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無視視角:港人慶祝中國國慶的方式 決不是讓暴力周末持續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19年10月02日 07:00:00

彭定康

 

● 牛津大學校長

● 歐盟外交事務部前部長

● 英國駐香港末任總督

 

香港的示威遊行和政治危機現在已邁入第4個月,每周末,港人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掣肘,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解決的辦法。

 

這齣政治戲碼始於抗議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試圖提出一項法案,允許將香港公民引渡到中國,整個城市的恐懼是可理解的,因為這部法案將摧毀香港法治與中國共產黨間的跨境防火牆。

 

畢竟,中國的法律監禁了中國新疆「再教育」營地中的人們,以及勇敢地大聲疾呼的監獄律師和人權份子,在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的中國夢中許諾,所有香港市民都可以看到一場噩夢。

 

這個問題動員了200萬人進行和平示威,然後演變成更為複雜的局面。

 

起先,香港政府似乎沒有緊盯公眾關注,當最終宣布引渡法案死亡時,讓步為時已晚,因為當時,其他憂慮已加劇了公眾的焦慮。

 

首先,香港市民對生活水準下降和高昂的住房成本感到不滿。此外,越來越嚴厲的警務引發了經常暴力的反應,反過來又導致警察升級了他們的強硬戰術。親北京派顯然是由(香港)當地的統一戰線積極分子組織起來的,他們與暴徒勾結毆打示威者,並瞄準部分民運領袖的家人,令人漸生憂心的是,香港當局放任事態發展而無視。

 

最重要的,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領導人不允公眾輿論妥協,示威者認為戴上防毒面具、勇敢面對煤氣和水砲就可發聲,這並非縱容暴力抗議,但也許可以解釋他們的行為。

 

同樣,偶爾發生的香港警察暴行可能表明這支部隊忘記了責任,不能指望警察可以無限期地替代政治,胡椒噴霧劑可以代替談話,傾聽和談判。

 

到現在為止,中國共產黨必須明白,儘管香港大多數人並沒有尋求脫離中國尋求獨立,但他們討厭殘酷的共產主義,導致他們許多人以難民身份逃離,他們自認與中國人不同。

 

在北京,中國共產黨準備慶祝成立70周年的國慶,因此,香港許多中國公民對這一立場表示遺憾,與中國不同,香港人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因為他們知道,在10月1日舉行大型共產主義遊行的天安門廣場,也曾是謀求民主和自由的年輕示威者被謀殺的地點。

 

因此,中國政府對香港事件的反應是可悲的,適得其反。

 

為了對示威者(尤其是年輕人)進行侮辱,中國領導人譴責外界力量鞭打了反共情緒。他們說這全是美國中情局的陰謀,或是其他外國人策劃的詭計,另外,中國當局指責部分香港最傑出的公務員、敦促香港政府與示威者交談,並表達更合理的關切。

 

相比之下,中國正在等待示威者,希望他們灰心喪氣,也許會反抗,同時也派出高級官員指示特首林鄭。對中國領導人來說,任何被視為讓步的舉動都將產生滑坡效應(a slippery slope)。

 

因此,中國盼望強硬的維安手段(偶爾會得到中國愛國暴民的幫助)和治安審判最終能平息下來。

 

但是,如果中國領導人像他們聲稱的那樣成熟,同時,中國的治理制度確實能夠在21世紀成為主導力量,他們的行為將大不相同。中國領導人不會破壞對香港的舉動而損害國際信任,而會表示維護中國在《聯合聲明》條約下的承諾,並保證香港在2047年前享有自由和高度的地方自治。

 

他們還將允許林鄭建立調查委員會,以檢討示威活動的原因、警戒方式及部分抗議者偶爾的暴力行為,這比示威者現在所要求的還少,但我相信成立這樣一個小組將改變香港的氣氛,至少給對話帶來一些希望。

 

事實上,這早該在6月完成,當時包括香港前首席大法官在內的許多人都建議這樣做。

 

林鄭無法自己決定這樣做,在香港部分最受尊敬的公民(包括專業團體,企業和民間社會)有充分的理由自行組織獨立的非正式委員會。

 

這很困難,並且可能無法正常運作,但,採取這樣的步驟肯定比從一個暴力周末繼續到下一個周末更好。

 

難道,這就是中國領導人真正希望700萬港人慶祝10月1日國慶的方式嗎?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China’s Hong Kong Proble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