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系教授
2019年11月,德國將慶祝柏林圍牆(the Berlin Wall)倒塌30周年。但這個國家情緒低落,很少聽到有歡樂的聲音,尤其在東部地區。
目前,逾1/3的東德人民自稱為二等公民,與他們在1990年德國統一時的滿懷期望恰恰相反,德國東部並沒有變得像西部一樣繁榮。不出所料,今天的東德人所思、所感和投票方式均與西德人不同。
事實上,德國雖然是一個國家,但卻擁有兩個靈魂。
最新的證據來自9月1日,當時仇外的右翼德國新選擇黨(AfD)在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和布蘭登堡州地區選舉中分別以27.5%和23.5%的選票高居第2名。在西德各州,德國新選擇黨的選舉得票往往只是東部的半數。
德國的東西政治分裂反應了嚴重的經濟鴻溝。
1991年至1996年間,東德人的人均收入從西德的42%上漲到67%。但在1996年後的20年內,該數據僅上升到74%。換言之,後1989年東西德之間的經濟融合進程基本在25年前就已經停止。德國前總理科爾(Helmut Kohl)1990年對東部繁榮景觀的樂觀預測,迄今仍沒有實現。
德國國內的經濟融合基本因為政策決定而停步不前。
在1990年10月統一前,西德政府決定在一夜間開放與東德間的貿易。所有妨礙資金和勞動力流動的障礙均被取消,而小額東德馬克(East German Ostmark)以1:1的匯率兌換西德馬克(Deutsche Marks),而2:1的匯率則適用於大額兌換。
貨幣改革導致東德的工資提升到西德水準,儘管東德生產率當時僅僅是西德的10%左右,結果是,東德製造業一夜間破產,企業失去了所有的東歐市場。
1990年,東德政府建立了一個新的權威超級機構託管局(Treuhandanstalt),目的是説明德國的製造企業在市場中存活,此機構將東德公司和資產私有化並向西德企業出售,出售價格通常設定為一馬克以換取工作保障。
這種大規模補貼賦予西德企業向東部搬遷的積極性,儘管後者已經失去了低工資的比較優勢。該計畫發揮了作用:截止1994年,託管局幾乎已經將所有東德企業賣給了西德投資方,然後機構被解散了。
有一段時間,東德經濟迅速發展,並開始趕上西德。但因為沒有託管局提供進一步的補貼,西德企業不想再投資東德,隨著投資的枯竭,東德與西德的融合進程陷入停滯。
與此同時,東德人痛恨託管局,並將之視為將寶貴資產贈送給西德企業的機構,此機構首任主席羅維德爾(Detlev Rohwedder)於1991年遭暗殺;即使今日,兩大民粹主義德國政黨(德國左翼黨和右翼德國新選擇黨)將東德的經濟困境歸咎於此機構。
1989年,東德人被告知除託管局之外沒有其他選擇,因為他們沒有高品質產品可供出售,但比較優勢法則認為,只要一個國家工資和價格足夠低,總會有些東西可以出售。不幸的是,1990年貨幣改革所導致的高工資和高價格,阻止了東德經濟在共產主義垮臺後像其他東歐國家般實現繁榮。
「沒有東西可賣」說法和「低價值製造業」對東德人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
人們感到自己在市場經濟中沒有價值,並且喪失了尊嚴。20世紀90年代,我曾在柏林東部的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工作,並且親身體驗到了東德人的這種無價值感。
但德國政府最大的錯誤是在所有東德資產被售出後解散了託管局,恰恰相反,此機構應繼續向願意投資東德的外國企業提供補貼,以補償高工資。
但德國重啟經濟融合進程永遠都不會太遲。
令人鼓舞的是,政府正在探討如何在德國東部和西部創造「同等的生活條件(gleichwertige Lebensverhältnisse)」。透過在東德引入吸引外資的經濟激勵措施,有助於決策者實現科爾曾預言的繁榮景觀。
此外,東德經濟復甦不僅會帶來物質利益,同時也有助於彌合德國的心理鴻溝,從而使東德不會投票支持那些利用恐懼的極端主義政黨。
(原標題為《Germany’s Divided Soul》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