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革命視角:數位化破壞商業模式 新聞業剩最後一條防線

布爾夏德(Alexandra Borchardt) 2019年03月20日 07:00:00

 

布爾夏德

 

• 《路透》領導力計畫主管

 

 

科技應該要能夠解決世上部分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專家們曾經假設,有天每一個人都能連結到網際網路上,屆時民主將隨之而來。

 

他們也曾假設,只要網路科技蒐集得到足夠的數據資料,人類所有的疑難雜症都將得到解答;而我們只需要把所知放到網路上,演算法就會完成其餘的資訊處理工作。

 

他們假設,世界實際上是會理想地進行自行運作的。

 

拯救新聞業最後一條防線

 

然而相反地,我們現在知道的是數位技術可以用來破壞民主,它引發的問題多於帶來的解答;而一個自行運作的世界並不是一項崇高的理想目標,似乎更像是一個「歐威爾式的噩夢情境「(Orwellian nightmare scenario)」,破壞自由開放社會的社會福祉。

 

不過,雖然技術不是這一切解決方案,但它也不算是真正的、最根本的問題,即便我們一心一意地關注它。

 

參照一下媒體行業的經驗,在過去10年中,數位革命對現有的商業模式造成了嚴重破壞。出版商和編輯帶著對技術滿滿的信心做出應對:追蹤各種指標、擁抱數據新聞、僱用影片團隊以及開設podcast工作室。

 

近來,媒體組織已將注意力轉向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追蹤受眾偏好,自動生成所需文本內容和翻譯,提醒記者獲取突發新聞等等。

 

在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最新的媒體趨勢年度報告中,7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今年(2019年)在人工智慧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但許多人認為,拯救新聞業的最後一條前緣線是區塊鏈(blockchain),即分散式帳本技術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它支援像比特幣 (Bitcoin) 這樣的加密網路貨幣。

 

然而這還有待觀察:Civil媒體公司(Civil Media Company)首次嘗試利用區塊鏈抗衡,使記者脫離廣告驅動的商業模式,這樣的起步崎嶇顛簸。

 

多數人力退出媒體

 

使用技術解決問題(包括技術先前創造的問題)或給公司帶來競爭優勢並沒有錯。例如,《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自美國亞馬遜公司(Amazon)首席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收購它以來的6年中一直在做這件事(當時正出現虧損和裁員的情況)。

 

但即使是最先進的技術,如果不考慮其使用者,也難以挽救媒體行業或其他任何人,這裡的任何人並不僅僅是指受眾(audiences)。

 

歷經多年追逐最新的科技趨勢,媒體行業越來越常面對現有管理階層和員工的倦怠,以及新人才的萎縮。

 

根據路透研究報告,大約60%的媒體領導人擔心他們的團隊倦怠,75%的人現在擔心如何留住舊有員工和吸引新進員工。另一份報告則是龔(Lucy Kueng)的《Going Digital. A Roadmap for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中顯示,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多已陸續退出該行業。

 

這應該不讓人意外。

 

記者一直面臨著掌控時間敏感、要求苛刻與不斷變化的新聞情境攪動壓力。但是,過去他們至少可以仰賴雇用他們的新聞機構來提供穩定性和一致性;現在,他們還必須經歷無情的、技術驅動的組織變革,通常不會得到太多解釋,也只能得到匆匆幾句的介紹。

 

即使是最忠誠的員工也受不住這等程度的不確定性。

 

受眾為上

 

可以肯定的是改變不可避免;人們須不斷適應數位時代。但是,在不破壞士氣的情況下進行必要的調整,需要實施以人為本的方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對於技術解決方案,管理人員可以參加體面的數位會議、聽取銷售團隊的建議、簽訂合同,並將新工具轉儲到他們的新聞編輯室。對於人,他們必須仔細聆聽,深入了解問題,然後制定自己的策略。

 

一個好的起點是領導力(leadership)。

 

在任何行業中,組織領導者的主要職責包括讓員工感到安全和受到重視,這意味著要關注員工的需求,培養一種能夠為他們提供歸屬感和目的感的組織文化。

 

組織領導者也必須對受眾應用類似的方法。

 

如果沒有人理解他們實際想說的是什麼、為什麼選擇他們,或者他們的心理影響(對觀眾或工作人員),那麼即使是最準確的指標也無法提供所需的引導。雖然數據可以提供受眾偏好的有用見解,但直接傾聽人們所言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印象和結論。

 

例如,數據可能會告訴人們「內容越多才有越多的頁面瀏覽量(more content means more page views)」;但如果觀眾渴望減少干擾和更高品質的報導,那麼充斥用機器人製作文本的市場將無法滿足他們。

 

同樣,如果使用演算法來客製化他們的體驗,用戶可能會點擊更多的文章;但如果用戶對相同的主題和觀點感到厭倦,客製化(personalization)將無濟於事。

 

基於技術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這就是為什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正在利用更多的數位化成功投資於新聞業。2018年,該公司增加了120名新聞編輯員工,使記者總數達到1600人的歷史新高。

 

對於沒有《紐約時報》影響力和數位收入的組織,也可能需要以人為本的方法來確保投資。根據路透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隨著廣告驅動商業模式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許多媒體領導者(接近1/3)認為,未來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將在支援媒體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走往心之所向

 

但說服基金會和慈善家敞開心扉和欣然投資,需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參與,而不是演算法或支援人工智慧的軟體能做到的。潛在的資助者需要確信新聞業與癌症研究一樣高尚才會願意傾力相助。

 

僅靠技術不能鼓勵民主、幫助解答重要議題,也不能透過加強責任制促進有效領導。

 

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高品質、負責任的新聞可以。然而,如果要實現這一目標,新聞機構就不能讓自己被每一種新技術趨勢所籠罩。

 

如果他們將技術視為實施以人為本戰略的工具,那麼他們所需要的人,包括員工和受眾,就會繼續用腳投票 (vote with their feet),不受世事干擾,堅定地走向他們的心之所向。

 

 

(翻譯:黃冠文,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Journalism’s Risky Tech Attrac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標籤: 新聞業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