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中國最氣龐佩奧說「Taiwanese counterparts」

李濠仲 2021年01月10日 11:33:00
美國一連串對台灣官方「對等窗口」的解禁鋪排,屬於實質意義的推演,對台灣國家地位(定位)將有深刻影響。
(湯森路透)

美國一連串對台灣官方「對等窗口」的解禁鋪排,屬於實質意義的推演,對台灣國家地位(定位)將有深刻影響。 (湯森路透)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才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訪問台灣,9日隨即正式宣布取消所有先前國務院《對台交往準則》,其聲明中指出,再也不會限制美國官方機構和台灣「對等對口」(counterparts)的互動,而「counterparts」一詞對台美關係早有定錨作用,事實上中國2019年五月即曾針對美國提及台灣時使用「counterparts」表達抗議,因這確實有具體承認國家地位的用意。

 

舉個例子,2019年12月,日韓兩國高層及貿易官員針對高科技產品管制進行談判,當時路透社報導敘述為,日本貿易省貿易管制部部長飯田陽一和「對口」(counterparts)的韓國外交大臣李鎬賢在東京舉行了三年半來首次高層雙邊會談。意即兩方出席官員互為層級對等的對口。

 

再舉一例,2019年8月,美聯社一則新聞的標題為:荷蘭外長和中國「對口」進行人權對談,原文是「Dutch minister discusses rights with Chinese counterpart」,標題雖然沒有提及中國官員名字,但看到「Chinese counterpart」,讀者即可知是中國外長王毅。此即「counterparts」在語意上,尤其官方往來上的清晰地位說明。

 

因而,2019年五月,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前往美國訪問,並和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會晤,創下台美斷交後首例,中國官方隨即就此表達抗議,也就是這一回,中方抗議內容除重申堅決要求和北京建交的所有國家都得遵循其「一個中國原則」外,尤其特別提出糾正,要美方發布的新聞稿不能將李大維稱為波頓的「對口」(counterpart)。而今回溯,當時並非美方寬鬆解釋李大維來訪的身分,實應為對台灣國家地位的一種明示。

 

繼之,就在《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通過兩年後,2020年四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就新冠疫情首度和台灣官方進行電話會議,美國各家媒體當時多以「美國衛生官員和台灣『對口』(counterpart)討論打擊COVID-19」為題發布新聞,儘管媒體用詞或有常態習慣,惟阿札爾隨後的來訪,確實又是一次兩國對等官員互訪的「進行式」。

 

而後,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J. Krach)於去年九月以參加前總統李登輝告別禮拜訪問台灣,十一月柯拉克再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透過實體及視訊方式在華盛頓舉行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Taiwan-US Economic Prosperity Partnership Dialogue),台灣一方並由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率小型代表團赴美國華府與柯拉克等進行實體會議,台灣經濟部政次陳正祺即為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的「對口」。柯拉克的來台,陳正祺的去美,亦為兩國「對口」互訪的實際執行。

 

不過,台美互動過程中最受矚目的一次,當是去年九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和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的「歷史性」會晤,雙方在曼哈頓的一家戶外餐廳首次同桌共餐。「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設於紐約的重點任務之一即是為了「聯合國」,以意義上來說,其處長如同駐聯合國大使,因而克拉夫特和李光章的同框,自然也代表開啟了台美另一環節「對口」的晤面。

 

7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官網發布克拉夫特訪台消息,文中自然明白表示將和「台灣的對口」(Taiwan counterparts)會面。9日,美國國務院發布取消《對台交往準則》的新聞稿,同樣指名了過去限制「台灣對口」的規範是沒有必要的。過去,或許多有國家也會以「Taiwan counterparts」表示和台灣之間的互動,例如斯洛維尼亞在接受台灣口罩捐贈抗疫時,也曾由總理親自表達對「Taiwan counterparts」的謝意。至於美國一連串對台灣官方「對等對口」的解禁鋪排,則屬於實質意義的推進,對台灣國家地位(定位)將有深刻影響,不在於外,也在於內。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