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經濟視角:中國罕見辦博覽會促進口 起不了降低貿易順差作用

魏尚進( Shang-Jin Wei) 2018年11月12日 07:00:00

魏尚進

● 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金融與經濟學教授

 

各國經常會動用公共資金去推動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但是投入資源去促進進口——正如剛剛在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博會)所做的那樣——卻是相當罕見。

 

做為中國整體進口推動戰略的一部分,計畫每年舉辦一屆的進口博覽會吸引了全球數千家企業前來爭取中國企業(包括接受政府指令要確保世博會圓滿成功的眾多國有企業)的大訂單。

 

在人們的認識中,如果進博會能增加進口,那麼或許也能幫助降低中國的貿易順差。但事實並非如此。

 

勞力密集國家降進口壁壘 等於推動出口

 

中國是一個勞動力豐富的國家,不僅在人口絕對數量方面是這樣,而且在資本和其他資源方面也如此。雖然相對均衡態勢一直有所變化,但中國的平均勞動力成本仍然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約85%。一旦中國降低進口壁壘,資本密集型產品將占進口增量的很大部分,進而取代國內生產的資本密集型產品。

 

為此之前用於生產這類產品的銀行貸款、勞動力,土地和其他資源都需要重新部署,而且最可能流向那些中國具有真正比較優勢的部門,包括出口製造業。因此中國的整體出口可能會隨著進口增加而增加。換句話說,目的在促進進口的政策也最終也可能促進出口。

 

我與鞠建東和施康合作進行的研究表明這一影響要比上述推理所展現的更大:當一個勞動力相對豐富的國家減少進口壁壘時,出口實際上比進口增加更多。額外進口的資本密集型商品有效地擴大了該國的資本池,降低了本地的資本回報,也為企業和家庭創造了向國外輸出更多資金的激勵因素,實現更大的貿易順差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富裕國家提高進口 資本回流促使貿易逆差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違反直覺。事實上,在美國這類資本充裕的國家,更多的進口(主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會提高資本回報率,從而推動國際資本流入該國。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進口則與更大規模的貿易逆差相關聯。如果人們只習慣於思考相對富裕國家的經驗,那麼或許就不會意識到同樣的進口成長卻可能在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產生相反的貿易平衡動態。

 

中國過去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被要求大幅放寬其進口管制,於是該國將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從1990年代後期的15%降至2006年的約5%,並減少許多非關稅進口壁壘,例如對哪些公司可以合法從事國際貿易的限制。結果中國的進口飆升,以美元計每年成長超過15%——甚至高於2001~2007年的GDP成長率,而在此期間其貿易順差也大幅增加。

 

雖然外界往往將較高的貿易順差歸咎於實際匯率的低估,但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的進口自由化也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同樣,儘管2007年之後中國貿易順差的減少通常被認為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後果,但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多階段進口自由化進程的結束可能也發揮作用。

 

進博會有利企業降成本 拉高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整體順差增加,中國仍可減少對任意特定合作夥伴的雙邊貿易順差。而即使進口博覽會實際上擴大並不會減少整體貿易順差,也可能帶來其他好處。首先,降低進口成本將提高中國家庭的購買力、獲取改善生活品質產品的能力。

 

同時,中國企業也將受益於外國製造零部件和設備的低成本,這將提高其全球競爭力——這也是另一條減少進口壁壘可以最終促進出口的管道。

 

最後,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成為中國其他開放市場措施(包括降低外國金融公司的准入門檻)的補充。

 

中國擁有一個其他國家都渴望進入的龐大成長型市場,無論其進口促進措施對該國整體貿易順差的影響如何,全世界都有充分的理由去歡迎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相關倡議。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y Import Promotion Could Increase China’s Trade Surplus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