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經濟視角:促成全球經濟多邊合作 中美貿易戰和解先行

羅德瑞克(Dani Rodrik) 2019年11月16日 12:00:00

 

羅德瑞克

 

• 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中國的經濟崛起為目前全球秩序帶來了重大的政治性和戰略性挑戰。

 

這一超級大國的崛起已觸發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人已警告,這一局勢恐最終引發軍事衝突,即使至今未發生戰爭,中國政府日益強硬,還有各種關於人權侵犯的可信指控纏身,著實給西方國家帶來極大難題。

 

其次是經濟方面。

 

中國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日益成熟的製造業出口主導了整個國際市場,中國意欲維繫目前的國際經濟地位,政治衝突自然是免不了,但對於西方國家而言,要與中國斷絕貿易往來已不切合現實。

 

那麼,對於這樣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國家,與之貿易應遵守怎樣的規則?

 

最近,筆者與中國上海紐約大學副校長雷蒙(Jeffrey Lehman)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Yao Yang)合作,建立一個由經濟學家、法學學者組成的工作小組,希望能夠得到一些答案。

 

不久前,我們的工作小組剛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得到除了小組人員以外34名學者的支持,其中,5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WTO的成立本身建立在一個隱含前提的先決條件,即各國的國家經濟(包括中國)都將相互趨同且最終形成一個大體相似的「標準」模型,從而產生實質(深層次的)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

 

中國非正統的經濟體制以不透明的政府干預、工業政策、以及國有企業在市場上持續發揮影響為特徵,已然在刺激GDP成長和減少貧窮的方面獲致成功,然而,卻難以與西方國家相融,實現深度經濟一體化。

 

美國較認可的另一觀點是,美國經濟應該與中國經濟「脫鉤(decouple)」。

 

如此一來,中國出口商品將面臨嚴峻的貿易壁壘,中美雙邊投資也將受到極大的限制,但這樣做法只會進一步升級、並促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挑起的貿易戰成為永久性的貿易戰爭。

 

我們所提出的,是一個介於趨同和脫鉤之間的折衷辦法,關鍵在於,中美應與其它所有國家一樣,維繫其國家自身的經濟模式,以維護(保護)國家自身經濟體系為出發點的貿易和其它政策,都應是正當且合理的。

 

相反,包括將一國法規(通過貿易戰或以其它方式施壓)施加在另一國家之上,或強行抬高貿易合作方的成本,為本國帶來利益,均屬不合理的政策

 

針對此類不合理的政策,經濟學家稱為「以鄰為壑政策(BTN;beggar-thy-neighbor)」。

 

我們認為,國際貿易規則應在「以鄰為壑政策」畫上一道加粗的紅線,禁止此類政策,此類政策的典型表現就是貿易限制,一個國家能借助貿易限制在國際上實施壟斷能力,例如多年前中國試圖限制稀土礦土的出口。

 

其次,是針對外國投資者封閉國內市場,從而得到在國際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規模效益;這一點在如今的數位技術時代似乎變得愈發重要;再次之,是貨幣的持續貶值,造成宏觀經濟失衡(即貿易順差)。

 

基於這些方法,許多美國常常抱怨的政策都將不會遭到反對。

 

例如,中國的產業補助和國有企業將被視為中國本國事務,儘管可能損傷部分美國企業和美國投資者的利益,但這樣的政策總的來說並不具備「以鄰為壑」的性質:因為這些政策給世界其它國家帶來了利益(通過工業補貼),或者相關經濟損失(若存在)主要由中國承擔(通過國有企業)。

 

同樣,美國也可隨時採取貿易、投資政策來維護本國技術體系,並保護受進口商品影響的市場,假若美國選擇如此,可透過針對邊境實施限制避免受到中國政策所帶來的任何負面影響。

 

中國也必須意識到政策自主是相互的:如果說中國需要政策自主權,那麼其它國家定然也是需要的。

 

雖然本文中提出的方法僅針對中美雙邊,但此一方法可套入多邊框架中,透過某些創造性的合法操作,甚至能應用於WTO,工作小組的成員之一的施塔格爾(Robert Staiger)曾提及。

 

然而,現實很殘酷,這一方法的先決條件必須世界兩大超級經濟體間達成事先協定,才有可能在多邊框架上取得進展。

 

因此,我們認為本文的方法論只是此方向的初步策略。

 

像所有的國際協定一樣,我們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性取決於各方遵守協定條款的自我意願,可能經濟學家認為「以鄰為壑政策」見仁見智,但我們也不會天真地以為在現實中,中美會輕易迅速在哪些政策屬於、哪些政策不屬於「以鄰為壑政策」此問題上達成共識。

 

關於條款和定義的爭論仍將繼續下去。

 

但即便如此,我們仍期望有個框架來明確各國的預期,尊重雙邊經濟主權,預防最糟糕的貿易侵犯,允許雙邊從貿易中獲得可觀的收益,逐漸建立雙邊信任,這方法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應該如何回應中國的政治壓迫,亦或是人權侵犯。

 

無論要解決的衝突有多大,都必須建立明確的經濟關係行為準則,否則,不僅中國、美國的經濟利益受損,世界其它各國也將付出高額代價。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ow to Get Past the US-China Trade War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