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魯爾
• 印度前外交部長
• 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
• 現任印度國大黨籍議員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人民只希望兩國近期的緊張局勢最終可以和平解決。
這次的緊張局勢爆發於2月的恐怖攻擊事件,印度北部賈姆穆(Jammu)與喀什米爾(Kashmir)省的普爾瓦馬(Pulwama)鎮中40多名印後備軍事警察死亡,許多無辜民眾遭受波及。
但是,無論現階段的危機如何結束,兩國之間的衝突都為某個第三方帶來了有趣的啟示:那就是中國。
與巴基斯坦領土接壤的印度領土賈姆穆與喀什米爾近期的恐怖攻擊,引發了中國仍持續保護巴基斯坦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 JeM)的新問題。一名21歲的自殺炸彈客在78輛警車的車隊中引爆了大約300公斤的高能炸藥「黑索金(Research Department explosive, RDX)」襲擊成功,穆罕默德軍也很快就承認這此事件由其操控。
印度與穆罕默德軍召集人兼領袖阿查爾(Maulana Masood Azhar)間有一段印度引以為恥的歷史糾葛。
1999年,印度為了換取遭巴基斯坦恐怖份子挾持至當時阿富汗神學士政權(then-Taliban-ruled Afghanistan)統治下坎達哈(Kandahar)市的印度航空(Indian Airlines)航班乘客,釋放了關押在印度監獄中的阿查爾與2名恐怖份子,其中一名與阿查爾一起被釋放的恐怖份子隨後便謀殺了美國記者珀爾(Daniel Pearl)。
穆罕默德軍之後更對印度發動了數次恐怖攻擊,其中包括2016年在賈姆穆與喀什米爾的烏里軍隊基地發動的襲擊。19名士兵在穆罕默德軍訓練營(Jaish-e-Mohammed Training Camp)引發了一場廣為人知的報復性「外科手術式打擊(Surgical strike)」。
雖然巴基斯坦打擊了部分強硬的伊斯蘭恐怖份子(Islamist Terrorist)(特別是旨在推翻巴基斯坦政府的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組織),但它也透過贊助、軍事培訓、完善裝備和經費資助了成立宗旨為攻擊印度、伊朗和阿富汗的恐怖組織,實現戰略目標。
在巴基斯坦飽含恐怖主義的死亡之舞中,阿查爾和穆罕默德軍公開在巴哈瓦爾布爾鎮(Bahawalpur)建立基地,並在多處設有訓練設施和武裝營地,包括巴拉科特鎮 (Balakot) ,也就是印度空軍2月26日空襲的目標。
阿查爾在巴基斯坦境內隨處走訪、暢所欲言,炫耀他的恐怖份子憑證,而另一個恐怖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的首領薩伊德(Hafiz Saeed)也行徑猖狂,他曾策劃2008年11月26日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26/11” attacks),遇害人數高達高達166名民眾。
印度政府已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267號決議(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267),試圖讓阿查爾受到制裁,該決議將凍結阿查爾的銀行帳戶並限制他在巴基斯坦境外的行動。但是,即使安理會15個常任理事國中有14個支持這樣的裁決,中國是巴基斯坦堅定的盟友,已反對這項決議3次。
中國如此堅決頑固的原因並不難理解。它自稱為巴基斯坦的「全天候(all-weather)」盟友,它認為巴基斯坦為對印度有用的抗衡力量。
此外,巴基斯坦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的中心乃「中巴經濟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它連接中國西部至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沿岸的瓜達爾港(Port of Gwadar)。
耗資66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一旦完成,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發展項目,並將使中國與波斯灣貿易的運輸成本降低一半以上。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聲望很高的項目,也是一個經濟上至關重要的項目,它似乎保證了巴基斯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中國地緣政治考量具不可或缺性。
雖然中國盡責地加入全球各國一同譴責2月14日自殺爆炸事件,但中國政府再次明確表示,並不急於取消對制裁阿查爾的控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道:「我們對這次襲擊深感震驚,也對傷者和罹難者家屬表示深切哀悼和慰問。」但接著便弔詭地引用聯合國的「程序 (procedure)」來重申其政府的立場。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面臨4月陸續起跑的全國大選,這是相當大的國內壓力,必須採取果斷行動來對抗穆罕默德軍。
在普爾瓦馬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不久的一次公開造勢中,莫迪說:「人們滿懷憤怒,鮮血正在沸騰......我們將給出一個合適的、令人驚奇的回覆。將把襲擊事件背後的勢力繩之以法。」
印度噴射機被擊落,飛行員遭拘留而隨後釋放這件事可能有助於開始降低危機,然而儘管印巴兩國已處戰爭邊緣,印度知道主要選擇仍是尋求外交。
印度希望在國際上以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孤立(isolate)」巴基斯坦,但在中國支持伊斯蘭堡(Islamabad)政府的金鐘罩下不得不宣告失敗。其他國家也有雙邊理由不與巴基斯坦生分。
美國基於阿富汗而需要巴基斯坦,特別需要其作為與阿富汗神學士政權談判達成協議的管道。
然而,莫迪對中國持續支持巴基斯坦其實感到特別尷尬,相悖於巴基斯坦聲稱自2018年在中國中部城市舉行高峰會後與主席習近平建立了最廣為人知的「武漢精神(Wuhan spirit)」。 當莫迪擔任反對派領導人時,他曾嚴厲批判印度政府對中國所謂的綏靖政策。
但是,自從擔任總理後,中國持續阻止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莫迪也沒有能夠阻止中國開通中巴經濟走廊時通過喀什米爾境內屬於巴基斯坦的部分(而印度視為侵犯其主權)或重申其對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中國視為「藏南地區」)的所有權。
當今,如果說武漢精神不僅僅是新聞稿上的內容,那麼它就是破碎得片甲不留了。
2018年,印度人民議會對外事務常務委員會(Indian Parliament’s Standing Committee,恰由敝人主持)發表了一份關於中印關係的報告,該報告讓莫迪政府承擔了對中國的感受「過於戒慎(overtly cautious)」(原文即如此)的責任,並認為印度無法繼續其「對中國的恭敬外交政策」。
在普爾瓦馬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要求巴基斯坦「立即停止對所有恐怖組織的支援並停辦其安全避難所」,英國和法國努力通過安全理事會的「主席聲明(Presidential Statement)」),譴責自殺爆炸行為和穆罕默德軍的恐怖主義。
儘管中國最初提出反對意見,但他們已經重新提出將阿查爾列入黑名單,此一程序須各常任理事國在3月13日前站穩立場。其餘14個國家的投票決定是毫無疑問的,但中國,是否會繼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應允者?
(翻譯:黃冠文,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India’s China Problem in Pakista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