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來一趟紐約 誰還會說台灣防疫靠運氣

李濠仲 2020年12月31日 07:00:00
當紐約市今年無法藉由時報廣場「降球儀式」去鞏固它作為世界中心的形象時,外人對台灣卻有了更多正面的觀感和評價。(攝影:李濠仲)

當紐約市今年無法藉由時報廣場「降球儀式」去鞏固它作為世界中心的形象時,外人對台灣卻有了更多正面的觀感和評價。(攝影:李濠仲)

兩周前,紐約時報廣場跨年倒數主辦單位(The Times Square Alliance and Countdown Entertainment)宣布超過百年歷史的「降球儀式」今年要改為線上收看,這項極具紐約代表性的活動,之前只在二戰期間因燈火管制停辦過兩次,如今受疫情影響,紐約客只能透過手機或電視欣賞,原本想藉年終狂歡一掃陰霾的人無不大失所望。進入12月份,紐約州單日新增確診數再次飆破萬人,確診率達8%,此為時報廣場最終停辦公開跨年的主因。

 

「降球儀式」不若台北101大樓煙火秀的華麗水準,每年卻有數以萬計遊客為了它不辭千里,甚至甘願大清早就耐著寒冬擠進管制區,即使必須穿著成人紙尿布應付內急也在所不惜,為的當然不只是一睹裝置在「世界十字路口」上方的那顆水晶球,主要目的還為親臨見識最能顯現這座超級大城繁華的一面。

 

時報廣場跨年活動歷來尤其被官方用為展現城市的光榮。2018年,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一度揚言來參加跨年活動的民眾將高達200萬,之後則被統計學家指為誇大不實,因為以時報廣場現場空間計算,無論就過去群眾規模分析,或是在地圖上概略估算人潮,它所能容納的人數在最緊密狀態下也不可能塞進100萬人,至於歷年參與跨年的群眾,至多恐怕也僅在10萬上下。紐約官方之所以要給出如此龐大的群眾數量,正如紐約大學教授席夫所說,無非是「有助於鞏固紐約市作為世界中心的形象」。 更多著有《證明:數學騙局的黑魔法》(Proofiness: The Dark Arts of Mathematical Deception)

 

水晶球「降球儀式」是時報廣場跨年夜最受矚目的節目。(2018年/湯森路透)

 

當年是否真有200萬人到場已不可考,現實的狀況是,歷經2020年一整年COVID-19摧殘,紐約「世界中心的形象」已嚴重折損,和水晶球降球儀式停辦無關,而是年初全球疫情已然苗頭不對,紐約卻因自負過頭,進而嚴重輕忽疫情所導致。從一開始以為勤洗手(不鼓勵戴口罩)就能避禍,結果發現自己醫療體系的乘載能力原來不如想像中強大。待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當地衛生醫療配置才倉皇地重新整隊並對外招募補給,前線醫生更是從一開始被下令不准戴口罩,再又政策急轉彎向各地大肆蒐購口罩應急。

 

紐約人真正驚覺醒悟,已是疫情高度傳播後的四月,此刻再行追蹤、疫調,只是徒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最後形同棄守,原本針對確診病患匡列接觸者的措施,很快就因資源不堪負荷不了了之,連「感染者居家隔離」規定,也只能高度仰賴民眾自我道德約制。防堵傳播不成、隔離不徹底、無法追蹤,疫情當然大爆發。

 

緊接著,紐約市大舉鼓勵民眾篩驗病毒,但主要是為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當時頒布受測者3%以下確診,城市即可恢復商業活動的規定,推動普篩是為了擴大篩驗的基數,讓整體確診數字趕快降到3%以內,否則紐約將再有多少嗷嗷待哺的商家要喝西北風。

 

這段時間,公立學校開開停停,大眾運輸縮班減次,居家辦公淪為常態,租賃廠辦、公寓要不人去樓空,要不人少到完全不像紐約,夏季時節一度因為天候因素,稍微遏抑了肺炎傳布,許多人以為雨過天晴,迫不及待想重溫城市往日風華,但即使疫情最為緩和的一刻,紐約單日確診人數仍有數百人之譜,根本還不到開香檳慶祝的時候,許多人竟錯覺已經抗疫成功。很快地,秋冬一來,紐約又被打回年初原形,該停的停、該關的關,雪上加霜的是,紐約高所得者不堪疫情高潮起伏遂相繼移出,最後連一地的稅基都遭受打擊。

 

秋冬一來,紐約又被打回年初原形,該停的停、該關的關,單日新增確診數再次飆破萬人。(攝影:李濠仲)

 

紐約大半年來,一直試圖想找出積極防疫和常態生活間的平衡,這其實相當高難度,全城Lock down也沒用,廣宣普篩也沒用,入境檢疫也沒用,自主隔離也沒用,有些是真沒用,有些是現實上根本不可能做得徹底。然後,沒有立即危險的精神病院被大量移用安置肺炎患者,同一時間卻又大量增加了因疫情壓力(例如失業/恐懼/人我疏離)而出現精神失常的病患。

 

大半年時間不算短,一個國家防疫做得好、做得壞,放眼各地並不難得到客觀評價,台灣和紐約州人口差不多,人口密度卻更高,幅員也沒它那麼大,也沒有他州可以躲,當然也沒有足夠的百年基業可以任其崩垮,但是否就因為沒有受到疫情真正的震撼損失,反而容易讓人以為過去一年台灣能相當程度維持常態生活,靠得多是運氣?當紐約市無法再藉由時報廣場「降球儀式」去鞏固它作為世界中心的形象時,外人對台灣的觀感卻因為一場疫情正衍伸出許多不同以往的正面評價,這如果還不能說明一個小島國家的獨特之處,唯一可能,大概就是我們長期以來真的妄自菲薄慣了。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