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假訊息「事實查核」做賊喊抓賊?

陳穎萱 2020年12月27日 07:00:00
在中國網路社群媒體上,經過人為潤飾、「三分真,七分假」的假訊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官媒「帶風向」的言論。(圖片由國防部提供)

在中國網路社群媒體上,經過人為潤飾、「三分真,七分假」的假訊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官媒「帶風向」的言論。(圖片由國防部提供)

2020年12月6日,瑞士《時報》(Le Temps)發表「中國人為何不討厭他們的政府?」(Pourquoi les Chinois ne haïssent-ils pas leur gouvernement?),指出中國國際形象因新冠肺炎疫情、戰狼外交與日益擴大的軍事威脅等問題而下滑,但許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族群對政府的支持度反而有增無減。12月8日《環球時報》刊登與原文意旨大相逕庭的譯文,直接刪除作原作者對北京政府政治宣傳與監控人民等指控,並迅速以聳動標題散布到微博、微信與知乎等平台。

 

在中國網路社群媒體上,經過人為潤飾、「三分真,七分假」的假訊息屢見不鮮,其中不乏官媒「帶風向」的言論。諷刺的是,2018年8月,中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宣布成立「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強調要「治理網路謠言,提供人民辨識謠言」,該平台2020年成立「疫情防控闢謠專區」,並於12月7日發布「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榜」,排名第一位的謠言為「新冠病毒為人工合成」。

 

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自2020年4月起,中國外交部與大使館首次採用「事實查核」手法。中國一方面製造似是而非的假新聞,另一方面以「闢謠」為名成立相關「事實查核」平台,進一步重塑有利政府的戰略敘事,審查網路批評言論與合理化、擴大化對人民的監視和侵犯個人隱私,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引用外媒或學者論述「再製造」新聞成本低廉

 

過去中國不斷利用海外官媒、媒體收購與官員施壓等方式,企圖引導國際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戰略敘事。如中資企業購買或間接投資國外媒體,或是在知名媒體刊登有利中國的新聞廣告,以及中國駐外官員接受訪談或讀者投書宣傳北京觀點等事例屢見不鮮。更甚者,中國官媒自知在國內缺乏公信力,因此特別喜歡引用海外傳媒的論述,並透過上述手法以「借船出海」、「再製造」的方式達到「出口轉內銷」的目的。

 

另外,直接翻譯外媒文章或引述外國學者的論述再加以刪改,並增加原文沒有的標題重製為新聞成本則更為低廉,《環球時報》、《參考消息》便慣用此種方式來誤導群眾。誠如美國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蘭(Nadege Rolland)評論,當讀者忽略新聞背後的中國來源時,將會降低警戒心進而相信報導內容,係意識形態和認知領域作戰的利器。

 

闢謠平台實則為中共重塑戰略敘事工具

 

近年來,有感於假訊息充斥,各國官方語民間皆成立事實查核(Fact Check)平台,以調查網路上大量傳播的假新聞。中國自2011年微博上就有網友成立「闢謠聯盟」,但運營幾個月後發生爭議;而後各地政府與公安部門紛紛成立闢謠專區。2018年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成立「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平台成立「疫情防控闢謠專區」,提供中國人民輸入關鍵字查詢資訊是否真實(如圖 1)。中國各大搜尋引擎與官媒(如 China Daily)亦有相關闢謠專區(如圖 2)。

 

圖1.

 

 

圖2

 

 

12月14 日,「海南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 更宣布成立抖音帳號,希望透過圖片、影音的融媒體平台,強化「闢謠」成效。

 

但觀察其查核機制與結果報告,除部分與人民生命財產相關,不涉及價值判斷的內容(如板藍根不能治病、健康碼適用範圍等)較為客觀外,其餘結果報告皆係為中共辯護,任何不利政府的訊息,如掩蓋數據、外國指控等,皆被判定為「謠言」。中國政府透過提供人民低敏感度的正確訊息,並以更貼近人民的方式增強政治宣傳效果,藉以偷渡具政治目的之內容,重塑對中共有利的戰略敘事。未來中共宣傳手法恐將更多元靈活,亦有可能將對內宣傳模式加以修正後,應用到對台滲透與政治宣傳上。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政策分析員。本文經授權,摘自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站,原文在此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