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玻利維亞視角:政權輪替以民主落幕 翻過莫拉萊斯這一頁

卡斯塔涅達(Jorge G. Castañeda) 2019年11月26日 07:00:00

 

卡斯塔涅達

 

● 墨西哥前外長

●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中南美洲研究教授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被迫辭職下台後,國內局勢持續升溫。玻利維亞90天後將重新選舉,是不是自由公平的選舉不得而知,至於目前流亡墨西哥的莫拉萊斯則可能會重新參選,又或是尋求其他方式重返權力寶座。

 

眼看指標人物跌落神壇,興許會激起拉丁美洲的左翼份子一舉振作,又或是節節敗退就此失守。

 

至於莫拉萊斯推行的政策不管是好是壞,如果沒被國內右派推翻,也會歷時比他本人還久。今時今日玻利維亞的景況與拉美其他國家的反現任抵制效應(anti-incumbency backlash)根本如出一轍。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初步推敲出三大結論。

 

首先,先不論整起事件的細節是否圓滿,莫拉萊斯下台確實帶給拉美區域不少啟示。大約在2000年至2015年,拉丁美洲興起一波「粉紅浪潮(pink tide)」,導致多數左派指標人物不是黯然下台,就是訴諸威權統治確保大權在握。一旦大宗商品市場繁榮不再,加上許多國家接連爆發貪腐醜聞,多數左派政黨或領導人都會被毫不客氣地趕下政壇。

 

這種事巴西不是沒遇過,自然也發生在阿根廷、薩爾瓦多與智利。至於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與本次事主玻利維亞的左翼政治人物為抓緊權力,則是轉而採取壓迫與反民主的程序。

 

唯一例外的是墨西哥,歐布拉多爾(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2018年贏得大選後,墨國左派一直是萎靡不振。

 

反觀10月阿根廷裴隆派(Peronist)候選人費南德茲(Alberto Fernández)擊敗現任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國內左派支持者無不士氣大振。

 

2019年10月,智利一樣爆發大規模暴力示威行動,外界多將其視為「反新自由主義(anti-neoliberal)」的抗爭,是民眾渴望「另闢蹊徑」的鼓譟,更讓左翼份子堅信自己再度佔了上風。

 

綜觀當前拉美全局,莫拉萊斯失勢顯然是一大落敗。

 

莫拉萊斯是拉丁美洲執政最久的左派領導人,這位來自拉美極貧國家的原住民挾著領導魅力(或說譁眾取寵)、反帝國主義與自我標榜,儼然讓他成為各國眼中的政治明星。再者,玻利維亞在他任內經濟成長亮眼,與之交手的政敵又多為種族主義者,在在擦亮莫拉萊斯這塊招牌。

 

儘管如今的莫拉萊斯蒙東道主墨西哥庇護,又有古巴與委內瑞拉盟友大力相挺博取國內媒體版面,並佔據國際關注焦點,這塊金字招牌也是輝煌不再。

 

莫拉萊斯及其支持者試圖將這次倒台塑造成典型的軍事政變(coup d’état),類似於1954年遭推翻的瓜地馬拉總統亞本斯(Juan Jacobo Árbenz),或1973年遭刺殺的智利總統阿葉德(Salvador Allende)。

 

這些歷史事件背後都有美國支持或默許的軍事力量介入,奪取總統府逮捕多數總統幕僚、關閉立法機關、鎮壓左派活動與領袖,最終坐擁政權數年;民主程序授權執政的總統一旦受外力推翻,不是走上自戕一途就是流亡異鄉。

 

不過,(2019年)10月、11月的玻利維亞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是莫拉萊斯違反憲法競選第4任總統在先。

 

一開始莫拉萊斯自主邀請兩個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OAS)選舉觀察團(Electoral Observation Missions),也同意OAS開出的條款,最後卻拒絕驗證選舉結果,而且玻利維亞軍方也沒抓走半個人。

 

沒錯,軍方是要莫拉萊斯辭職,他在同意示威者重新選舉的要求後也的確辭職了。

 

然而,玻利維亞隨後仍照憲法法規走,當初允許莫拉萊斯參選的憲法法庭(Constitutional Court)一方面認為連任合法,一方面又承諾選舉如期舉行;此外,軍方也並無奪取國家政權,事實上當初「建議」莫拉萊斯辭職的最高統帥也被換下來了。

 

此次事件引發的問題既普遍又晦澀:倘若選舉機制無法成功下架不誠實的在位者,什麼樣的情況透過其他手段換掉執政者才合乎正當性?

 

發動政變推翻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尼加拉瓜總統奧德嘉(Daniel Ortega)或古巴最高領導人卡斯楚(Raúl Castro)是可接受的嗎?或者說是七〇、八〇年代智利與阿根廷的獨裁者: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與魏德拉(Jorge Videla)呢?

 

為什麼上百萬人上街頭要領導人辭職沒人有異議,不過當軍方口頭響應示威,沒動刀也動槍,反而引發眾人聲討?

 

一旦獨裁者經選舉上位,接著藉由其他伎倆緊抓權力不放,引發學生、聯盟、女人、原住民要求他們辭職,訴諸的手段就不再如數十年前般非黑即白了,看看才剛發生暴動的厄瓜多就知道。

 

種種複雜的因素層層交疊致使莫拉萊斯狼狽出走,軍方要他讓出位置不過是眾多原因之一。

 

對墨西哥、紐約、玻利維亞的激進左派份子來說,興許最佳的政宣是將莫拉萊斯塑造為現代阿葉德,遠走他國才得以存活;只可惜這與事實是天差地別。

 

假設玻利維亞臨時政府按部就班,遵循憲法在90天內進行總統大選,如此將可排除政變說。

 

如果莫拉萊斯所屬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黨(Movimiento al Socialismo)提出其他總統候選人,後續的選舉程序則具充分正當性,莫拉萊斯不大可能可以再獲准參選,畢竟他有企圖偷選票的黑歷史,且玻國憲法也禁止總統連任4次。

 

假如中右派對手勝出,肯定會廢除很多莫拉萊斯的政策決議。

 

值得注意的是,梅沙(Carlos Mesa)並非極右派:當初要不是莫拉萊斯在第一輪選舉時自行宣布當選,梅沙勢必得再與莫拉萊斯在第二輪決勝選舉中纏鬥一番,事實上玻利維亞與智利在海牙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的訴訟中,正是由梅沙代表莫拉萊斯出席。

 

不過選舉和權力輪轉就是如此,誰能上位是選民說了算。

 

莫拉萊斯將繼續仰仗墨西哥庇護,用自己的理由贏取官方同情,藉此重返執政,最終莫拉萊斯得其所願不是不可能,但這並無法解決玻利維亞遭遇的難題。

 

玻利維亞獨立時長200年,卻如其他拉丁美洲國家,長期未能以和平民主的方式轉移政權,獲得法律授權的執政者不是受到政變、革命、暴動或意外的干預,就是想著永遠坐在發號施令的位置上。

 

這次讓玻利維亞的政權輪替以和平民主方式落幕,讓莫拉萊斯成為永遠翻過去的一頁,才是玻利維亞(民主化)真正大功告成的一天。

 

 

(翻譯:盧思綸,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 Really Happened in Bolivi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