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建軍視角:珍惜現存民主與運作方式 是美國最大挑戰

科魯拉克(Charles C. Krulak) 2020年03月22日 15:00:00

 

 

科魯拉克

 

• 美國海軍陸戰隊前指揮官

 

 

要是美國的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相信自己國家是充斥分岐的,那這國家也會一直維持現況。

 

在我以第31屆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USMC)指揮官身分退伍前,近25年來,我都驕傲地別著該隊佩章「老鷹、地球與船錨」。我在戰場上面對各種敵人時之所以能夠無所畏懼與遲疑,是因為總全心全意地相信美國民主與憲法是立國根基。

 

但這樣的信念與連結正逐漸式微。

 

當我年少在越南從軍時,美國正處在一個極度分裂的時期,美國半數人民表示信任同胞,這已是件非常令人沮喪的事。如今,根據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近期的研究指出,目前還抱持上述信念的人已不及1/3。

 

美國人全都呈現悲觀冷漠的態度不發一語,默默接受著盲目的黨派意見與彼此間「很不美式」的怒火。

 

依照美國過往歷史來看,當人們遭遇例如經濟蕭條、民意分岐或是政治分化,一個外部威脅往往就能團結大家,然而,現在這個威脅是發生在內部且更加難以辨別的,隨之而來的效應亦非常明確,就是維繫美國人民的連結正在從根本上日漸被削弱。

 

我並非民主黨或共和黨任何一方的支持者。

 

我就只是個美國人,這輩子信守著一個簡單明瞭的誓言:保護美國憲法免受任何國內或國外的敵人之侵害。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精良的軍隊,假設來自國外的威脅真的存在,我知道我們的弟兄絕對應付得來。

 

但,反倒是國內的威脅才是人們目前需要正視的。

 

為了灌輸年輕一代懂得珍惜美國民主與運作方式,也同時建立一股新生代國內力量以解決國家嚴峻的需求問題,現在是時候該著手制訂新的建軍草案。

 

聯邦政府應建立一項能夠凝聚不同背景的美國人民,一起為了打破不管是在地域、膚色、種族、宗教及社經地位上,早已根深蒂固且受到廣泛認知的公民身分之藩籬,為期2年的強制從軍計畫。

 

與現在最著名的兩項美國聯邦服務計畫: 國民服務隊(AmeriCorps)及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不同地方在於,因為對每件事處理的認知在全國上下是具有廣泛差異的,因此在處理上的優先順序應依照國家或地方層級決定。

 

聯邦政府應向各州提供綜合補助計畫以判斷,哪些地方的社會需求最需要這支年輕軍隊緊急動員。

 

這些需求可能包含:對遊民與退伍軍人的協助、到較低水準學校指導學生、地區性危機亦迫使人們必須提升對自然災害的回應、亦或成立一個仿羅斯福新政時期所建的「公共事業振興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 WPA)」以重建橋梁道路等地方建設。

 

同時也可以進行排水溝與公園的清潔維護的專案組織、倡導農村衛生以加強對於護理相關需求短缺、對抗鴉片類毒品吸食及關懷長者等議題的關注,為拓展美國年輕一代對於周遭以外的公眾問題之視野,每個州受徵召的人員中應有半數是也能在其他州執行任務的。

 

所有被徵召者都必須先經歷為期12周,與軍旅生活相似的培訓期,當中的培訓課程主要著重在教導自律、負責任、團隊合作及體能,吾人可透過制定相關計畫讓專業服務退休人員能擔任這些國家服務團隊年輕成員的導師。

 

美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福利資源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亦隨之減少,年輕一代擁有豐富閱歷及智慧絕對是有利的。

 

此外,隨著美國軍隊與大學體系規模的縮減,每州應能找到閒置場所設備及廢棄的基礎設施來供訓練營加以使用,同時也可以設計一個相當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頗有成效《軍人權利法案》(GI Bill)的現代版,保障這些年輕男女完成服務能夠享有的權益。

 

福利內容可涵蓋按期還款補助金、低息貸款以支付他們的創業基金或部分學費、生活費補助與其債務的加速減免。

 

根據一項2018年的民意調查指出,2/3的美國人願意支持這項計畫,讓現役計畫之榮民以高於同儕的利率完成4年大學學業,也是一項好的政策。

 

最重要的就是,這樣的計畫對減少美國人民彼此差異是大有幫助的,如果美國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相信身處在分裂的國家,那美國的未來也毀了,但若他們能在團結美國盡一份心力,就可以拭目以待接下來的美好日子,往後也不會再有什麼更大的挑戰了。

 

 

(翻譯:簡暘軒,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US Needs A Draf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