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一帶一路視角:歐盟憎惡川普 給了中國一條生路

列葛雷(Philippe Legrain) 2019年04月12日 07:00:00

列葛雷

 

歐洲理事會主席前經濟顧問

倫敦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

著有《歐洲的春天》(European Spring: Why Our Economies and Politics are in a Mess – and How to Put Them Right)

 

歐洲人對於如何處理崛起的中國無法取得共識,歐盟領導者最近在布魯塞爾討論更積極的共同對策,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羅馬進行訪問。

 

習近平造訪羅馬意味著義大利將獨立加入一帶一路計畫,習近平的一帶一路計畫是泛歐亞的基礎投資計畫,目標是要提振中國經濟及政治影響力。

 

隨著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歐洲建立統一的立場也無望了。

 

目標一致的合作夥伴

 

那麼歐盟要如何面對中國?

 

美國與中國正跌跌撞撞走向新冷戰,兩方都想要拉攏歐洲人進入自己的陣營。美國川普政府要求歐洲人跟隨他們攻擊性的領導,在貿易、科技、安全議題上對抗中國。

 

同時,中國爭取歐盟的支持,指出雙方在數個議題上的共同利益,包括捍衛多邊貿易系統、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巴黎協議、伊朗對抗川普攻擊的核武協議。

 

理想的情況是,歐盟應該要規劃自己的方向,但是只要歐洲還處於疲弱且分裂,就不容易成功。

 

直到最近,歐盟都還認為中國是戰略夥伴,是成長與工作機會的主要來源。但是在歐盟執委會及對外事務部起草的新版中國戰略草案中,歐盟態度變得更加強硬,細微之處也有所不同。

 

中國現在同時是「跟歐盟目標一致的合作夥伴,歐盟需要找到利益平衡的協商夥伴,尋求科技領導的經濟競爭者,採行不同系統、擁護不同治理模式的競爭對手」。

 

雖然更溫和一點,歐洲的決策者跟美國的決策者是一樣的,中國是極權國家、由中央掌握經濟、有科技的主導地位,他們漸漸擔憂來自這樣的中國造成的挑戰。

 

習近平大權一把抓,他的「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工業政策則很明顯是想讓中國在10個重要科技部門中取得主導地位,這些都讓歐洲過去對中國政治及經濟自由化所抱的希望破滅。

 

歐洲的政治人物漸漸接受商界的抱怨,抱怨指出中國大批收購歐盟的企業跟科技,卻沒有在中國市場開啟相對應的互惠通路。

 

歐盟憎惡川普

 

有鑑於此,在尋求開啟中國市場跟保護外國投資者的智慧財產權時,歐盟應該成為美國當然的盟友。

 

但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沒有時間去找盟友,他將歐盟貼上「敵人」標籤,並威脅因為歐盟鉅額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汽車),要跟歐洲開啟貿易戰。

 

歐盟的決策者憎惡川普的單邊保護主義(unilateral protectionism)及「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世界觀。

 

他們不相信川普,明智地認為川普可能隨時犧牲歐盟以換取跟中國達成協議。因此,歐盟不願配合川普的中國政策,這也情有可原。

 

這給了中國一條生路,中國附和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而且中國至少現在也能真正從中獲利,能夠維持開放、規則導向的國際系統。

 

此外,中國認真看待歐盟,總理李克強於4月9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年度歐盟─中國峰會。但是在此同時,中國正透過與各個歐洲政府進行雙邊協商,挑撥離間,藉此削弱歐盟。

 

地緣政治的侏儒

 

為了達成這點,中國建立了「16+1」論壇(“16+1” forum),與中歐及東歐的16個國家接觸,其中11個國家是歐盟成員。因為這些國家更貧窮,法國或德國這些國家經常威脅要將他們列為次等歐洲人(second-class Europeans),他們特別歡迎來自中國的關注與投資。

 

中國也在南歐各經濟體傾注資金,這些經濟體自從歐債危機以後就一直很需要投資。中國投資希臘彼里夫斯港口(port of Piraeus)以及葡萄牙的能源公司,現在計畫要翻新義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口(port of Trieste)。

 

到目前為止,28個歐盟會員國中,總計有15國已簽下一帶一路計畫。

 

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許多時候是有益的,貿易增加及進步的基礎建設對雙方皆有利。然而,就像美國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一帶一路計畫也帶有政治維度,也就是將歐洲納入中國的影響範圍內。

 

這引發了根本性的長期戰略問題。歐洲的未來真的主要取決於歐亞關係,而非與西方的關係嗎?若是這樣,想當中國的次要夥伴需要什麼?那麼歐洲要如何增進最大利益?

 

不幸的是,幾乎沒有人提出這些問題。

 

同時,中國對歐洲的雙邊手法讓它得以分化歐洲,並統理歐洲。當法德的經濟部長最近提議一項歐盟工業政策,該政策將會扶植歐洲企業以對抗中國(及美國)的巨型企業,葡萄牙的社會主義總理科斯塔(António Costa)拒絕該政策。科斯塔也對歐盟將更嚴格篩選中國投資的計畫提出警告。

 

歐盟不只分裂,還很脆弱。雖然經濟規模巨大,歐盟是地緣政治的侏儒(geopolitical dwarf),面對強權競爭的新世代手無寸鐵。

 

共同戰略目標

 

誠然,統一的歐盟能對抗較小的強權,比如英國,面對美中也能在純然的經濟層面上站穩腳步。歐盟的19兆美元單一市場,讓它在貿易談判、競爭政策以及設立規範與標準時有巨大影響力。

 

但是經濟政策與外交政策及國家安全交會時,歐盟缺少依戰略行動的意志與能力。除了法國及即將脫歐的英國,歐盟成員缺少地緣政治的心態。

 

歐盟自身沒有武力,多數成員仰賴美國提供防衛。此外,數位科技不在歐盟發展,歐盟漸漸成為這些科技的消費者。

 

結果就是歐盟發現自己身處美國與中國之間。

 

歐盟亟需找尋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所提倡的共同目的與戰略能力,馬卡洪似乎是孤軍奮戰。直到找到為止,歐盟會努力提升自身利益,也愈來愈可能成為強權戲碼下的犧牲品。

 

 

(翻譯:陳毅澂,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EU’s China Conundru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