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平的麻將政治學:馬英九只想作清一色,不可能贏錢

張景為 2020年12月02日 07:00:00
王金平暗喻馬英九:如果打麻將時只想作清一色,是不可能贏錢的。(攝影:張哲偉、王侑聖,合成圖片)

王金平暗喻馬英九:如果打麻將時只想作清一色,是不可能贏錢的。(攝影:張哲偉、王侑聖,合成圖片)

二○一三年九月爆發的馬王政爭〔又稱九月政爭〕,馬英九以記者會方式公開指控王金平涉嫌不法關說,震撼朝野社會;整個政治風暴包括立法院長與立法委員涉入的關說疑雲、檢察總長及總統涉入的洩密疑雲、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涉入的監聽國會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多項重大疑案乃至權鬥心結,都在九月政爭當中糾纏引爆。馬英九與王金平的關係至此徹底決裂,不僅鬧得舉國皆知,成為街談巷議的八卦話題,更令黨內士氣為之衰頹,也成為二○一六總統大選國民黨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

 

王金平沒有敵人、馬英九沒有朋友

 

一九四一年出生的王金平,擔任立法委員長達四十三年,他在五十八歲當上立法院長,成為最年輕的國會議長,任期橫跨二○○○年至二○○八年的民進黨執政,與二○○八至二○一六年的國民黨執政,長達十七年的立法院長生涯無人出其右,在台灣民眾的心目中幾乎與立法院畫上等號。

 

王金平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是被外界稱為「喬王」,「喬」在台語中有安排、協調或處理的意思,而他也坦然接受「喬王」的封號,自述新書乾脆就以《橋—走近王金平》為名,強調「國會沒有協商就沒有妥協,政治是一個妥協的藝術」。

 

在政壇上,對馬王二人的評論與好惡,其實也有基本的定論,還有所謂「王金平沒有敵人、馬英九沒有朋友」的說法。與人為善、圓融練達、善於交際,這幾乎是對王金平的通論,「他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喜歡參與公眾活動,好交朋友,在很多團體場合都很受歡迎,人際關係也非常好,但這並不代表他在社會上就有什麼力量或主張」關中一語直搗核心:「因為王金平是個沒什麼政治理念主張的人」。

 

關中認為,王金平要左右逢源,兩邊押寶、維持平衡才有價值,所以他很聰明,他只是利用這個形勢,在夾縫中求生存。(本報資料照片)

 

「所以你認為他是不是所謂的『藍皮綠骨』?」王金平這個被深藍人士一直批判的問題,雖然我明白並非簡單的「是不是」而已,但我還是想知道關中怎麼看。

 

「王金平要左右逢源,兩邊押寶、維持平衡才有價值,所以他很聰明,他只是利用這個形勢,在夾縫中求生存。」與王金平相交多年的關中認為,每個人有其政治上的生存之道,不能單從某一方面就斷章取義,王金平靠的就是幫大家做事情、請大家多支持他、在地方上有什麼事多參與,累積起自己的聲望與人緣;而他在立法院長任內也的確不分黨派照顧了很多立委,在議事運作上維持了朝野「鬥而不破」的局面,這些都是王金平自豪的地方。

 

本身是研究國際關係博士的關中有個妙喻:「以國際關係來說,冷戰時代美蘇兩強鬥爭,中間夾了個第三世界,美蘇都想爭取;第三世界由中國和印度領導,所以美國拉攏中國與蘇聯對抗,而印度則是兩邊都討好,中共是動武的、印度是動文的,王金平就是扮演印度的角色,在美蘇兩大強權中變成不可缺少的第三者。」王金平自己是國民黨員,但他也不跟民進黨作對,「他說我是國會議長要中立,不這樣沒辦法發揮職權,得到反對黨的信賴,但現在總統大選選完後,你看他又變得好像比以前更忠黨愛國了。」

 

王金平只要馬英九的一句話

 

「他算是一個很成功的政治人物,在調和與維持政黨互動上,發揮了一定的功能與影響力。」關中很中肯地說,王金平有兩大人格特質:一是有求必應,遇到朋友請託,即使他再忙也會先答應下來,盡量幫忙,即使作不成也會告訴你。二是與朋友在交往過程中,即使別人傷害到他時,他也不計較,永遠保持對朋友的熱情,這點很難得。

 

真正的重點來了,我問:「藍營認為馬英九時代沒有建樹,甚至國民黨失去政權,很大部分要怪王金平在立法院的抵制、沒有執行馬的政策意志?」「那我要反問,馬英九為什麼不能爭取王金平的合作?王可以跟任何人合作,為什麼偏偏不能和馬合作?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關中幾乎是一氣呵成地立刻回我:「馬英九是執政黨的主席、國家的總統,你把他找來開誠布公地講,說金平兄啊,我們是不是一個黨?我們是不是在一條船上?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合作?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我們一起好好作、大家分工合作,你只要對王很慎重地、當作一回事來講,王金平沒有理由不幫你!」

 

面對馬王內鬥搞得黨內烏煙瘴氣、國人紛紛搖頭的現象,有一次在王金平家,關中忍不住就提到這件事,當場王金平就很感慨地說:「一中兄,如果照你說的這個意思,一句話就夠了,他只要一句『請你來幫我忙』就夠了!但是他不會講這個話啊。」言下之意是王金平很願意配合,就等「他」坦誠表白。

 

馬英九不懂得適時、適切的運用他的權力。(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令關中覺得痛惜的是,在國民黨還執政時,每次重要首長見面時總是行禮如儀、客套一番,開會時馬總統會說,這個案子請王院長負責協調完成,「你這個是官腔官調嘛,你是拜託我,卻當眾告訴別人這是我的責任,我要一個人負責,你說王心裡怎麼會舒服?」

 

「古今中外,成就大業者不但要海納百川,還要化敵為友,你看老蔣總統當初在大陸上,那些軍閥被他爭取過來的有多少?他到台灣來用的很多人都是他的政敵…馬英九不講結盟政治,我實在不理解…」最妙的是,王金平有次和關中聊著突然問他「馬英九會不會打麻將?」關中愣了一下說「這我不知道,但我是打麻將的」〔馬英九曾表示他不會打麻將〕,只見王金平吐出一句:「如果你只想作清一色,是不可能贏錢的!」此話一出,關王兩位麻將高手互看一眼,不禁會心大笑!

 

前述那些對話場景,都是發生在二○一二年馬英九當選連任,要決定是否請王金平續任立法院長時,那時馬猶豫很久,也問過關中意見,關對馬說應以王續任為宜,馬聽了也未置可否。後來在農曆春節期間,馬英九在官邸宴請副主席、五院院長吃飯,當時關中就希望馬能告訴大家、當場表達請王金平續任立法院長,因為二月就要開議了。但從頭至尾,馬英九一句話都沒表示,餐敘結束出來後,王金平難掩落寞地對關中說:「一中兄,我好失望,我以為馬總統今天會有所表示…」

 

馬連任後  已經很不想讓王金平當院長

 

各種跡象都顯示,二○一二年馬英九總統當選連任後,其實已經非常不想再讓王金平續任立法院長,「馬一直在想有無辦法,感覺他身旁有人在強烈反對讓王續任,而我認為王要的就是一句話,馬英九你把我當朋友,馬卻當他只是事業上暫時的夥伴。」「聽起來,馬王之爭你似乎比較站在王這邊?」面對我的問題,關中停頓了一下,沒有回答是或否、卻清楚回應:「我認為以馬先生的身分地位,他沒有必要挑起馬王之爭,而且他是可以化解、可以爭取合作的,直接地說,馬就是認為王不是他一個路線的人!不是他的菜!不是他的人!」而在一年後,馬英九就召開記者公開指控王金平涉嫌不法關說,掀起更大的政治風暴。

 

「從很早開始你就是力推馬英九出來選總統,極力讚揚、推薦他的許多優點,所以你到底是怎麼看馬英九這個人?」「我從頭到尾都是支持他的,他是優秀的好人、百分之百的正人君子,學識、能力、人品都沒話講,但是他不懂得適時、適切的運用他的權力,古今中外從馬基維利、中國講的帝王術也好,當一個領導者有權力要去用,有機會要推動改革,要創造出讓大家有感的成績,但是他考慮太多了…我常講如果我有機會為國家做事,那我會使出渾身解數,一定要大刀闊斧推動改革,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機會的。」

 

對我提到馬英九「不沾鍋」的政治個性,關中認為「你不沾鍋可以,但總是要有人去幫你處理這些事,不能上上下下你不沾鍋,人家沾了鍋,你就要去劃清界線,那天下的事就很難做了。」馬英九的優點與盲點,其實政壇上議論臧丕的大同小異,對外界的某些批評,關中以不反駁而保持分際的口吻說:「叫我評價馬英九,實在不太適宜,他是國家元首,也是我的長官,我有我的分寸,這也是做人互相尊重的道理。」

 

二○一二年馬英九總統當選連任後,其實已經非常不想再讓王金平續任立法院長。(本報資料照片)

 

並非是要套關中的話,而是真的想從中焠鍊出更深刻的政治智慧,於是我們改從「如果我是馬英九會怎麼作?」的角度,來探討馬英九從偶像神壇跌落的盲點,而關中思考歸整後的解析,我認為是相關的議論中極有高度和深度,足以讓為政者警惕參考的看法。以下是關中的四點解析:

 

​一、馬英九有些理想陳義過高,不符現實,如族群融合是太大的題目,台灣社會今天夾在大陸、美國的擠壓下,談這個問題操之在我的空間太小,不易達成,但卻會耽誤、阻止你一些可作、該作的事,很可惜。當時有那麼高的票,立法院有那麼多的席次,多好的歷史機會,很多不合理的事就該去做了,如歷史課綱的調整改革。

 

川普雖然令人厭惡,但有一點我很佩服,他永遠對他的支持者負責任,贏了是為你們、敗了也是你們。如果當初和王金平合作,凝聚出一股力量,把扁時代錯誤的政策全改回來,你看台灣社會會怎麼評價你!

 

二、馬英九是個書生、正人君子,他也很努力,在台北市到處跑,做了不少事,但台北市畢竟是個都會,而他對台灣其他縣市的了解太少,對台灣的社會結構、人與人的交往關係,他掌握、融入得不夠。他雖然也有一些民間好友,但沒有組織出一股真正的力量,沒有跟台灣的地方人士真正搏感情,以致未成為他堅實的草根性後盾。

 

馬英九欠缺對國家與黨的使命感

 

三、我從不懷疑他對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忠誠,但他的熱情不夠,未能真正號召人心、振奮起黨的團結。如前述的他想缺席黨慶事件(後來在關中的堅持下,馬還是參加了),以及對培養新血、充實自我幹部的冷漠疏離,都不是領袖應有的作為。

 

四、如果說馬英九沒魅力,沒有人會相信,當年小馬哥旋風多瘋狂,但他的魅力是建立在他個人的人品、操守、學識、風采和形象清新等方面,而不是對國家、對黨的責任和使命上。我理想的政治領袖,是要對國家、對黨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一定會提出一些很具體也值得我追求的目標,在我任期內甚至有生之年,不管我在哪裡都堅持去推動這個理念,要有這種強大的號召力。

 

馬英九雖然也有一些民間好友,但沒有組織出一股真正的力量,沒有跟台灣的地方人士真正搏感情,以致未成為他堅實的草根性後盾。(圖片摘自總統府網站)

 

我認為政治上最高的charisma〔魅力〕是一種政治理念、一種信仰。世界有名的如印度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美國的林肯、英國的邱吉爾、法國的戴高樂,包括今天俄國的普丁,他們都能讓人民感覺到有了他,國家才有希望,讓黨感覺到有了這樣的領袖,才有奮鬥的目標。而馬英九有嗎?

 

以上尤其是第四點最為關鍵,對於台灣近年來流行的「偶像政治」,特別著重在顏值外型、花俏口條、造型打扮,乃至網路操作等外在追求,無異是醍醐灌頂,激發了新的反思。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明天會更好:關中傳奇》(時報出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