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萊曼
• 比爾蓋茲與梅琳達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前執行長
是時候承認美國夢(American Dream)已經死了。
它的基本條件包括:強勁穩定的經濟增長、精心設計防止富人操控體系的管理體制,都不再有效了。
儘管如此,美國夢2.0仍然是可能實現的,如今正等著讓那些爭奪白宮大權的人描繪出一幅藍圖來實現。
首先,美國領導人需要清楚地解釋這個問題。《獨立宣言》宣稱追求幸福是美國人生活的核心特徵。自1776年以來,每一代人都尋求向社會更上層流動;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雖然不是全部)都享受了繁榮。
在南北戰爭結束一個多世紀以來,能源、醫藥,電信和交通方面的突破重塑了美國(以及整個世界),經濟生產率和平均壽命一樣大幅增加,在這段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大多數人的生活確實也隨著大勢得以提升。
民主共和兩黨政治家都接受了這樣一種民族精神: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努力工作取得成功,而且可以逐步(縱使不甚完美)地讓移民、非白人、婦女、殘疾人和那些歷史上被排除在美國生活願景之外的人,獲致成功。
但當經濟成長在1970年代出現放緩時,選民的情緒開始變得日益沮喪,而石油危機、水門案(Watergate)以及越南戰爭的可恥結局,更加劇了美國民眾對時任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所謂美國「萎靡不振(malaise)」的觀感。
雷根(Ronald Reagan )1980年大選時承諾帶來的「朝陽美國(Morning in America)」正是為了反襯這一慘澹背景,但隨著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表示願意採取必要措施控制通膨,又削減稅收,美國也在根本上從儲蓄國轉變成了一個借款國。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金融籌碼推動了經濟成長,但美國夢卻依賴於透支。
美國人舉債購買外國商品,這些商品的生產者反過來又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從而維持低利率。儘管美國人自感發達,但實體經濟的成長率僅剩先前的一半,工資平均也始終未成長。
與此同時,Fed自身則忙於撲滅金融市場不時出現的危機,在無意中讓不平等的問題更加惡化。2007年,相關政策將(資產主要由富人持有的)金融市場擴大到了實體經濟的3倍規模。
美國夢只有在成本增加被廣泛分享,且阻礙進步的結構性障礙較少時才有效。
這兩者在今時今日都已失效,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估算,4%的年增長率不會重現,至少不會很快到來,2%的增長已是可寄望的最高值。
此外,過去推動製造業就業和階層向上流動成長的創新,已被數位技術所取代,亞馬遜(Amazons)和優步(Ubers)這類數位經濟企業則在這一情況的助長下,摧毀著工人階級的工作同時壓低工資。
更糟糕的是,美國的稅法越來越有利於資本而非勞動力,進而幫助解釋了為何勞動力占國民收入比例持續下降的問題。總而言之,年輕一輩負債太多,1945年以後的嬰兒潮一代的退休儲蓄又太少,流離失所者和失業者缺乏工作靈活性和安全性。
獲致成功已是徒勞無功的任務(Trying to get ahead has become a Sisyphean task.)。
幸運的是,美國已知需要做些什麼來協助重新平衡競爭環境,並重拾赤字式的經濟成長和活力。首先,我們應該減少學生債務以換取他們在教學、急救和農村醫療等領域的國家服務。這不僅是件正當的事情,還會激勵出一批投身於現正苦於勞動力短缺社會重要領域的新一代公務員。
其次,美國必須消滅擴大、鞏固財富鴻溝的稅收減免,也就是不斷擴大的遺產稅和附帶收益基礎漏洞,藉此,可以增加數千億美元的新稅收。
第三,新收的稅收可被應用於三個關鍵目的。首先,美國需要提供免學費的社區學院來重新培訓勞動者,因為許多美國人已(或最終將)被自動化以及其他新技術所取代。
其次,美國需要一個國家基礎設施計畫(美國前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當年公共事業振興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的當代版本)去雇用大量失去製造業職位的人。第三,成立一個專責學生貸款的國家信託基金,讓學生可以在指定的年限中用自身後續收入的預定比例來償還貸款。
最終,收入較低的學生所償還的數目將比貸款更少,但這一損失會被來自更高收入者的收益所抵消。
第四,聯邦最低工資不僅必須提高,還要與通膨率掛勾。這既可以幫助人們追上不斷升高的生活成本,也可像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那樣增加總體經濟活動。
第五,必須使基本兒童保育成為普遍福利,否則婦女將依舊無法在勞動參與度上發揮全部潛力,最後,需要讓每個人都能獲取與富人相同的退休儲蓄福利;也就是說,擴大節儉儲蓄計畫,計畫會像養老保險制度一樣運作,但卻能提供大多數勞動者當前所缺乏的重要稅收優惠。
自古以來帝國各有興衰,有時,它們會再次崛起。
美國目前的發展軌跡有著不祥的預兆,但如果現在動起來,還是可以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塑造一個新的美國夢。
(原標題為《The American Dream 2.0》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