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槍擊案視角:美國私人擁有的槍枝 比美國人還多

德魯(Elizabeth Drew) 2019年08月20日 07:00:00

 

德魯

 

《新共和》責任編輯

● 著有《華盛頓日報:報導水門事件和尼克森下台》

 

每次美國爆發大規模槍擊案後,美國和世界各國民眾都不得不面對美國特有的恐怖主義背後究竟意涵為何。

 

儘管美國因槍枝死亡總人數隨著時間已逐步下降,但大規模槍擊事件(至少有4名受害者)卻變得更加致命,發生的頻率也很高。其中部分槍擊案已對這個國家造成了特別強烈的感情影響。

 

8月首個周末,發生在德州埃爾帕索(El Paso)和俄亥俄州代頓(Dayton)接連2起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已被外界普遍視為壓垮美國槍枝遊說集團(尤其是全國步槍協會(NRA))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協會長期以來一直竭力阻止國會通過管制槍枝措施,但先前,外界已反覆聽到過類似的預測。

 

2012年12月14日,在康乃迪克州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發生一名20歲男子槍殺20名一年級學生、6名成人的屠殺事件發生後,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Barack Obama)流淚發誓要採取行動。 

 

表面看來,在這樣一場可怕的悲劇發生後,透過有意義的管制槍枝立法本是沒有問題的。

 

民調顯示,92%的美國受訪者支持防堵購買槍枝時的背景審查規定漏洞,目前相關審查不包括對在槍展上以個人名義購買的行為,也不包括從另一人手中私購武器、網購等。

 

另有62%的受訪者支持取締大容量彈藥。

 

眾人確實很難忽略那些專程來到華府申訴、被徹底擊垮的被害者父母情感訴求,不過,即使在桑迪·胡克事件發生後,美國聯邦參議院依然投票否決了兩項管制槍枝法律的草案。

 

要想瞭解原因,重要的是要記住,難以管制槍枝源由於美國選舉團(Electoral College)同樣的「抗衡多數主義(counter-majoritarian)」原則。

 

在聯邦參議院中,選民數量少的西部、中西部和南部各州(當地世世代代居住著獵人、傾向保守主義思想的約翰·威恩(John Wayne)崇拜者)代表,與紐約、加州等人口規模大得許多的州相同(都是2名)。

 

因此,即使多數美國民眾贊成加強管制槍枝法律,但這個立場不一定會確實反映在聯邦參議院的投票行為中。

 

與此同時,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the Second Amendment)看似荒謬的解釋,更讓管制槍枝反對者們獲益匪淺。

 

1791年通過的第二修正案規定,「高度自律的民兵對維護自由國家的安全至關重要,民眾保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是不容侵犯的(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不少著作論述這條修正案內容的真正含義,但對槍枝保有權的宣導者來說,無論是白紙黑字還是歷史背景都不重要,透過完全無視相關規定的主條款「高度自律的民兵,至關重要」,他們主張個人保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好似這種權利是西奈山的十誡一般。

 

事實上,第二修正案是時代的產物,反映出美國建國初期民眾的心聲,認為有必要在常設政府軍隊的面前,自己提供自我保護。

 

此外,與全國步槍協會(NRA)試圖說服運動員們必須擁有的,其實並無恰當民用目的致命的半自動彈藥和武器相比,當時的武器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毋庸諱言,槍枝製造企業已經向全國步槍協會提供了數千萬美元的捐助。)

 

第二修正案含義爭論所引發的僵局持續了逾2世紀之久。

 

後來出現了最高法院在《哥倫比亞特區訴海勒案》(District of Columbia v. Heller , 2008年)具有標誌意義的5比4裁決,根據這項判決,哥倫比亞特區禁止持有私人手槍的禁令無效。隨著法院自當時後變得愈加保守,提交裁決的新管制槍枝法律很可能遭遇類似的命運,尤其是川普(Donald Trump)贏得連任的話。

 

1994年,《暴力犯罪控制和執法法案》(Violent Crime Control and Law Enforcement Act)是迄今生效的最後一部美國重要管制槍枝法案。

 

其中包括針對攻擊性武器的禁令內容,為了妥協,該條款自誕生伊始就存在幾個漏洞,此外還有明確要求在10年後對法條內容更新的「日落條款(sunset clause)」內容,最終仍在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任內失效(2004年)。

 

現有證據表明,在攻擊性武器禁令生效期間大規模槍擊死亡人數有所下降,該禁令失效後再次升高。如果透過更加嚴格的新禁令,並將合法彈藥的數量從目前法定的100減少到10,至少能表明川普和國會認真防堵大規模屠殺的決心。

 

但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儘管如此,在埃爾帕索、代頓2起槍擊事件發生後,川普的語氣開始有所改變, 表示他會支持「非常有意義的背景審查舉措(very meaningful background checks)」。 

 

在2018年2月,1名槍手在佛羅里達州派克蘭市(Parkland)一所高中17人遭殺害後,川普也是這麼說的,但他當時很快就在全國步槍協會的壓力下退縮了,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步槍協會、俄羅斯都在2016年協助川普入主白宮,著力甚深

 

在最近2次屠殺發生後,川普還呼籲制定一項「危險信號(red-flag)」法,允許法院在接到家人、執法人員的通知後,可臨時沒收構成威脅者的槍枝。 

 

上述法律在美國十餘個州已成為立法,但許多保守派的反對理由是,沒有進行正當調查前,不可沒收槍枝。儘管如此,部分知名共和黨人如南卡羅來納州的聯邦參議員葛拉漢(Lindsey Graham)便認為有必要對大規模槍擊事件採取某些舉措,包括葛拉漢在內,參議員們正在推動危險信號立法。 

 

當然,無論背景審查還是危險信號立法,均無法阻止桑迪·胡克小學的屠殺(畢竟那支兇槍隸屬於槍手母親,槍手母親也是第一個被害者),但卻可使川普、共和黨同僚有資格聲稱,他們已試圖解決此問題。

 

因此,就連一貫反對民主黨的聯邦參議院多數派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也已表示,他可能會考慮有關背景審查和危險信號方面的立法。 

 

川普再次把自己逼到了牆角。

 

自最近一次大屠殺以來,他一直在竭盡全力的表現自己的理性,表現自己可能支持槍枝改革(或許也是為了安撫郊區女性,她們是最危險的反對者),但川普也明顯(而且往往)急於希望保持農村選民的忠誠度,因為這些人是川普的鐵票。

 

川普還冒險將種族政治(racial politics)和白人至上主義(white supremacy)作為2020年勝選的手段。當面對試圖安撫郊區選民或留住支持者的兩難選擇時,他一次又一次本能地選擇留住支持者。(儘管在2018年並沒有取得好效果。)

 

無論接下來的幾個月發生什麼,事實是美國私人擁有的槍枝比美國人還多,這也就是說,即使從最樂觀的角度看,任何新出爐的管制槍枝法都只能產生邊際效應。

 

儘管美國民眾急切並絕望地要求立法者做些什麼,但川普目前正在度過為期10天的高爾夫休假,國會也處在每年8月的年度休會期(annual August recess)中。

 

議會重新集結時很多因素都會發生變化,民眾情緒也包括在其中。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s Behind America’s Mass Shooting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