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2050視角:一帶一路國家的碳排放量 將占全球一半以上

馬駿札戴克(Simon Zadek) 2019年04月06日 07:00:00

馬駿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札戴克

● 中國清華大學資深客座研究員

 

不論是過去或現在,對於氣候行動的討論常常聚焦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

 

然而,如果放眼未來,最大的氣候風險跟機會取決於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簽約的60個國家。

 

經濟發展破壞氣候

 

中國於2013年發布一帶一路計畫,參與的經濟體是相對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該計畫的主要目標是將資本挹注於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增進參與經濟體間的連結。

 

但是,儘管一帶一路計畫有望大幅提振這些經濟體的GDP成長以及發展,該計畫中的基礎建設及其他投資卻也可能會對環境跟氣候帶來深遠影響。

 

現在一帶一路國家除了中國外,(其餘國家的)GDP(總和)占全球18%,也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6%。然而,在接下來20年,一帶一路國家的平均GDP成長率將會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2倍,投資額很有可能會占全球總數一半以上。

 

最糟的情況是,到了2050年,一帶一路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2名筆者會在最近將發布的報告中探討這種可能性,我們假設假設一帶一路國家的碳排放量跟現在的趨勢一致,而其他國家則遵守《巴黎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減少碳排。

 

易言之,假若沒有留意環境問題,一帶一路國家的發展會讓全球阻止氣候變遷的努力付諸東流。

 

低碳發展目標

 

這是需要小心應對的風險。

 

雖然許多全球投資者對於環境風險更加敏感,所以也更不會去追求大量排碳的資產。大體而言,一帶一路中的基礎建設計畫可能不會感受到這種壓力。

 

畢竟,大多數的一帶一路國家缺少減少碳排的義務或動機,碳定價系統(carbon-pricing systems)對投資人來說是告訴他們排碳資產的最佳價格為何。

 

此外,對於這些國家來說排碳資產名列公共資產負債表上,也就是說這些資產較不可能會變成「低盈利能力的資產(stranded assets)」。

 

為了確保一帶一路國家中的發展不會破壞全球的氣候進程,必須採取更有效果的行動,大幅減少這些經濟體中新興投資造成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付諸行動的時機相當有限,接下來幾年的投資決策會決定重要基礎建設及不動產的碳排放量,這些建設都會運作數十年。

 

透過連結政策、金融、國際社會的專長以及科技資源,為一帶一路國家設下低碳發展的基礎是有可能的。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應該採取3個目標明確且互相連結的行動。

 

綠色投資,綠色建設

 

首先,必須要說服全球投資人在一帶一路地區採納綠色投資原則。2018年11月中國的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Green Finance Committee)跟倫敦市推出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Green Investment Principles for the Belt and Road),世界主要資本來自倫敦、香港、紐約及新加坡等地區,應該努力在這些地區推廣在一帶一路地區實施綠色投資原則。

 

同時,要求投資人揭露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的碳足跡,而非僅說明氣候變遷對投資造成的風險,如此一來將會有所不同。

 

第二,中國政府支持先進永續發展也身為國際氣候領導者,中國可以更積極在一帶一路國家推廣低碳投資,這樣的作為跟中國的立場一致。

 

例如,對於所有來自中國金融機構跟非金融企業的一帶一路投資,中國可以明確要求投資人遵守綠色準則。創造低碳合約也能有所助益,包括讓中國及國際領導企業在實施一帶一路計畫的同時,提供參與國家綠色科技。

 

最後,國際組織應該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的綠色基礎建設發展。

 

在環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之外,這些組織應該幫助推廣綠色金融政策架構及自身綠色公眾採購的能力。畢竟,多數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投資依然仰賴國際融資。

 

假以時日,在一帶一路中國家中,較大國家的金融系統將會漸漸形塑國內投資的碳排放率。

 

經濟利益遭抵銷

 

一帶一路具有刺激發展中國家的潛能,並為數百萬計的民眾提高收入。但是我們必須確保這些利益不會遭到惡化的環境變遷抵銷。

 

現在,就是中國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的時候,應該要付諸確實行動,確保一帶一路投資對環境友善。

 

 

(翻譯:陳毅澂,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A Low-Carbon Belt and Roa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