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
● 牛津大學榮譽校長
● 歐盟外交事務部前部長
● 英國駐香港末任總督
1997年6月30日,在即將乘坐英國皇家遊輪離開香港的幾個小時前,我以香港末代總督的身份進行了最後一次演講,當時我說:「從現在開始,港人治港,這是承諾,是香港不可動搖的命運(Now, Hong Kong people are to run Hong Kong. That is the promise. And that is the unshakable destiny.)。」
此一承諾載於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中,該條約由中英兩國簽署並提交聯合國,條約內容載明了對香港公民進行保障:香港的主權從英國回歸到中國,且中國將遵循「一國兩制」的原則治理香港。
香港將在未來50年內(直至2047年)享有高度自治權,並繼續享有法律範圍內開放社會的全部自由。
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決定對香港實施嚴厲的新安全法,這是對《中英聯合聲明》的踐踏,直接威脅到了香港的自由。
全球自由民主的捍衛者決不能對此袖手旁觀。
1997年香港回歸後的十多年裡,中國基本上信守了一國兩制的承諾,誠然,並非一切都是完美的,中國開始放棄香港立法會決定民主政府的承諾,也周期性地干預香港法治生活,例如,面對2003年的大規模抗議,政府並沒有嘗試對煽動叛亂等問題進行立法規範,讓煽動叛亂這一重大事項存在於和平、穩健的社會中是很奇怪的。
然而,總的來說,即使是懷疑論者也承認香港局勢進展堪稱順利。
但2013年習近平出任中國國家主席後,中國與香港的關係漸次惡化,治理方式開始重拾具侵略性的和野蠻列寧主義,習近平扭轉了前任領導人的眾多政策轉變,讓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對中國社會(包括經濟管理在內的)各方面的控制。
習近平加強了黨對公民社會和高等教育的控制,並打擊任何異議人士活動,習近平及政府行為表明,中國政權作出的承諾在國際上是不可信的,例如,習近平違背了當時向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承諾:中國不會在中國南海非法侵佔環礁和推動島嶼軍事化。
此外,習近平在新疆關押了逾百萬穆斯林維吾爾族人,並儘可能地抹去他們的文化印記。
當然,習近平也不忘加強對香港的控制。
2019年在香港發生的抗議活動,是由香港政府試圖修改《引渡條例》而引發的,這部《引渡條例》實際上將移開香港法律與中國共產主義法律間的壁壘,加上香港警方對示威活動處理不當,其行為包括對無節制地使用催淚瓦斯和胡椒噴霧,導致小部分抗議者採取了不可接受的暴力行為。
對示威活動的原因、警方對示威的不當處理、以及示威者的行為(絕大多數是和平的)進行獨立調查,本可以幫助安撫抗議團體,並促進各方和解,但這一提議立即遭到了拒絕。
2019年11月的香港各區議會選舉中,香港公民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持示威的民主派候選人來表明他們所支持的立場。
近幾個月來,由於香港採取了成功措施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舊稱武漢肺炎),抗議活動已然停止,但習近平當局顯然預料到抗議將捲土重來,復以對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廣場屠殺事件進行紀念活動即將到來,無疑的,香港的民主黨派必定全力以赴爭取在9月份的立法會改選中獲勝。
這一前景顯然嚇壞了中國政府和最近任命負責香港事務的強硬派官員,後者已表明削弱香港自治權的決心,並故意開始干涉本應由香港政府和立法會處理的事務。
可想見的,習近平的香港政策將遭受多麼最沉重的打擊。
利用世界目前對抗新冠肺炎的關注的同時(其實,全球疫情迅速傳播部分是由於中國的隱瞞和謊言),中國的「橡皮圖章」人大繞過香港的立法會,通過並準備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
這部法律涵蓋了諸如煽動叛亂和分裂國家等未指明的罪行,並將允許中國版的KGB(即國家安全部)在港運作,並使用慣用的暴力壓制手段。
但香港對中國共產黨政權構成的所謂國家安全威脅是什麼?
中國領導人擔心的,正是他們在聯合聲明中向香港承諾的內容,即法治及對自由的保護,香港這座城市代表了習近平政權對自由民主的厭惡,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發生的一切不僅對香港地區及其人民構成巨大挑戰,而且對世界各地開放社會構成直接威脅。
世界根本無法信任中國政權。
各自由民主國家和香港的朋友們都必須明確表示,他們將捍衛這個偉大、自由和充滿活力的城市,在中國宣佈新國安法律後,來自32個國家超過512名議員、高階決策者簽署了一份支持香港的聲明。
聲明中疾呼:這座城市的自由和繁榮岌岌可危,世界各地開放社會的價值觀和利益也是如此。
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共同簽署國,英國負有發揮領導作用的特殊責任。
首先,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應要求將香港問題納入6月七國集團(G7)會議的議程,他或許可以從《論語》中找到靈感:「君子言行不一,自慚形穢(A gentleman would be ashamed should his deeds not match his words.)」。
(原標題為《We Are Hong Ko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