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婉洁
●中國非洲顧問團中國代表
●發展新構想基金會執行長
●UNDP計畫前主管
在辛巴威與肯亞間,任何一名對非洲有基礎認識的人都會認為肯亞是較可能成功的那個國家。上周發生的事件看起來也支持這項觀點。
在肯亞最高法院於周一裁定總統肯亞塔(Uhuru Kenyatta)勝選有效後,看起來法制在多年來首度戰勝了政治暴力。同時,掌政37年的辛巴威總統穆加比(Robert Mugabe)下台。雖然整個國家現在可能欣喜無比,政治未來卻是一片未知。
但作為一名住在中國的肯亞人,我看見一個辛巴威佔有優勢的地方:與中國的關係。中國是非洲大陸最重要的發展夥伴之一。事實上,辛巴威與中國的經濟及政治聯繫,可能對這個長期落後的國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理論上,肯亞表現顯然較佳。雖然辛巴威擁有更多天然資源與礦藏,但領土面積遠不及肯亞,極度貧窮的人民也多上許多。在1600萬名辛巴威人民中,逾7成每日生活費不足1.9美元(約新台幣57元),肯亞的4800萬人中則有46%處於這樣的困境。並且,高達90%辛巴威人民處於失業或半失業,肯亞則是39%。
乍看下,即使在與中國的經濟連結也是肯亞勝出一籌。肯亞與中國長期以來合作大型基礎建設計畫。中國資助的奈洛比-蒙巴薩鐵路在今年稍早啟用,是最近的事例。
2000年以來,中國已向肯亞的基礎建設提供了68億美元(約台幣2052億元)的貸款,辛巴威則獲得17億美元(約新台幣513億元)。由於借貸條件通常包括雇用中國員工,肯亞在2015年底的中國僱員已超過7400人,而辛巴威僅有950餘位。
但在中國的慷慨程度上,肯亞的優勢不再。2003年以來,已有近70億美元(約新台幣2112億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由中國湧入辛巴威,相較之下,39億美元(約新台幣1177億元)流入肯亞。年復一年,辛巴威獲得的中國資金一再超越肯亞。
並且,辛巴威與中國的貿易平衡也遠勝於肯亞。2015年,肯亞向中國出口總量為9900萬美元,但自中國的進口量是驚人的60倍。即使算入中國建造的基礎建設進口物材,這依然是相當大的雙邊貿易逆差。
另一方面,辛巴威的經濟成長率雖低,卻在2015年向中國出口價值7.66億美元(約新台幣231億元)的貨品,進口額則是5.46億美元(約新台幣165億元)。更驚人的是,辛巴威的出口品項目並不如可能預期地僅限礦物與金屬,還包括菸草、棉花等勞力更加密集的貨品,也代表在本國具有更多工作機會。同時,雖然在辛巴威註冊的中國企業數量比肯亞少約50家,肯亞經濟體規模是辛巴威的4.5倍,顯示設於辛巴威的企業對該國經濟的貢獻度更大。
至少就數字層面,辛巴威是如何與中國達成這看似比肯亞更具生產力的關係?
除了穆加比與親近人士,包括新任總統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在內,沒有太多人了解。但透過比較兩個國家與中國的來往史,可以略知一二。
肯亞與辛巴威都曾在後殖民時期間接待過2次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在1996年到訪過兩國,胡錦濤在2006年訪問肯亞。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在2015年曾訪問辛巴威。
反向的國是訪問則不是那麼均勻。在獨立6個月後,穆加比在1980年首次訪問中國。他此後陸續訪問了中國13次。在穆加比政權下,其他辛巴威高層官員更加頻繁訪中,大約每2年就有一次。相對地,肯亞總統在同期間只拜訪過中國6次,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5月。
辛巴威領袖們透過訪中提升貿易與軍事的合作,可能也與中國私營企業有直接的互動。這培養了一種互惠的文化。例如,就在幾個月前,一間中國公司與我的公司接洽,尋求進入辛巴威健康保健市場的建議。我還沒有回答過關於進軍肯亞市場的類似問題。
中國對非洲經濟扮演的角色屢受批評。但就如我先前主張的,中國投資是非洲大陸上許多國家的生命線。從創造就業機會到直接投資基礎建設,在許多西方投資者選擇缺席時,中國仍然是非洲的夥伴。
肯亞與辛巴威與中國的未來關係將會如何發展仍屬未知。兩個國家都已加入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計畫,理論上應會提升她們對中國的策略性價值。肯亞政治重回穩定,也應能深化或至少維繫與中國的經濟互動。
辛巴威與中國的歷史性聯繫也相當重要。在穆加比辭職後,中國外交部致力強調「中國與辛巴威的友好」,可以預期姆南加瓦(Emmerson D. Mnangagwa)將持續這段關係。
這位新總統在中國接受軍事訓練,在2001年以國會議長身分正式訪視過中國。甚至有推測,辛巴威政變發生前中國曾獲警告,或甚至是與之諮詢。
在肯亞與辛巴威決定政治未來時,許多部份都將改變,希望是改善。而她們與中國的聯繫將是評估其路線的重要判斷標準。
(原標題為《The China Factor in Kenya and Zimbabw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大家論壇》後宮視角:辛巴威不容女總統 女性當政較易遭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