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
● 華裔美國政治學家,專長中國政治經濟、中美關係
●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
● 著有《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China’s Crony Capitalism)
中美兩國的貿易代表在美國華府試圖就兩國貿易達成協議,而政治觀察家多將注意力放在兩國於經濟上的不同看法,例如關於中國對國有企業補貼政策的意見分歧。
但認為一個貿易協議就能防止中美冷戰發生,這個念頭不僅草率,也太天真了。
當然,能達成貿易協議是最理想的狀況,貿易談判若是破局,會引起新一波的關稅調漲措施(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由10%提升到25%),此舉將使全球股價下跌,企業也會因此加速從中國外移。
在以牙還牙(tit-for-tat)的關稅措施下,雙方的貿易都會下跌,且中美經濟關係加速崩解,造成廣泛的不確定因素與更高的代價。
不管是在3月1日之前或之後的幾個月內,即使中美兩國達成全面協議,雙方的關係仍舊會持續崩解,只是步調慢上許多,損失較低。許多投資人與企業執行長都沒能辨識出箇中原因,貿易戰並不是全盤關於貿易,它更像是兩強權間策略戰逐漸升級的體現。
的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策略的怨言合情合理,當中國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在十餘年間的外交接觸皆失敗後,美國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也不無道理。但若美國與中國不是戰略對手,美國不可能會發起如此全面的貿易戰,危及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的貿易活動與數十億的企業獲利。雖然中國在貿易戰中面臨的損失甚鉅,但美國自身的損失也絕非什麼小事。
美國已經準備好犧牲其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因為兩強權的國際利益與意識形態衝突所造成的風險已經超越了合作帶來的好處。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迅速追上美國,且逐漸發展出侵略性外交政策時,美國也無法再繼續強調合作了。
包含中國的鄰居,越來越多有相關利益的國家同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抗中國的行動。
美國進攻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公司可說是這個改變最好的寫照,除了要求加拿大逮捕目前正等待引渡的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出於安全因素,美國還警告同盟抵制華為所提供的5G網路。
中美貿易協定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實際上,即使解決了目前的貿易衝突所造成的嚴重局勢,兩國都將從中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與地緣政治上的敵手進行交易是件危險的差事。
在美國,所有人逐漸取得共識,認為中國成為美國最嚴重的長期安全威脅。
無論有沒有貿易協議,這件事都將促成更多全面斷開經濟聯繫的政策。照這個邏輯來看,終止一場超過40年的經貿關係或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透過貿易與技術轉讓來持續壯大主要的地緣政治對手與自殺無異。
相同地,對中國而言,貿易戰暴露了在策略面上因過度仰賴美國市場與技術而造成的弱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會重蹈覆轍,未來的其他領導者肯定也不會。未來幾年內,中國將利用貿易戰的空檔極力減低對美國的經濟仰賴程度。
不管中美兩國的策略理念多麼有力,佔全球GDP 40%的兩個大型經濟體間經濟關係中斷,其後果將會是一場災難。不僅使國際貿易體系斷裂,同時也會消除中美地緣政治角力的束縛,提升中美衝突毀滅性升級的潛在風險。
唯一能避免這個後果的方法只有中國站出來負責,緩和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憂慮。
這也表示與其聚焦於購買更多美國大豆,中國應該廢除其在南海區域人工島上的軍事設施,只有如此果斷的行動可以反轉,或起碼抑止中美冷戰的情勢迅速發生。
(翻譯:高子晴,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Why a US-China Trade Deal Is Not Enough》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