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治時期的打架工具千奇百怪 其中一樣竟然跟「彈珠汽水」有關?

林丈二 2020年11月25日 21:00:00
(遠足文化提供)

(遠足文化提供)

排列在後方櫃子上瓶身圓滾滾的是彈珠汽水的瓶子,當時稱為「胡瓜瓶」。據說現在常見的塞入彈珠、形狀特殊的瓶子,大約出現於明治二十年。

 

日本首度出現彈珠汽水,是明治元年時由東京築地的中國人蓮昌泰所製造的。我還未找到日本人首次飲用後打嗝而嚇一跳的記載,但據說大家都對這奇妙的飲料敬而遠之,事實上買來喝的只有外國人。

 

不過在明治十八、九年東京周邊霍亂大流行時,有人宣傳天然冰很危險,喝彈珠汽水比較好,從此日本人便開始飲用彈珠汽水了。也就是說,這張插畫繪於明治二十二年夏天,是霍亂流行後僅三、四年的時間,也正好是彈珠汽水開始普及的時代。

 

 

用胡瓜瓶打人

 

接著,在此為各位介紹一幅描繪胡瓜瓶的插畫。將畫面局部放大後,可以看到胡瓜瓶的蓋子還是軟木塞。

 

這張圖是刊載於明治十九年五月《繪入自由新聞》的小說〈夢之浮橋〉中的一個畫面。故事設定在明治九年十月,地點是東京新富町裡稱為島原的遊廓。在某個夜晚,一名西方人喝了啤酒後心情正暢快,卻遭娼婦欺騙,口袋裡的五張美鈔被偷走了,他盛怒之下想毆打該女子時……手上拿的就是胡瓜瓶。

 

確實,那個時代喝彈珠汽水的都是外國人,所以很合理,但為什麼會隨身攜帶胡瓜瓶呢?這是當時小說常有的情形,文中完全沒有提到胡瓜瓶。不過,和劇情內容完全無關,在這個時期霍亂猖獗,也許有人看了這張圖就開始想喝彈珠汽水吧……。

 

明治19年5月23日《繪入自由新聞》(遠足文化提供)

 

 

順帶介紹各種打人道具

 

用胡瓜瓶打人是非常罕見的例子,在報紙社會版中打架、爭吵時用的「打人道具」,最常見的是「木屐」,其次是「煙管」,再來是「箱枕」,「酒壺」也不少,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物品。其他還有「文鎮」、「砥石」、「鐵瓶」、「水溝蓋」、「天秤棒」、「蝙蝠傘」、「火箸(火筷子)」、「磨粉棒」、「頂門棍」、「算盤」、「鐵鎚」、「碗公」、「羽子板」、「梆子」等。而西式的物品還是以「柺杖」居多,其中比較稀奇的是「苦艾酒瓶」。有些日式物品或許需要說明,但在此只能先割愛了。

 

明治時期打人道具最常見的是「木屐」,其次是「煙管」。(遠足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文明開化來了》遠足文化 出版。

 

 

 

【作者簡介】

 

林丈二​

 

文字工作者、隨筆家、明治文化研究者、路上觀察學家。

 

1947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他從小學開始便已流露出調查迷的特質,大學時注意到水溝蓋,從日本為起點觀察全世界的水溝蓋,後來集結為《水溝蓋(日本篇)》、《水溝蓋(歐洲篇)》等書。

 

他是「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之一,近年與「青年文京建築會」合作舉辦街頭散步和展示等活動。著有《走在義大利》、《走在法國》、《型錄.有點陳舊的生活雜貨》、《明治破銅爛鐵博覽會》、《騷動東京的動物們》等。此外,他與林節子一同負責一些著作的註解插畫,包括:筑摩書房的《明治的文學》(共二十五卷)、あすなろ書房的《希望小學時期就讀過的文學》(共六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日本文學》(共十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哲學》(共八卷)。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