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中國視角:一帶一路是低投資成本的「馬歇爾計畫」

魏尚進( Shang-Jin Wei) 2017年10月18日 07:00:00

 


 

魏尚進

●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與經濟學教授

 

中國自2013年起開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企圖連結亞洲、歐洲與非洲60多個國家基礎建設以及相關政策。有批評聲浪擔憂,中國可能過度擴大區域影響力,以增加對美國與日本的競爭力,因而追求一些經濟內涵不強的項目。不過,就算幾個條件可以被達成,此倡議將產生很大的經濟意義。

 

亞洲開發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證實,許多「一帶一路」國家迫切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這恰巧是中國所承諾的投資類型。孟加拉和吉爾吉斯這類國家缺乏可靠的電力供應,阻礙製造業發展並壓抑其出口能力。印尼等國家則需要足夠的港口來實施國內經濟一體化或國際貿易。

 

參與國必須改革 增加政策透明度

 

 「一帶一路」倡議承諾會幫助各國克服這些限制,為港口,道路,學校,醫院,發電廠和輸電網的建設提供外部資金。在這個意義上說,這個倡議可以像美國1945年後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那樣發揮作用,後者為戰後歐洲的重建、經濟復甦貢獻得到了全世界廣泛讚譽。

 

當然,單外部資金不足以成功。另外,接受資金的國家必須接受主要改革,以增加政策透明度與預測性,藉此降低投資風險。確實,補充改革政策執行將是「一帶一路」計畫投資主要回收關鍵因素。

 

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投資經濟效益很具吸引力,特別是當中國民營企業以領導之姿實現相關計畫。在2013年,當中國首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外匯存底4兆美元,這些美元報酬率很低,每年低於1%。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預期甚高,換成中國自己貨幣收益率更是只有負的。
 

在此情況下,中國「一帶一路」投資成本並非十分昂貴,特別是把未來潛在利益全部納入考量後。中國的貿易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超過40%──比美國還高,部分原因是中國貿易夥伴基礎建設發展不夠、經濟多元化不足。透過解決這些弱點,中國「一帶一路」投資可以導向參與國家獲利、中國貿易量增加,嘉惠企業與員工。

 

美國等國家可獲經濟效益

 

這不代表這類投資對中國是無風險的。投資報酬率取決於企業經營決策的品質。特別是當效率並非首要考慮,中國國有企業可能會參與一些低報酬率計畫項目。這是為何要密切留意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原因。儘管如此,雖然「一帶一路」倡議顯然是部分是由策略目標所驅動,但成本效益分析表明其經濟意義也極大——大到有人或許會質疑為什麼中國不早點執行。

 

美國與其他國家也可以從中擷取明顯經濟效益。在金融海嘯結束10年,全球許多地區經濟復甦依舊疲弱。大膽、具規模基礎建設投資可以為全球總體需求提供短期必須刺激方案。美國可能見到汽車、火車頭等牽引機、飛機、高階建築設備、金融服務、會計服務、教育與法律服務的出口增加。

 

有助緩解物流瓶頸 提高生產效率

 

從長期角度來說,新基礎建設將緩解物流瓶頸,降低生產成本。這將使生產效率提高,同時促使全球快速成長。

 

如果「一帶一路」計畫以高環保與社會標準主持,對於解決包括氣候變遷、不平等等全球面臨的挑戰上都將有明顯進步。更多國家參與計畫,成功改變的機率將提高,更大的全球社會回報將達成。

 

全球部分主要國家轉向自我保護之際,不斷提起打造貿易壁壘、邊境長城時,全球更需要修橋建路的計畫,不論是字面或實際意義,「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必要的策略。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Economic Case for China’s Belt and Roa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總額逾10兆 美國報告揭密中國15年金援全球軌跡​

● 《大家論壇》印度視角:中國占盡水源優勢 不費槍彈掐住鄰國命脈​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