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問責視角:WHO淪為孤立台灣的幫兇 這是它的恥辱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20年05月16日 12:00:00

 

 

彭定康

 

● 牛津大學名譽校長

● 歐盟外交事務部前部長

● 英國駐香港末任總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橫衝直撞,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加和經濟災難的擴張,讓美國陷入政治指控中,絕對需要另類的天才。

 

這正是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做的,但要事第一。

 

各國醫務工作者和支援人員一直替人們站在對抗疫情的最前線,首先是勇敢的中國醫生和護士們,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試圖發出警告時還遭到地方主政官員的噤聲,這種職業勇氣的範例在全世界隨處可見。

 

人們也應該向提供食品、大眾交通和清掃街道,從而讓生活一切照舊的人致敬。

 

在火災當中指責縱火主犯沒有意義。

 

最重要的工作必然是讓水管發揮作用,撲滅火焰,但瞭解新冠肺炎是如何開始對於學會如何防止未來類似災難至關重要。

 

首先,疫情(和2002年的SARS一樣)肇始於中國,特別是所謂武漢的一座所謂的海鮮市場,但有人指出是附近的一個病毒研究所生化防護不力造成了病毒洩露,(儘管這些懷疑被廣泛闢謠,但在一些人看來,因為武漢和中國其他地區所公佈的研究結果被系統性地銷毀,這些懷疑的可信度反而提高了。)

 

其次,中國共產黨一開始不僅沒有披露疫情,還隱瞞了新型冠狀病毒容易人傳人的資訊。

 

第三,部分批評者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受到了欺騙,沒有瞭解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指出,至少世衛組織對於中國的隱秘性影響了透明度,以及中國不願意履行報告責任並沒有提出多少批評。

 

第四,疫情初始階段,武漢的生活一如往常。在中國春節假期,成千上萬人離開湖北省,遷往中國其他省市或出國旅行。

 

很快,其中部分問題開始主宰國際日程,中國因為瞞報而導致的致命後果而遭到批評。中國官員對此的反應是攻擊批評者,將新冠肺炎爆發的責任推給美國軍方甚至義大利

 

所有這些必然會影響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或者說對中國共產主義的態度——並影響到人們從中汲取怎樣的經驗防止類似的全球災難。

 

但最近的事件無法也不應該完全決定外部世界的立場。

 

這是因為,目前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和主要經濟力量之一,不管其體制多麼不道德和危險。要想從瘟疫的慘狀中恢復,必須說服中國合作,也必須強化有效的國際合作所不可或缺的機構。

 

但是,川普一直對中國的經濟和貿易政策心存不滿,選擇了保護主義和抨擊中國,同時,他也與美國大部分主要交易夥伴交惡,它們對中國都有同樣的批評,川普更喜歡虛張聲勢孤立主義,不願構建合作,這有損於美國的利益,也煽動了中國的民族主義偏見。

 

現在,他對新冠肺炎也做了同樣的事。

 

平心而論,西方自由民主應該要求中國在應對疫情、説明防止類似情況時保持誠實與開放。在任何環境下,開放社會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去逢迎中國。它們也不應該墜入中國領導人自私的甜言蜜語,中國的日程時與世界大部分國家所支持的東西作對

 

此外,自由民主派絕不能對中國的錯誤默不作聲,如利用當前衛生危機的掩護逮捕香港民主運動領導者,西方應該繼續反對臺灣的國際孤立,世衛組織淪為這一政策的幫兇,這是它的恥辱。

 

但川普的方針乃抓住一切機會攻擊中國,現在宣佈暫停美國對世衛組織的資助,讓美國在許多本應是朋友的國家眼中,成為錯誤的一方。畢竟,人類需要一個更好更有效的世衛組織,而不是一個落魄無能的世衛組織。

 

例如,世衛組織的領導作用對於阻止2050年抗生素耐藥性每年導致1000萬人死亡至關重要。

 

由知名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擔任主席、英國政府委任的評估在2016年提出了這一警告,此外,中國是全球抗生素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耗國,因此,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威脅也需要與習近平合作(只要他還在任)。

 

但與中國合作不意味著諂媚,相反地,需要具良好的判斷力和決心。

 

目前,中國共產主義是一個現實和挑戰,這一體制所構建的高度有效的監控國家還會讓它更加根深蒂固。

 

但是,和歷史上所有其他類型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一樣,它終究會讓位於某種更好的體制,這既有利於中國人民,他們理應得到體現偉大中國文明最美好一面的政治制度,也有利於人類。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Dealing with China After COVID-19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標籤: 新冠肺炎 WHO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