年可能標誌著該地區與核電緣分已盡,東亞將與再生能源共赴未來。

 

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台灣總統蔡英文皆設定野心勃勃的國家政策,推動再生能源發電,盼能逐步淘汰核能發電。多年來,儘管這兩國都是蓄能與「智慧電網(smart grids)」等綠能產業的創新者,但過度仰賴傳統燃料發電阻礙了對清淨科技發電的投資。而南韓22%與台灣14%的用電需求仰賴核能發電,此一比率未來將大幅下降。

 

儘管藍圖仍在規劃中,但綜觀兩國承諾,這揭示著該區域的能源規劃朝著更環保、清淨的技術進行重大轉變。此外,他們將為增加投資可再生能源裝置鋪路,讓國家在區域市場立下新的競爭地位。

 

文在寅心意已決

 

南韓的策略是分階段淘汰核電,透過不續簽現有許可證、禁止再蓋核電廠的方式進行。文在寅競選總統時力推廢核,他5月當選後,上個月呼籲提升再生能源發電,要在2030年前讓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比率從現在的5%提升至20%

 

文在寅也承諾在2022年卸任前關閉10座火力發電廠。目前,燃煤滿足了南韓約25%的耗電量。在南韓過渡到更環保的發電方式前,天然氣將充當「橋接能源(bridging fuel)」。

 

有鑑於南韓現有25座反應爐正在運作,並計畫再建6座,遠離核電實為南韓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事實上,部分人士已質疑文在寅計畫的可行性。能源政策大修會如何影響南韓獲利豐厚的核能技術出口市場,也引發疑慮。但文在寅心意已決。

 

2025非核家園

 

在台灣,蔡英文也做出相同承諾。為回應台灣社會在日本2011年福島核災後對核能的反彈,蔡英文承諾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nuclear-free)」。目前,燃煤與燃氣供應台灣逾2/3的用電需求,再生能源僅供應5%。

 

蔡英文要求在8年內讓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率成長至20%,主要來自太陽能與「離岸風力(offshore wind)」發電。這樣的發電量相當於台灣6座反應爐的發電量。

 

批評者主張,台灣的綠能技術還不夠成熟,不足以取代傳統燃料供應工業用電。但這種說法早在數年前就過時了。啟動與儲電成本大幅下降,以及電池性能的提升,都讓再生能源比以往更具競爭力。

 

按市值來算,歐洲最大的電力公司「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執行長斯塔瑞斯(Francesco Starace)6月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表示,再生能源將成為「最便宜、最方便的發電方式」。

 

必須加快腳步

 

南韓與台灣並非東亞首個加速邁向綠能的政權。

 

中國近年來也在朝此方向努力,其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而台灣與南韓加入再生能源革命後,也讓區域各國更容易進入此市場,因為投資機會擴大,將有助提升競爭力、進一步壓低已在下跌的成本。

 

事實上,若要對文在寅與蔡英文這樣有遠見的目標提出批評,便是(兩國)應可更快達成目標。

 

舉例來說,若這2位領袖能從籌備中的「全球能源互聯網(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或「亞洲超級電網(Asian Super Grid)」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就能更快增加綠能的發電佔比。南韓與台灣本身的天然資源不多,且極仰賴進口燃料發電,引進打破台韓國家能源壟斷現象的競爭者,才能加快轉化綠能的速度。

 

但就現在而言,最重要的是南韓與台灣正在創下先例。東亞的再生能源市場即將蓬勃發展。屆時,該地區過去數十年來對核電的依賴將畫下句點。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Greener Grid for East As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全球首座漂浮風力發電機組運抵蘇格蘭 最快年底運轉

中國綠能產業崛起 世界最大飄浮太陽能發電廠作先鋒

新一波能源革命:瑞士模範生  美國壞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