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矽谷視角:科技巨頭不是羅賓漢 消費者無知代價很高​ 

波查特(Alexandra Borchardt) 2018年05月05日 15:00:00

波查特
●《路透》新聞研究所戰略發展總監

 

 

預測是錯的:全球經濟並沒有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崩塌,在納稅人資助的紓困方案帶動下,銀行逐步復甦、絕大多數的機構生意也漸漸回穩。不過那時期留下了一個未解餘波,即社會對金融部門的信任大打折扣。適逢金融海嘯10周年之際,大街小巷對華爾街的信任程度依舊低迷。

 

今日,類似的信任危機正在科技產業上演。當臉書(Facebook)與「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高層努力去合理化自身對「個資的使用與濫用」,民眾對科技公司的信任正逼近引爆點。大型科技企業仍有機會拯救恐毀於旦夕的名聲,但最有影響力的公司勢必得徹底改造自身營運模式。為此,他們必須避免犯下10年前差點摧毀金融產業的致命錯誤。

 

金融海嘯的5大關鍵教訓​

 

自金融海嘯歸結出的5大關鍵教訓應當引導今日科技產業的決策過程。首先,消費者的無知代價很高。在房產泡沫化後不久,許多投資者才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清楚購入的金融商品,甚至有人連買了商品都不知道。只專注報導潛在獲利而忽視風險的財經記者助長了這種無知的風氣。

 

人們應用科技的模式也很類似。公司、政府及企業把整體業務嫁接在自己也無法控制的平台。由於科技實在是便利到讓人無法輕易放棄,即便浮現疑慮,通常也會隨時間被淡忘。不過正如那些危險的金融商品,降低新科技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充分了解可能發生的問題。

 

第二個教訓是內隱成本是具累加效果的。在金融海嘯爆發以前,許多客戶購買的商品沒有波漏費用和財務附加成本,但這些成本卻在後來演變為巨額負債。當今的投資者意識到,伴隨高報酬而來的是高風險,但說到科技產業,內隱成本持續在讓毫無戒心的消費者步入圈套。這之中有一部分屬社會成本,像是受廣告商施壓而購買商品。還有些更加具體的,如提供個資換取相關服務。

 

科技領袖沒有要當羅賓漢

 

第三,不公平的薪資結構與獎勵機制將有損業務本身。金融危機高峰期出現很多關於投資銀行家收刮高額獎金的討論。但說實在,矽谷的執行長們也非羅賓漢(Robin Hoods)。這些科技巨頭可能會告訴投資者他們想要改變世界,但很多人同樣沉醉於這樣的想法-當把企業出售给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時,自己會面對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四個教訓是由男性宰制的企業通常承擔了更多不必要的風險。當金融危機被寫入歷史時,許多人爭論性別多樣性本能降低衝擊的程度。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垮台的兩年後,時任法國財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曾揶揄表示,若是由「雷曼姊妹」來營運公司,危機恐怕不會如此之慘烈。同樣的邏輯也可以運用到今日的科技領域。

 

最後,正如10年前我們所習得的那個教訓,全球經濟是緊緊相連的,沒有哪間銀行大到不能倒閉或不能拯救。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也是如此,看起來在怎麼堅不可摧的亞馬遜(Amazon)或谷歌(Google),一旦垮台將造成毀滅性的連鎖效應。許多人以審查、知識取得的顧慮主張出手管制科技公司是不明智的決定。不過這些公司與在金融產業的同行一樣,規模已大到不容再憑它們自由發展。

 

科技業聲譽保衛戰

 

金融危機爆發後的10年間,結構性改革已經協助穩定了銀行和金融服務業。規章制度提升了透明度,改善了消費者認知。但陳舊動態,權力結構及臃腫的薪酬標準卻在很大程度上存活了下來。因此企業聲譽依然支離破碎。

 

科技產業要想避免類似的命運,企業領袖必須提高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認知──教育民眾認識到產品的潛在風險。首席執行官必須支持監管,增加工作場所的多樣性,並提升薪酬和激勵機制的公平性。最重要的是,科技領袖應當避免其他行業在危機期間犯下的錯誤。而沒有哪個行業比幾乎摧毀全球經濟的金融業提供了更加合適的實例研究樣本。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Crisis Playbook for Big Tech,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臉書 劍橋分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