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尼爾(Jim O'Neill )
●高盛資產管理前董事長
●英國前財政部長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
我最近去瑞士旅行了一趟。過去40年間我何其有幸,能夠多次拜訪這令人驚豔的國家。除了享受一段美好時光,我還發現一個有助於反思全球狀況及經濟生存力(economic vitality)的瑞士視角。
除了財富,又或者正因為財力雄厚,瑞士一直讓我覺得是幸福國家。1994年待在蘇黎世時,我第一次體驗到在城市的湖泊與河流裡游泳的愉快,而現在隨處可見人們同樣在其他都市地區河流游泳,包含巴塞爾。在巴塞爾,滿足的心靈可以盡情享受萊茵河的美。
我最近無意中聽到兩個瑞士人互相開玩笑,討論究竟是蘇黎世、巴塞爾還是水流湍急的首都伯恩更適合游泳。試問還有哪個發達國家可以享受這樣唾手可得的快樂呢?我以前不太理解為何許多德國人將瑞士視為理想之國,如今年歲漸長,我也明白了他們話中的含義。
瑞士還有一個原因令人折服,那就是鐵路系統。瑞士的鐵路基本上覆蓋了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這次旅途中,我們乘坐火車前往伯恩高地(Bernese Oberland),正如我30多年前一樣。當我們輕鬆準點換乘時,我便好奇為什麼其他西方國家政府會認定公部門無法有效運作鐵路系統,瑞士的制度恰好證明公共支出和行政管理是可以嘉惠國內所有民眾的。
身為英國政府「北方經濟引擎」(northern powerhouse)計畫的深度參與者,我真心將瑞士視為榜樣。這個國家進一步鞏固我的信念:英國目前當務之急應是打造最先進的鐵路,尤其是北部,連接曼徹斯特、里茲、利物浦、雪菲爾、新堡(Newcastle)及周邊地區。
當然,另一方面而言,瑞士和英國近年來的經濟走勢也不盡相同。這幾年瑞士法郎基本上對比其他貨幣都大幅升值。對於英國人來說,與其計算現在一英鎊能在瑞士買什麼,不如找其他事打發時間,而不出所料,我在旅途中沒看見幾個英國人。
不過在阿爾卑斯山最美麗的景點,我看到很多亞洲遊客。這讓我想起第一次前往瑞士,當時我還只是一位使用鐵路通票的學生。
在小夏戴克(Kleine Scheidegg)那,我看到日本遊客排隊搭山地火車,展開攀登少女峰(Jungfrau)和全歐洲最高火車站的驚喜之旅。我記得他們好像還有自己的一節車廂,或許是為了方便提供翻譯服務。
當時據說日本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然而不過十年,日本資產價格泡沫(asset-price bubble)即宣告破滅,名義經濟成長基本上如一潭死水;如今據說要超過美國的國家又換成中國,同樣地,同一個小夏戴克車站又為中國遊客預留一節車廂。
但仍然有大量的日本遊客到瑞士遊玩。伯恩高地其中一個景區格林德瓦(Grindelwald)內,甚至還有一個日語旅遊中心。這揭露了日本經濟故事中不太為人所知的一面:如果考慮日本勞動力下降,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表現其實相當於其他許多已開發經濟體。
此外,最近的資料顯示,日本可能正加強擴大國內驅動型經濟。今年(2017年)第二季,日本成長率位居G7國家之首。鑒於這一趨勢,我想瑞士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接待大量日本遊客。
而如果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能維持過去二十年的經濟軌跡,那麼瑞士可能得在小夏戴克興建一個更大的新火車站。當然中國也可能辜負這個願景,正如那些持續看空的懷疑論者所預料。
但在瑞士,我不禁想到,中國不停誇大官方經濟數據的討論已淪為一場鬧劇。要檢驗中國的崛起,只需看看所有在伯恩高地和其他地方的中國遊客就行了。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經濟奇蹟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候結束,但時機還未到來。相反地,我的旅行間接提供充足證據,支持那些反映2017年全球強勁復甦的資料。這樣的復甦是真實的,也很有可能繼續擴大,並涵蓋更多的國家——至少現在看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