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法國視角:馬卡洪不是尼克森 歐洲與俄羅斯關係存乎一心

雷納德(Mark Leonard) 2019年10月13日 15:00:00

 

雷納德

 

● 歐洲議會外交關係主任

 

 

法國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是史上企圖扭轉歷史軌跡的領導人之一,在重繪了法國政治版圖後,馬卡洪進而將自己支持的候選人送上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的領導人席位。

 

目前,馬卡洪又在嘗試緩和歐洲與俄羅斯方面的關係。

 

有法國官員將馬卡洪對俄羅斯的戰略與美國總統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2年提出對中國的開放政策進行了對比。實則,馬卡洪的外交姿態恰好與尼克森相反。

 

如果說尼克森的對中國開放政策是企圖討好中國,從而圍堵蘇聯,那麼馬卡洪則是希望「緩和並澄清(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ease and clarify [Europe’s] relations with Russia)」,從而防止俄羅斯與中國過於親近。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歐洲能掌握對自身未來的控制權。

 

馬卡洪發起了對一種風格尤為浮誇的新安全建築的投標,這效仿了19世紀城市規劃師奧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的「巴黎改造計畫」,馬卡洪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在8月比亞里茨召開的G7峰會前,邀請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前往法國布雷岡松要塞(Fort de Brégançon)進行會談。

 

然而,負責執行的法國部長們此後卻將計畫完全推翻了。

 

目前,法國方面已將維護歐盟安全的議程由「自上至下」改為了「自下至上」,同時也正努力於逐步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法國當前的策略藍圖共包括5個關鍵領域:裁軍、安全對話、危機管理、價值觀以及合作專案。

 

8月底,馬卡洪發表了講話,概述了他對「同心圓(concentric circles)」體系的願景,即形成不同程度的歐洲及歐亞一體化。然而,這樣的規劃必須確保北約(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歐盟(European Union)會員國間的互不侵犯,並與俄羅斯領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間形成一個更具成效的合作關係;以及提供針對地域衝突的管理辦法,尤其是在烏克蘭。

 

該倡議的提出恰逢其時。

 

如馬卡洪一般卓絕,烏克蘭的新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隻身創造了政治黨派,並憑藉掃除惡名昭彰舊政體的承諾成功上臺。更甚者,澤倫斯基將解決烏克蘭目前安全作為當務之急。

 

馬卡洪認為,俄羅斯向中國示好的趨勢至少有一部分是由於西方國家的管理不善,而且也不認為克里姆林宮(the Kremlin)的領土侵略和選舉干涉行為意圖單純。

 

馬卡洪的觀點在於,對於任何有能力威脅歐洲的國家都需要進行面對面的交涉,也正如法國官員曾解釋的,伊朗和南韓所面對的情形,其實正是目前俄羅斯所面對的,如果只躲在國際制裁這座靠山之後,無法影響對方,更無法引導對方作出更負責任的行為。

 

此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證實了法國戴高樂主義者(Gaullist)對美國作為歐洲安全擔保人可靠性的懷疑態度,從而進一步加快了馬卡洪對倡議的實施步伐。

 

隨著中美間衝突的逐步升級,美國放在歐洲及周邊地區(即前蘇聯國家、中東、南非)的注意力將不得不減少。更殘酷的是,法國的憂慮在於川普對俄羅斯全面妥協的可能性,這將使歐盟陷入在中國與美國間左右為難的困境。

 

關於馬卡洪,他最大的擔憂是歐洲本身。

 

如果歐盟繼續遭受到來自其它強權的分裂打擊、約束,那麼將永遠無法成為21世紀國際博弈的參與者。在馬卡洪看來,重塑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是歐洲掌握主權的第一步。

 

一位法國官員說,如果不是強權,那便是強權的獵物(If you don’t have a seat at the great power table, it’s because you’re on the menu.)。當然了,就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Crimea)、入侵烏克蘭東部的行為而論,法國能夠理解其它歐洲國家針對俄羅斯實施國際制裁的支持,他們只是擔憂這種行為是否會造成歐洲更大範圍的安全政策薄弱。

 

理想狀態下,歐盟應當對俄羅斯實施雙向策略,同時結合國際制裁以及北約介入對俄羅斯進行威懾。

 

然而,法國仍抱怨認為此類介入是無意義的舉措,國際制裁也無法完全解決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多名法國官員感歎,如果莫斯科針對烏克蘭或敘利亞採取行動,或是某些成員國決定阻止嚴懲國際制裁,歐盟又會如何?

 

儘管如此,馬卡洪的倡議還是引發了許多疑問

 

例如,普京是否有意解決烏克蘭衝突還有待觀察,假設歐洲有能力將俄羅斯從與中國的聯盟裡拉扯出來,那麼川普政府是否會支持、允許歐洲實施這個行為,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反觀,歐洲內部才應該是最大的問題。

 

許多中歐和東歐國家擔心自己會成為馬卡洪「同心圓」體系中的「二等公民(second-class citizens)」,其它國家的顧慮則是在於,馬卡洪是否會強迫烏克蘭按照俄羅斯提出的條件解決衝突,從而「賣掉(sell out)」烏克蘭。

 

儘管馬卡洪已有意在沒有事先與其它歐洲國家協商情況下發起此次倡議,但這並無實質作用,因為大量歐洲國家早已對美國捍衛歐洲安全的承諾愈發失去效力而感到焦慮了。 

 

也有法國官員指出,尼克森當初實施中國政策也並未事先徵詢同盟的意見,但尼克森作為安全的鷹派份子,信譽是無庸置疑,反觀法國,許多中歐和東歐國家對法國持懷疑態度,因為擔心「新戴高樂派(neo-Gaullist)」會將他們的利益作為犧牲品,好讓法國在國際舞臺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馬卡洪想要成功實施該倡議,那麼他必須證明該倡議是出於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考慮,且這不僅僅是針對中歐和東歐國家,更包括如烏克蘭、喬治亞(Georgia)和摩爾多瓦(Moldova)這樣的前蘇聯國家。

 

此外,馬卡洪還必須與北歐各國、波羅的海地區、以及相關的歐盟機構和新任歐盟外交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大體而言,馬卡洪的倡議必須構建出一個可信的平臺來提供有效的辦法保證歐盟安全,如果發生偏心某些國家的情況,那麼此倡議及發起人都將成為歷史的塵埃,而非記載於歷史書中的偉人。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side Macron’s Russia Initiative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標籤: 法國 俄羅斯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