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德的勇氣】庫德人有多樂天知命? 敢死隊打下ISIS、穿迷彩服也要跳舞喝茶

許善德(Zanst Othman) 2020年12月19日 19:00:00
《上報》庫德族建國專題報導配圖。(攝影:曾原信)

《上報》庫德族建國專題報導配圖。(攝影:曾原信)

編按:驍勇善戰的庫德族,在干戈之外,民眾在平常生活中,也會有「喝茶嗑瓜子聊天」的習慣。顛沛流離的庫德族人,不讓生活陷入愁苦與怨歎,擁有「熱愛自由、與人為善、以及愛跳舞」的族群認同之中。

 

喝茶聊天是我們生活日常

 

我們尤其喜歡三五好友一起喝茶聊天,可以上茶館,或是在路邊的茶攤上,大家坐在一起,每人面前一小杯濃茶,買一包葵瓜子,就可以聊上個半天。我們的茶店或茶攤就像台灣的手搖冷飲店或是咖啡店一樣隨處可見,但不同的是,台灣人喝手搖飲多是為了解渴,一人一大杯,不是五百毫升就是七百五十毫升,常常可以看到有人一杯就喝了一整天。而台灣咖啡館又較正式拘謹,很多人上咖啡館不是談正事,就真的是品嚐咖啡,也比我們的茶館講究多了。

 

 

庫德的茶館/茶攤,就像庫德人客廳的延伸,是我們與朋友見面聊天的地方,我們一天遇見多少朋友,一天就可以上幾次茶館。茶館裡沒有菜單,也沒有賣茶點,有的也是店家免費提供的無花果乾,或是顧客自己帶葵瓜子,永遠就只賣一種茶—紅茶。茶也不分大小杯,它永遠就那麼小小一杯,大概一百至一百五十毫升,只喝熱的,價格換算成台幣只有幾塊錢而已。滾燙的茶湯用小玻璃杯盛著,我們喜歡加進大量砂糖,最好是厚厚的一層,杯子再用小瓷茶盞托著,送到客人面前時永遠是熱熱滿滿的一杯。燙手的杯身讓人難以用手端起,我們通常都會先倒一些熱茶在托盤上,讓茶水稍涼,再以口就盤啜飲。這種行為在台灣通常都會被父母斥責不雅,但這是我們習慣的喝法。因為杯子小,我們往往一天可以喝上好幾杯,如果覺得光喝茶無聊,很多人會在路邊買一大包葵瓜子,大家邊喝茶邊嗑瓜子聊天。如果不上茶館,我們去朋友家,大家在客廳的地毯上,每人面前也是那麼一小杯的濃茶,或坐或臥,侃侃而談。興之所至,伴著音樂,馬上就可以站起來,大夥攬腰牽手圍成圈圈,唱唱跳跳,好不快樂。

 

 

看到草地就想野餐

 

庫德人傍山而居,春夏時節,四周山景綠意盎然、如花似錦。面對這樣上天賜予的美景,戶外野餐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週末假日,我們最喜歡一家老小到戶外野餐開伙。不像台灣有方便的外賣食物,我們都是把家裡的炊具搬到野外開伙,煮茶吃飯聊天,甚至帶著棉被寢具到戶外過夜。台灣的露營活動是近幾年才興起,但是野餐露營是我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庫德人喜歡野餐到什麼程度?我們常常自我調侃,庫德人只要看到草皮,哪怕只有小小的一塊,都想鋪上野餐布!我們迎接我們的新年—諾魯茲節(Newroz),這個中東許多國家重大的節日,也是象徵春天的開始,在這個日子,我們一定會去野餐,穿著我們傳統的服裝,開心地跳舞,我們就是以野餐來迎接一年的開始。所以我們喜歡有院子的房子,這樣在春夏時節,我們就可以在院子用餐。城市裡的公寓,在我們看起來就像監獄一樣,把人關在小小的一方天地裡。但是隨著自治區成立,生活穩定和平,經濟開始發展起來後,公寓越蓋越多,那種悠然自在的日子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另一個我覺得庫德與台灣有趣的差別就是台灣人過生日。台灣人喜歡慶生,小孩子過生日常會辦慶生派對,邀同學一同參與;長輩則是隆重的祝壽宴席,情侶間更是注重,非有情人大餐不可。在庫德,因為沒有台灣這種嚴謹的戶口申報制度,我們的父母親那一輩以上,根本都沒有生日的概念,所以後來他們的生日都登記在一年的中間,就是七月一日。所以現在每年的七月一日,在庫德自治區,其至是整個伊拉克,可以看到臉書有一半的人都在祝賀生日快樂。我的爸爸媽媽的生日也都是登記在七月一日。而年輕一輩的,像我的兩個哥哥,為了讓他們上學方便,爸媽就索性將他們的生日登記在一月一日。所以生日對庫德人而言,只是為了讓孩子可以按政府規定就學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就像尋常的普通日子,沒有什麼好慶祝的。後來在我與家華交往時,家華為了幫我慶生,還巴巴的算好時間,越洋熱線幫我慶生,那天我接到家華特別打來慶生的電話還一頭霧水,想說生日為什麼要慶祝。不過隨著庫德自治區的生活日益好轉,現在的庫德人也開始學外國的習慣過起生日來了,但也頂多是幫小孩子慶生而已。

 

喜愛跳舞的民族

 

從外在的角度來看,往往會認為庫德人時時面臨戰爭的威脅,顛沛流離,日子應該過得苦,不快樂。但我在台灣生活多年,反而覺得台灣人生活的框架多,壓力更大;我們庫德人除了遵循《古蘭經》以外,並沒有很特殊的文化禮節,也沒有繁文縟節,在我看來台灣人不如庫德人過得自在隨興。台灣人與朋友相聚一起,多數是圍著桌子吃飯,大家正襟危坐,也少有肢體接觸,彼此間仍有一個界線。但我們與朋友聚會,喜歡將朋友邀請到家裡來,大家席地或坐或躺,不顧時間天南地北的聊天,有時聽到音樂,興之所至,就手牽手,圍成一圈跳起舞來。我參加幾次台灣的婚禮,婚宴中聽最多的抱怨是政治人物或長官致詞太冗長,希望宴席趕快開始,這樣才能大快朵頤,所以婚禮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吃吃喝喝,宴席才是主角,婚禮菜色是否能讓客人滿意才是最重要。

 

 

但是在庫德,我們婚禮準備的餐點就簡單得多了,賓客通常只會吃到一個羊肉漢堡跟一瓶飲料,以及無限暢飲的水,但他們也不會在意。我們在意的是有沒有唱歌跳舞。如果婚禮有三個小時,我們至少有兩個半小時都在唱歌跳舞,如果不想跳舞,還會被抱怨為何來參加婚禮!?所以無論會不會跳舞,都要共襄盛舉。婚禮中,所有的親朋好友,不分男女老少,大家圍在一起,自自然然地隨著音樂擺動身體。近幾年來,台灣流行印度寶萊塢電影,對於電影中印度人動不動就跳舞,感到新鮮奇怪。台灣人這麼不喜歡跳舞,在我們眼中也覺得太放不開了。此外,提到婚禮,就想到我學中文時發生的趣事,我剛開始學中文時,常常會把蜂蜜/蜜蜂、婚禮/離婚這些詞彙跟發音弄錯。有次中文老師問班上同學有關各國不同的文化習慣,我說我們國家離婚的時候會一起跳舞好幾個小時,老師問說為什麼要跳舞?我是說因為很開心,老師一臉狐疑,說這很奇怪,我還跟老師辯說這只是跟台灣文化不同而已,沒什麼好奇怪。過了幾天我才發現,我把婚禮誤說成離婚。難怪老師當時一頭霧水。

 

庫德人有多愛跳舞?每當敢死隊打下伊斯蘭國占領的城市時,不論男女士兵,穿著迷彩服圍起圈來就開始跳舞。就連2020年武漢病毒大流行,有些人從伊朗回到庫德自治區,集中在飯店隔離十四天,在通過檢測,確定沒有感染後,這些庫德人就直接在飯店開心地開趴跳舞慶祝,都忘了群聚感染的風險。

 

我在2018年帶著台灣《上報》記者簡嘉宏、曾信原先生訪問位在首都艾比爾的黎巴嫩法國大學(Lebanese French University)副校長努拉丹尼(Omar Nuradeni)教授時,當時記者問他「能否以一句話概括庫德族認同(Kurdish Identity)呢?」,努拉丹尼告訴採訪記者,他認為庫德族的認同是「熱愛自由、與人為善、以及愛跳舞」。當時他一講完,台灣記者哄堂大笑,大概是覺得努拉丹尼教授是採取較幽默的方式回應,不是很正式。我想在台灣文化中,跳舞只是表演藝術的一部分,是觀賞用的,一般人民難得參與,也羞於參與。但在庫德文化中,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在慶典時跳,在與朋友聚會時跳,在高興的時候跳,愛跳舞就是我們的民族性。

 

作者簡介

許善德(Zanst Othman)

伊拉克庫德族人,1981年生於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是家中么子,上有三個哥哥及一個姊姊。兩伊戰爭期間,他的父母堅持,儘管空襲不斷,孩子仍要正常上學,年幼的他因而對戰爭與死亡有過切身的體驗。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在海珊政府派軍屠殺庫德族人前夕,他與家人舉家逃難,在寒冷的雪天徒步逃亡至伊朗,過程中大哥、爺爺奶奶皆不幸喪命。直到美國與聯合國介入,確保庫德自治區成立,善德一家人才回到家鄉。
2007年,他在英語學習網路上認識了日後的台灣妻子家華,兩年後為愛來到台灣。十多年來,他在台灣結婚、生子,並於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以中文寫下了庫德族的政治發展,並經常出席各類談話與政治評論節目,為台灣帶來第一手關於庫德族的歷史文化與政治局勢的資訊。未來,善德、家華,與他們的孩子,計畫返回庫德斯坦,繼續為庫德族的獨立自主奮鬥打拚。

Facebook粉絲專頁 | Zanst從台灣放眼中東
 

採訪、撰述人

 

陳鳳瑜
立法委員管碧玲辦公室主任,兼任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副社長,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台灣師範大學藝術行政暨管理研究所碩士,為業餘電影愛好者與評論人。與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陳牧民合著有《電影與國際關係》及《電影與政治》等書。

 

※本文摘取自《庫德的勇氣: 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以及一段跨國界的台庫情緣》第九章

關鍵字: 許善德 庫德族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