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反撲視角:數位科技的落後者 擁抱民粹進行復仇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2019年04月20日 12:00:00

坎培聶拉

 

• 西班牙IE商學院治理變遷中心研究員

 

統計數字可能揭示殘酷的事實。

 

我們一直被告知,創新速度日新月異,但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所產生的資料表明,這根本算不上是一場革命。

 

發達經濟體的生產率成長率為50年來最緩慢

 

青少年時期的性愛

 

此一「生產率悖論(productivity paradox)」通常被歸因為衡量指標問題,或破壞性技術部署後的滯後效應。但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關於技術趨勢的公共爭論總是被影響這些趨勢的公司和企業家所主導,那些絕大多數難以跟上技術變化腳步(或積極抵制技術變化)的公司聲音根本無人傾聽。

 

深入認識這一不太明顯的角度,對於理解為何數位革命沒有體現在資料中,以及它為何可能陷入停滯至關重要。

 

簡言之,熱烈的討論往往有失偏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和人形機器人都掌握在一小撮企業手中,這些技術所得到的關注與它們的開發和部署規模相比不成比例。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教授艾瑞里(Dan Ariely)曾於2013年時打趣道,「大數據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性愛,每個人都在討論,沒有人真的做過,每個人都認為其他人都在做,因此每個人都宣稱自己在做(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everyone thinks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hey are doing it.)。」

 

總體樣本的失真

 

相關的動態其實很容易辦別。記者追查有料的故事、投資者追求誘人的回報、消費者試圖預測下一波科技時尚、全球社交網路媒體和國際會議放大破壞者的聲量,而他們想要的只是擴大自身的前景,隨著資訊隨波而下,各路信奉者紛紛湧出,流言成為常態(The rumor becomes the rule.)。

 

以世界經濟論壇(WEF)關於新興勞動力市場趨勢的最新年度報告為例。它基於對大型跨國公司的調查而成,報告指出,到了2022年,對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新材料和量子計算大規模的投入將刺激資料科學家、人工智慧專家和機器人工程師的需求,對現有行業不利。

 

問題在於WEF的總體樣本並不能代表實體經濟。

 

在經合組織(OECD)中,雇員超過250人的企業企業只占活躍企業總數的7%,所雇用的工人數量只占勞動力總量的不到40%。報告作者們也承認了此一偏差,但他們的結論仍是危險的一般化(generalization)。

 

這些未來工作崗位,與絕大多數仍在第3次工業革命框架下經營中小企業的雇用需求,完全無關。

 

類似地,一項OECD 研究發現,技術前沿企業與其他所有企業間的勞動生產率差距在過去10年間急劇拉大。許多在媒體中耳熟能詳的先進技術,在大多數公司仍未獲利用,這表明,吾人還需要很久才能看到哪怕是最具革命性的創新開始成為驅動GDP的力量。

 

消失在數字中

 

有人說,電力和個人電腦等通用技術一般不會立即提振生產率,而要等到它們問世約25年後。

 

但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索洛(Robert Solow)的觀察,「電腦時代隨處可見,唯獨在生產率統計數字中消失(You can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but in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已經過32年,人們在生產率統計數字中仍無法「看見(see)」電腦時代,人工智慧憑什麼能與個人電腦有所不同?

 

忽視技術滯後性可能帶來深遠的決策影響,特別是,在科技狂熱(或危言聳聽論)將人們的注意力從迫在眉睫的教育系統、勞動力市場等問題引開的時候。

 

如果政府將更多資源用於訓練明天的高技能職業精英,就有可能造成今天更加深刻的不平等性

 

當然,犬儒者可能會對「輸家(losers)」嗤之以鼻,認為他們沒有給予關於技術爭論帶來任何東西。往好處說,他們能夠填補數位先驅者們所創造的角色;往壞處講,他們將被完全勞動力市場淘汰。

 

但別忘了,哪怕面臨著經濟逆風,小企業仍具有政治權力對威脅生存的新技術,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落後者的反撲

 

優步(Uber)等全球巨擘對此再熟悉不過。

 

多年來,它遇到了組織良好計程車司機小團體的強烈抵制,這些司機從未獲邀參加全球精英聚會思考平臺經濟的優點。

 

從某些程度上說,世界發達經濟體的「落後者(left-behinds)」正透過把反貿易民粹主義政黨和政客送上權力寶座的方式,進行復仇。

 

為了避免更加糟糕的反噬,以及更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真正含義,我們必須明白何時所有企業(不僅是領先的企業)都將支援今天的破壞。

 

可持續的技術轉型需要廣泛的共同收益,這意味著幫助後進者作出調整與讓創新者繁榮壯大一樣重要,遭被破壞者的聲音也必須得到傾聽。

 

 

(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Digital Revolution’s Silent Majorit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標籤: 數位科技 民粹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