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在人體內的重要性!想減肥就該知道如何改變體內菌種

蔡英傑 2020年11月26日 21:00:00
(取自 2009 © Alan Cleaver, Lose weight now @ Flickr, CC BY-SA 2.0.)

(取自 2009 © Alan Cleaver, Lose weight now @ Flickr, CC BY-SA 2.0.)

微生物學家估計:地球的微生物總數大約是十的三十次方,海洋沉積物、陸地表面、土壤、海水等的微生物,分別是十的二十九次方。一個人身上的共生菌數量大約是十的十四次方,百兆以上,不過變動很大;上一次廁所,就損失個千百億。全球人口現在是七十八億,人類的共生菌總數達十的二十四次方,也稱得上是天文數字。

 

腸治才能久安:激烈天擇後的四大菌門

 

人體共生菌有九五%以上是腸道菌,主要分布在大腸。在日本以「腸道菌叢」來形容腸道菌,你可以想像在大腸裡面密密麻麻都是細菌,好像進入熱帶叢林般,有的附著在大腸壁上面,有的埋身在食物消化的殘渣中,將殘渣轉變製造成便便。

 

根據微生物體學研究的結果推算,所有腸道菌種類應該在一萬五千種以上,就分類學來看,九八%集中在四個門:

 

厚壁菌門:占六四%,我們關心的乳酸桿菌,全歸類在這一門。

放射菌門:只有三%,人人喜歡的雙歧桿菌就屬於這一門。

變形菌門:有八%,包括大腸菌、沙門氏菌、腸炎弧菌等病原菌,都屬於變形菌門,會變形的菌通常不好。

擬桿菌門:占二三%,擬桿菌可能是影響胖瘦的關鍵菌門。

 

地球環境總共有五十門以上的細菌,其中居然只有四門能住在腸道裡,意味著腸道菌在與哺乳動物共同進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強大的天擇壓力,形成很特殊的菌群結構。這四門腸道菌,如果脫離了腸道,就很難生存;同樣地,沒有腸道菌,哺乳動物也無法生存。在無菌箱中生龍活虎的無菌老鼠,因為沒有腸道菌,一出到自然環境裡,馬上就生病死亡。

 

我們再多想像一下,原始的細菌是最早出現在地球環境的生物,其他高等一些的生物,一定是在充滿細菌的環境中進行演化的。腸道菌與哺乳動物千百萬年共同演化的結果,就形成與地球其他生態系截然不同的菌群結構。腸道菌,絕對是哺乳動物演化的重要決定因子。上帝用泥土創造亞當時,所用的泥土就已經充滿了各種微生物,微生物介入身體所有的生理生化反應,是想當然爾的。

 

除了病原菌以外,人體共生菌不分好壞

 

你抓到我一直希望強調的概念了沒?不要再把腸道菌想成只是與我們共存共生,甚至暗自認為它們都是寄生蟲。基本上,它們就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是一個由大約一六○兆細胞組成的「超級生物體」(superorganism),六十兆是人的細胞,一百兆是微生物細胞。這一六○兆細胞的基因表現調控、生理代謝運轉、神經網絡連結,都互相交結,禍福相依。

 

舉例來說吧,我過去經常說腸道菌有好菌,有壞菌,有中性騎牆菌,我們要重視腸道菌中好、壞菌的平衡,其實,這個講法是大有問題的。

 

應該改為這麼說:除了一些由體外入侵的真正「病原菌」外,所有的腸道菌,都是與我們一起走過數百萬年演化歷史的共生夥伴,沒有好壞之分。例如:腸道中那些被認為是壞菌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使得腸道中這些盡心盡力回收脂肪的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就無端被我們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飲食與環境,都會改變體內菌種

 

腸道菌會隨著長期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而跟著做適應性改變。例如:美國人的腸道菌已經適應高脂高蛋白質的飲食,所以分解脂肪的擬桿菌量極高,分解複合糖質的普氏菌量極少。日本人習慣多吃海藻類,在他們腸道菌中,就有不少帶有可分解海藻多醣的酵素基因的特殊菌種。

 

我們二○一五年發表的亞洲人腸道菌研究,也顯示習慣吃不易消化的在來米的印尼人,體內普氏菌量較高,吃蓬萊米的台灣及日本人則較低。

 

再來舉個動物界的實例,說明在演化過程中,動物如何與微生物建立水乳相融的關係。

 

去動物園看猴子、看猩猩,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互相理毛的親密動作。杜克大學的董(Tung)教授分析肯亞安博塞利(Amboseli)國家公園中,分屬兩群四十八隻狒狒的腸道菌相,雖然這兩群狒狒棲息地重疊、飲食相近,但同群狒狒的腸道菌相就是比較相近,而且同群中互相越親近、接觸動作越頻繁的,腸道菌又更相近。

 

生活在野外的動物,接觸微生物的機會非常高,靠著互相理毛,同群的狒狒分享共生菌。我們多數時間是生活在人為的封閉空間,這個空間的微生物主要來自出入其間的其他人體,來自人體的細菌原本就容易進住人體。互相分享細菌,不見得不好,但我們的現況卻是「過度分享」了,大大降低我們微生物相的歧異度、豐富性,這會限制我們免疫系統的發展。免疫系統接觸越多抗原,發展越是健全,越能應付日後可能接觸到的任何病源。

 

著名的微生物生態學家,科羅拉多大學的佩斯(Pace)教授絕不與人握手,更別說其他肢體接觸,原因是不想接觸他人的微生物,也不想分享自己的微生物給他人。佩斯教授深知微生物無孔不入,簡單一個握手,就足夠傳遞千百萬隻微生物。經歷新冠肺炎的洗禮,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勤洗手、不握手、保持社交距離,是最有效的防疫手段。

 

科學界對人體微生物相的研究剛剛開始,還在研究它們是什麼,它們由哪裡來,至於它們與人體生理、病理的關係,如何經由調控它們來增進健康、治療疾病等更高階的研究,我相信各個先端研究室一定如火如荼地努力中。一般認為癌症、發炎疾病及代謝症候群是一級戰場,最近,包括憂鬱、自閉等神經心理領域更是異軍突起。

 

自然產與剖腹產,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

 

自然生產少不了淚水、汗水、血水、排泄物,幾千萬年來都是這樣,自然生產演化的最高原則就是確保胎兒安全,而且順利地獲得母親的共生菌。現代追求安全、無汙染,甚至舒適的生產流程,大大攪亂了千萬年精心演化的傳承機制,尤其是剖腹生產與濫用抗生素。

 

要剖腹產還是自然產?除了一些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的情形,醫生應該都會建議自然產,可是全球剖腹產率卻自二○○○年的一二%,增加至二○一五年的二一%,很多國家還超過四成,我國這十多年也都維持在三五%上下的高水平。依照 WHO 的說法,真正需要剖腹產的情況,比例上不會超過一○%。

 

從新生兒共生菌的角度來評論,自然產和剖腹產帶給嬰兒不同的菌種:

 

自然產 ─ 嬰兒的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

 

剖腹產 ─ 嬰兒則多的是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這些菌會有消長,但基本上會一生烙印在孩子體內。

 

 

*本文摘自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方舟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