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日本UH-X視角看台灣空騎旅可否重生

張豐麟 2021年01月21日 07:00:00
日本防衛省於2015年7月份評定貝爾412EPI機種為最經濟方案,將商用Bell 412 EPI構改成為軍規UH-X,預計採購150架通用直升機。(湯森路透)

日本防衛省於2015年7月份評定貝爾412EPI機種為最經濟方案,將商用Bell 412 EPI構改成為軍規UH-X,預計採購150架通用直升機。(湯森路透)

稱「易洛魁」通用直昇機UH-1H曾是台灣陸軍的空中悍馬應屬實至名歸,它不但是第一款授權在台灣生產的直升機,也曾是台灣單一型式數量最高的旋翼機,自1970年首架出廠迄1976年全數完成生產完畢,「易洛魁」通用直昇機UH-1H在台總數高達118架之多,而後繼機種「天鳶專案」自2006年啟動建案時,原規劃採購90架UH-60M黑鷹直昇機,當時幾乎以1:1的替換率全面汰換UH-1H易洛魁直昇機,但2010年10月完成採購合約簽署,卻礙於預算限制僅能採購60架UH-60M黑鷹直昇機(因政治因素最終僅取得30架)。

 

台灣原本規劃同比例1:1汰換的歷程著實跟北方鄰居日本幾乎雷同,日本陸上自衛隊導入UH-60服役甚至獲得美國授權在日本境內生產,卻還是保有了大量UH-1系列直升機(約127架)在役,是的,台灣已經把UH-1H全數退役殆盡,但是日本還捨不得將其退役,沒比較沒傷害,一比較才發現其實台灣在外購武器與升級、延壽既有裝備的態度上有天攘之別!

 

UH-X(Utility Helicopter-X)計劃是用來取代JGSDF服役中的UH-1J機隊(上圖),原型於2018年12月首次升空並成功降落於Utsunomiya飛行場。(維基百科)

 

陸上自衛隊採用的UH-1J經查詢貝爾原廠族系,其實就是UH-1H的日本授權版,跟美國授權台灣生產的UH-1H兩者基本架構並無不同,日本在取得UH-60系列直升機的授權生產並實際操作十多年後發現,無論是製造成本或是維護費用都高出日方想像的極限,因為根據20世紀美方會計單位資料顯示UH-1H每小時飛行成本為209美元,真的超級省錢,遠遠低於UH-60系列。

 

從立法院質詢資料可以發現UH-60系列每小時的油料費用是1萬2千元新台幣,每小時的飛航耗材料件費用是12萬3千元新台幣,其他人員維持費用是6~7萬元新台幣,亦即操作UH-60黑鷹直升機的每小時變動成本,尚未包含購機壽期成本即突破20萬新台幣,無怪乎日本堅持拒絕用UH-60系列全面汰換UH-1J通用直升機。

 

為了達到1:1的旋翼機汰除交換比,日本防衛省在2014年4月提出以現有民用航空器研改為UH-X的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條款就是全壽期需維持低廉的成本,參與者包括川崎重工與空巴的X9方案、富士重工與貝爾直升機的Bell 412 EPI方案以及三井物產與奧古斯塔韋斯特蘭等三組團隊,最後日本防衛省於2015年的7月份評定貝爾412EPI機種為最經濟方案,而將商用Bell 412 EPI構改成為軍規UH-X版本的研發經費,預算於平成27年核定為10億日圓,是的,就是大概3億新台幣上下,真的是非常便宜,日本防衛省計劃在未來20年內生產150架UH-X用以替換JGSDF現有的127架UH-1J通用直升機,上述預計數量不包含日本警視廳也陸續增購的訂單!

 

日本陸上自衛隊導入UH-60服役甚至獲得美國授權在日本境內生產,卻還是保有了大量UH-1系列直升機(約127架)在役,原因無他,就是經濟實惠、容易保養又耐操/影片取自Youtube

 

UH-X在2018年12月25日完成首飛,並在2019年3月8日交付給陸上自衛隊的飛行實驗隊,正式編號為UH-2(Utility Helicopter-2)直升機,隨後日本防衛省的技術物流局(ATLA)於2020年6月正式與富士重工簽下一紙總計143億日元(1.316億美元)的合約用於量產第一批次的六架UH-2多用途中型直升機予日本陸上自衛隊(JGSDF),並議定於2023年前以額定單價18億日圓採購第一批次的34架通用直升機。

 

台灣自身「天鳶專案」亦恰巧於2020年結案備查,該專案係台灣於2010年斥資新台幣846.73億元(28億美元),向美國採購60架(失事2架,僅存58架)UH-60M黑鷹直升機以汰換老舊的UH-1H直升機,國防部將繼續與美國簽訂110年至114年的「後續維持服務軍售」案,據多家媒體報導原本陸軍有意建案續購32架黑鷹補足陸航部隊作戰能量,以填補移撥他單位所減少的空中突擊兵力規模。

 

不過,陸續交機服役後UH-60M黑鷹維保價格及耗油量已讓後勤單位相當震撼,高出原本UH-1H數倍的成本顯然非勤儉持家所能負荷的,加上空勤總隊與空軍救護隊前後各失事一架,航空器升級一個世代維修與人員訓練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也是陸軍暫緩增購案的原因之一,目前先熟悉新裝備操作並提高妥善率顯然是陸軍的當務之急!

 

日本是MV-22的第一個非美國客戶並計劃購買至少17架MV-22B魚鷹,顯見日本持續投資於創新式旋翼機的戰術與運用並不手軟。(湯森路透)

 

回過頭來,有兩個問題相當值得台灣民眾仔細思量,首先,僅存的30架UH-60M黑鷹運輸機,其整體運輸能量與原本超過百架的UH-1H相差過於懸殊,陸軍的三度空間作戰能力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是下降並倒退了不止20年!即便軍方一再聲稱隨著兵力調整已經不需要太多的直升機,卻依舊讓人充滿疑惑,既然不需要了,那為何產權不移撥內政部跟空軍就好,還要立下但書必要時「紅鷹」與「藍鷹」仍必須歸建陸軍使用,整個邏輯猶如卡夫卡的文字迷宮。

 

其實合理的答案根本不存在,其次,從2015年開始中國大陸每次的朱日和演習紀錄均可觀察到,解放軍轉型新建的空中騎兵已獲取顯著成效,近年來屢次操演,將一個營600位士兵用直升機實施突襲奪取海島的戰術,僅僅第一集團軍的陸航旅便擁有112架直升機,單次空降投放兵力的能量達到1,600人,雖然很明顯是抄襲美軍空騎旅編裝,但卻成效斐然!

 

說到模仿美軍空騎旅的編制,其實台灣方面的起步更早,且早於解放軍近20 年,在1998年陸軍就已經成立601空中騎兵旅與602空中騎兵旅,可惜當時建案採購UH-60M黑鷹直升機不斷延宕,加上期間諸多因素,台灣的空騎旅隨後於2002年解編,空騎旅的名稱也改為現在大家熟悉的陸軍航空601旅與陸軍602旅,即便2010年台灣的天鳶專案真的向美國採購了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卻又被高層移撥15架予內政部空勤總隊、移撥15架予空軍救護隊,最終僅存30架通用運輸機。

 

當解放軍不斷強化多軍種的聯合作戰時,台灣卻不進反退,令人不剩唏噓,現在看到2020年的日本陸上自衛隊仍堅持1:1旋翼機汰除交換比,吾人可以知曉直升機具備不受地型限制、跨戰區支援、馳援/收復外島的優勢特性仍然相當受到重視,是否要參考美日作法維持一定水準的旋翼機部隊,並收回移撥「外借」的UH-60M黑鷹直升機以復編空騎旅追隨世界潮流,實在是值得國軍高層深思的問題!

 

※作者為業餘自耕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