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阿米
●台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
●曾任以色列外長(2000.11 – 2001.03)
●著有《戰痕、傷口與和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決定撕毀美國在2015年簽署的伊朗核協議,這並非是他首度撕毀重要國際協議。從《泛太平洋合作協議》(Trans-Pacifit Partnership,TPP)到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ccord),撕毀多邊協議已是川普「專長」。
但是,即使是川普的標準,撕毀「全面聯合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也稱伊朗核協議)實在太超過了。此舉與美國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發動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時打著「為重整中東秩序」的行為沒兩樣。如同布希採取的軍事攻擊行動,川普在中東地區帶來巨大風險,也可能將埋葬跨大西洋夥伴的聯盟關係。
川普的行為不是針對掃除伊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是企圖改變伊朗政權,他要藉此達到削弱伊朗經濟與戰略資源。川普藉由重新啟動對伊朗經濟制裁,希望伊朗人民──這些人得忍受制裁的痛苦,憤起推翻自己的政府。
川普廢除伊朗核協議留待給伊朗兩個選擇,沒一個是好的。第一個,伊朗重新與核協議其他簽約國包括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歐盟重新談判。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暗示此可能性,不過,一旦恢復經濟制裁,其落實能力有限。被迫選擇的情況下,歐盟企業將犧牲伊朗企業以持續保持進入美國市場。伊朗經濟隨之衰敗後,伊朗會需要有人可以責怪。
第二個選擇也不夠好。伊朗改革者派可能向強硬派屈服,伊朗將不遵守伊朗核協議,重新開始核計畫、加速導彈飛彈計畫。這些都是以色列可以合理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前奏曲,在美國的協同下,這已算陰謀。
在這個情況下,伊朗可以對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由鄰國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率先開始。而這將引發更大的戰火,美國中東地區盟友、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遜尼派勢力將加入。
不幸的是,要避免達到以色列領導階層渴望的目的。上個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指責伊朗在核協議上作弊。那時,納坦亞胡用英語演說,他怪異的表達在西方國家遭到嘲笑。現在看起來像一個前奏。
事實上,川普與納坦雅胡的結合──主要負責撕毀核協議,等於是兩個爆炸性聯盟合作,他們允許功能失調的國內政治決定他們的國際行為。對川普來說,他是要破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所制定的政策,就是要兌現競選承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川普的選戰似乎從未結束)。
納坦雅胡不再迷戀所建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屠殺猶太人的救世主形象。由於他自己的政治命運可能會導致他被起訴,因此戰爭已經成為他贏得連任的戰略。事實上,在美國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川普在以色列支持度達到歷史新高紀錄,以色列隨後攻擊伊朗設置在敘利亞的目標。
納坦亞胡的策略成功轉移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但巴勒斯坦問題現又重新成為焦點。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軍隊,但不能允許納坦亞胡將其用於自己的政治利益。以色列上次在1973年進行中東地區戰爭,這場戰爭創傷依然存在。此外,單靠軍事力量對維護國家邊界沒有多大作用。以色列採用的「開始學說」(Begin Doctrine),即對維護地區壟斷核武器的預防性打擊,卻沒有減少以色列針對伊朗支持勢力發動火箭襲擊次數。
只有強有力的國際外交才能阻止中東的核擴散。即使沒有美國,伊朗核協議的其餘簽署國也可以透過支持伊朗溫和領導人,以減輕新制裁影響挽救該協議的核心原則。這筆交易的剩餘支持者也可以幫助化解以色列北部邊界危機,以色列和伊朗部隊已經交火。
為了確保伊朗繼續執行無核化協議,將其彈道飛彈計劃納入監視中,並鼓勵減少敵對的外交政策,經濟制裁、政權更迭不能成為談判桌上的選項。在6月美國、北韓領導人會議前,川普可能會聽到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稍來類似的訊息。
諷刺的是,這恰恰是伊朗在2003年5月向小布希政府提出的「交易」。小布希拒絕了該提議,誓言永遠不要與「邪惡軸心」成員談判。當時的美國副總統總統錢尼(Dick Cheney)提到北韓時,表示「北韓是另一個可想見的軸心國,美國不與惡魔進行談判。我們要打敗魔鬼。」
但是透過武力威嚇取代外交,小布希政府關閉與伊朗達成解決方案的大門。現在川普擁抱同樣的戰術,很難看出結果會有何不同。
(原標題為《Trump’s War of Choic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