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格爾
• 紐西蘭哲學家
關於「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抱怨中有許多是合理的,但逐漸地,其中許多工作將自動化,減少移民和教育程度較低者的重要工作來源。
隨著這些工作的消失,社會經濟階層之間以及移民與原有人口之間的社會聯繫也將消失。更大的問題則是:即將減少的非自願性社會混合對多種族社會的影響。
舉優步(Uber)為例,它為許多移民提供了工作機會。
根據該公司的網站,Uber渴望通過「全球性文化和社群活動來增加並強化跨文化的學習和理解(global cultural and community events to increase and enhance cross-cultural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的方式培養「幸福和包容(happiness and inclusiveness)。」
儘管這則以人為本的訊息聽來確實不錯,優步卻把希望(未來的盈利能力)寄託在自動駕駛汽車(automated vehicles)上。
由於優步2019年的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令人失望,它公開了2018年18億美元的虧損,部分原因是共10億美元的司機推薦費和其他激勵工人的獎勵。
由於尚未證明可以通過人工驅動模型獲利,自IPO以來,優步的股票始終在苦苦掙扎。
正如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2013年所預見的,自動駕駛汽車顯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查看過谷歌(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原型後,他總結:「你的汽車變成現實的那一刻,我就可以駕駛從座椅上移開……我稱之為利潤增長(margin expansion)。」
毋庸置疑,「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中的零工已經使先前對「微型創業(micro-entrepreneurship)」激增的期待落空。
駕駛優步不是任何人的夢幻工作,而公司司機發現自己陷入爭取更好薪資、工作條件的長期抗爭,儘管如此,人們應牢記所有優步(實際上是所有運輸工具)都變成無人駕駛時,社會互動將會消失。
零售業也存在同樣的擔憂。
亞馬遜(Amazon)計劃通過無人超商Amazon Go消除零售業,同樣地,零售並非任何人的夢幻工作,尤其是因為它的薪水不高。但假若人們完全取消這些職務,那麼,人們還能在哪裡與不同於自己的人交流呢?
人類天生是群居動物(Humans are naturally gregarious animals.)。
我們的幸福來自於與其他人類相處,但,這樣的基本特徵與人類發展出的另一個心態特徵尷尬地結合在一起:懷疑陌生人。
當我們在更新世(Pleistocene )的祖先的覓食帶約有50至100個成員,其中許多甚至有親戚關係時,這是很合情合理的。
實際上,人類的最高成就並非登月或電腦的發明,而是這群仇外的狩獵:採集者的後代建立了一個包含數以千萬計陌生人的龐大多樣社會。
儘管許多具多樣性的大學學生說,他們喜歡結識新朋友,但研究表明,即使是這些社交上的花蝴蝶,也傾向只與自己相近者相處,惟有當加入勞動世界時,他們才會發現別無選擇,只能與外表、聲音和舉止都不同於自己的陌生人相處。
但是即使那樣,在壓力或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的時候,我們內在害羞而殘忍的人猿也會重新浮現。
近年來,部份人因為太過容易想像「所有移民都將毒品,犯罪和疾病帶入我們的國家」,而感到困擾,社群媒體對人們在網路上表情的取樣偏見加劇了這個問題,並加深了社會、黨派等分歧。
在教師、咖啡師、出租車司機和零售店員都已成為高效機器的經濟中,我們將如何建立社會聯繫與同理心?我們當然不能指望像推特(Twitter)這樣的「社交」平台,因為人們內在殘忍的人猿在那裡將佔上風。
回到優步的例子。
開始一段旅程的時候,你可能做出無禮的行為或只是悶悶不樂地坐著,而這可能會影響您的評分;將來,附近的司機可能會跳過你,選擇去載更高評分的乘客,但,如果和司機有趣且禮貌地交談,你很可能會保持良好的評價。
更好的是,這些激勵措施通常可帶來愉快的交流,你可能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一些沒辦法從其他地方得知的有趣事物。
至於零售店員,(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繁榮的科技行業員工、為他們提供傳統服務的工人間,日益擴大的社會鴻溝引起了很多討論。店員無法對谷歌軟體工程師的客戶身份評分。
但,至少當面對面時,彼此會瞥見對方。
當選票上出現提高最低工資、增加可負擔住房(affordable housing)的預算時,因為他們可以想像誰將從中受益,那些軟體工程師可能會更願意支持它。如果Amazon Go消除了這類的互動(舊金山已經有4家商店),他們還會支持無法直接幫助他們的社會政策嗎?
可以肯定的是,2030年的評論員大概會將Amazon Go的出現視為人類店員消失的開始,但是作為多元的民主國家公民,吾人應了解在使用技術來弱化經濟互動中的仲介可能導致的威脅。
有時候,人們需要補貼昂貴但「效率」較低的工作,就像目前對可再生能源的處理方式。
事實是,生活需要其他人類才能免於絕望,需要與自己不同的人互動以維持多樣化的民主制度,自動化服務作業可能會解決一些問題,但也會帶來很多新問題,這樣的權衡會值得嗎?
(翻譯:翁儷庭,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Automating Segrega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