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德科
●獨立電視網路RTVI俄羅斯分析師兼記者
7個月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贏得第四次任期,支持率為77%。但據俄羅斯公共意見研究中心(Russian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Center)民意調查報告,如果總統選舉現在才舉行的話,普京可能只能獲得47%選票,他將被迫進入第二輪選舉。這對於俄羅斯和世界來說,是一個危險的狀態。
當然,俄羅斯民調資料未必反映真正權力平衡。民意劇烈變化引人關注,這與俄羅斯人對蘇聯時期有人因為意見不同而所受到殘酷懲罰記憶猶新,在被問及對領導人的態度時通常都會說好話有關。
2000年,普京首次贏得總統選舉,提出的承諾是提高生活水準、重塑俄羅斯的全球領導地位。對他來說,幸運的是油價一飛沖天。同時,他還著手復興蘇聯——以不同的名字,但同樣是基於反對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與西方民主化。
一開始,普京用媒體審查來鞏固權威,確保一切的成功——包括油價上漲——都是他的個人成就。2014年,時任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發言人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宣稱,「普京在,俄羅斯在;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
當然,失敗永遠不是普京的錯。在2007年,當經濟增長放緩、社會不平等加劇時,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發表演講譴責美國主宰全球事務,並暗示北約東擴至波羅的海國家是針對俄羅斯。
一夜之間,所有俄羅斯的困難都可以歸咎於新冷戰,宣戰方當然是西方。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以及俄羅斯對格魯吉亞戰爭進一步強化普京的「圍城」論。
儘管如此,到2013年,普京的支持率下降至新低紀錄——甚至低於今天的水準。因此普京祭出殺手鐧——一開始只是隱喻,後來名副其實。2014年俄羅斯運動員(國家支持的大規模服藥的條件下)在索契冬奧會上表現出色,隨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併吞並克里米亞。國家媒體報導指出,普京正在實現重塑俄羅斯昔日榮光的承諾。
普京的支援率一下子躍升至85%。俄羅斯商店充斥著印有普京頭像、寫著「感謝克里米亞」、「人民紳士」標語的襯衫。對絕大多數俄羅斯人來說,普京的權威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他們的總統支援某項政策或決定,俄羅斯人都願意接受,不管一開始有多不受歡迎。
普京遵循源自維雅切斯拉夫·康斯坦丁諾維奇·馮·普勒韋(Vyacheslav Konstantinovich von Plehve)的建議。普勒韋曾在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時期先後擔任員警總管和內政部長。他說:「要避免革命,我們必須打一場小勝仗」。儘管普京的小勝仗鞏固了他的地位,讓異見失去了聲音,但長期後果十分嚴重,因為西方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對其實施嚴厲的制裁。
因為西方國家祭出制裁,盧布兌美元價值跌去了一半,通貨膨脹節節攀升,俄羅斯家庭的購買力和生活水準則有所下降。2017年夏末,現金窘迫的俄羅斯政府被迫提高了退休年齡——這一決定受到90%人口的反對。即使普京本人親自出馬發表緊急電視講話,也沒能帶來廣泛的公眾支持。
此外,儘管有普京支持,但執政的俄羅斯統一黨罕見地在遠東地區經歷了選舉失敗。來自民族主義反西方政黨自由民主黨的代表在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弗拉基米爾地區的地方選舉第二輪角逐中大勝統一俄羅斯黨的候選人。
在Primorsky Krai的地方選舉中,共產黨候選人眼看勝出——部分要感謝針對統一俄羅斯黨的抗議投票——隨後選舉結果被裁定無效,統一俄羅斯黨候選人被宣佈獲勝。這一結果引起了巨大的騷動,這是後蘇聯時代以來俄羅斯第一次出現選舉結果被廢除的情況。
一些專家說,統一俄羅斯黨的選舉失利反映了一「權力疲勞」。但事實是,隨著普通俄羅斯人福利縮減,以及普京親信財富繼續增加,「俄羅斯偉大論」聽起來不再真實。
人民現在不知道俄羅斯地位真正有多強大。在制裁和西方孤立重壓下,國家已開始不再像是一個超級大國,而像是一個過氣地緣政治大國。官方宣傳仍把國家的窘境歸咎於西方,但俄羅斯人不再相信。他們對於俄羅斯干涉遙遠的敘利亞也不再像吞併相鄰的克里米亞時那樣關心,不管這給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帶來了多少提振。
普京18年的權力生涯若能給出什麼啟示,那就是他的支持率的下降對所有人來說不是好消息。俄羅斯人也許已經疲憊了,但普京沒有。如果普京覺得他的權威正減弱中,可能很快要認為應該在別人領土上打一次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