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尼可夫
• 美國智庫卡內基資深副研究員
強力的政治肅清正在俄羅斯雷厲風行。
3月底,前政府事務公開部長(minister for open government affairs)阿貝佐夫(Mikhail Abyzov)遭逮捕,這是這輪整肅的新證據,2天後,前遠東事務部長暨前伯力(Khabarovsk)市長伊沙耶夫(Viktor Ishayev)也遭逮捕。
不意外的,逮捕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在俄國菁英圈中造成了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
俄國當局目前已逮捕、監禁3名聯邦政府前部長,以及一些配角級的地方官員,罪名全是貪腐或是詐欺。
前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目前正在服8年徒刑;俄羅斯科密共和國(Komi Republic)的前任首長蓋澤(Vyacheslav Gaizer)正在面臨審判,恐遭判21年徒刑。
薩哈林州前州長霍羅沙文(Alexander Khoroshavin)遭判刑13年;基洛夫州州長貝利赫(Nikita Belykh)遭判刑8年;貝利赫是自由派政黨SPS的領導者,目前SPS黨已不再運作;參議員阿拉許克(Rauf Arashukov)遭控許多重罪,現正接受調查。
史達林(Joseph Stalin)於1953去世後,蘇聯就很少有強力的整肅。
直到幾年之前,後蘇聯的俄羅斯也很少發生整肅,雖然幾名資深統計官員因貪腐經6年審判後於2004年入獄。這令人聯想到過去的年代:1918年到1941年,統計機構共有8名首長,其中5名在1937年到1939年間在史達林的監督下遭槍決。
誠然,小規模整肅、免職、起訴在俄羅斯都是家常便飯。政治分析師佩特羅夫(Nikolai Petrov)表示,俄羅斯當局每年對州長、副州長、市長發起18件到20件的刑事調查。
但在後蘇聯時期,前總理、副總理、部長通常認為自己大體上是安全的,不會有被逮捕的風險,他們靠的是官官相護,並假設政治體系不會讓退休高官遭到逮捕,以免自毀信用。
反對派政治人物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於2015年在莫斯科市中心遭槍殺,因為他是前副總理,當時堅信國家不會危害他。
不管國家有沒有參與下令涅姆佐夫的謀殺,最近阿貝佐夫與伊沙耶夫的逮捕案讓這種假設站不住腳。這些案例顯示普京的整肅延伸到聯邦政府的前任官員,他們都曾跟普京、總理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及俄羅斯統治階層數次同框入鏡。
一眼看去,最近的幾次逮捕似乎會減弱當局的威信。
畢竟,在阿貝佐夫及伊沙耶夫擔任部長期間,俄國的執法機關就一直在收集不利於這兩人的資料。此外,阿貝佐夫於2018年最後的職位是普京的顧問。
我們真的要相信一國之首對於這些在克里姆林宮(Kremlin)身居高位的商業騙子(如果他們真的是)一無所知嗎?
然而公眾輿論依然冷淡,許多俄羅斯人看不出重要人物遭起訴與當局的可信度之間的關聯。相反的,人們似乎把這當成是普京要傳達政府機關終於開始打擊貪腐的訊息。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傳達給俄羅斯菁英階級的訊息,他們全都嚇壞了。這條訊息很直接:沒有人能安然地免於遭到起訴,就算是阿貝佐夫及伊沙耶夫,他們已經從公職退休,也沒有任何影響力。
此外,選擇性的壓迫也變得更強。
幾年前,有罪的一方只會遭到羞辱,就像俄羅斯聯邦海關聯邦海關總署前任署長別利亞尼諾夫(Andrei Belyaninov),當時政府當局發布了一支影片,影片內容是搜索他的豪宅,結尾的畫面是裝滿美金的鞋盒。
最近嫌犯會馬上遭到逮捕,如果普京完全不在乎那就更是如此。這就是烏柳卡耶夫跟貝利赫發生的事,他們屬於體系內的自由派,還有阿貝佐夫,人們認為他是梅德維傑夫的人馬。
更棒的是,阿貝佐夫遭逮捕能讓梅德維傑夫如坐針氈。
對普京來說,能讓俄羅斯菁英階級把皮繃緊的最佳方法,就是提醒他們沒有人是他動不了的。
在史達林統治期間,任何明理的政治委員都會準備一堆必需品,以免突然遭逮捕。普京的下屬最好也這麼做。此外,他們也應該了解,他們遭免職不只是一次不愉快經驗而已,之後還有更糟的事情在等著他們。
現在進行中的整肅也向俄羅斯的下一代官員傳達訊息:不當的政治行為或是過度專注一己的商業利益都會遭到懲罰。
史達林時期,整肅幾乎扮演同樣的角色。
當時,當前老闆遭到逮捕(或是更糟的情況),新上任的政治委員跟他們的副手就知道自己抽到了上上籤。但是年輕的政治委員也明瞭,在這種國家批准的彩券中,手裡的彩券可能也很容易變成逮捕令。
同樣的,普京傾向於讓新的技術官僚接任部長或地方長官。這些技術官僚是忠心的官員,年齡約40、50歲,跟地方的菁英沒有瓜葛,努力達成目標,而且沒有碰觸政治議題的野心。
持續進行的整肅已經嚇到這些新面孔,沒有上級的同意,他們不敢做任何事。這將阻止俄羅斯真正邁向現代化,正合普京的意。
(翻譯:陳毅澂,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Putin’s Art of the Purg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