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文笛專欄:拜登這波對中談話到底說了什麼?

宋文笛 2021年02月20日 00:02:00
拜登在 CNN 「總統與市民有約」的講話達成了幾個目的,包含為台灣議題發聲,不會因為顧慮中國觀感就自我審查。(湯森路透)

拜登在 CNN 「總統與市民有約」的講話達成了幾個目的,包含為台灣議題發聲,不會因為顧慮中國觀感就自我審查。(湯森路透)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在 CNN 「總統與市民有約」(Town Hall)  時關於台灣議題的一段發言,在台灣輿論界引起漣漪。

 

實際上,理解美國政界詞彙的門檻不低,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英文基礎需要到位,二是對於政治學和中美關係史得有一定素養,理解其中各種「梗」的正反玩法。三是需要理解美國政治界和外交修辭邏輯。各國文化和制度迴異,各有不同的修辭傳統。要進入那個脈絡才能夠「不只知道說了什麼,還能知道沒說什麼,以及為什麼不說」 (not only what's being said, but what's left unsaid, and why)。欲三者皆具,誠然不易,也難怪對於該段演說的解讀,至今眾說紛紜。

 

依照筆者淺見,整體來說,這次講話對台灣是好事。簡短的兩段話中,拜登設好局,先對中共展示同理心,後要求中共也應該對拜登展示同理心。拜登一方面表示他必定會就所謂中國眼中的「中國內政」議題「該出口時就出口」,毫不示弱,同時又強調可以「鬥而不破」,請中共不必過度反應。拜登暗示此態度是基於美國價值,而非視中共為死敵,所以在中美雙方有共同利益而又無價值衝突的在個別議題上,依然有合作空間  (例如氣候變遷)。

 

外交戰略本應寬鬆有度,基於原則而又維持彈性迴旋、隨機議價空間,修辭也應求達意為上、避免過度直白而給彼此留下話柄。拜登此演說正是體現了此格局。

 

正本清源 閱讀原文

 

讓我們先看白宮網站新聞稿的原文。拜登的原話是:

 

I talked about this, too.  And that’s not so much refugee, but I talked about — I said — look, you know, Chinese leaders — if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Chinese history, it has always been — the time when China has been victimized by the outer world is when they haven’t been unified at home.  So the central — to vastly overstate it — 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Xi Jinping is that there must be a united, tightly controlled China.  And he uses his rationale for the things he does based on that.

 

I point out to him: No American President can be sustained as a President if he doesn’t reflect the valu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 the idea I’m not going to speak out against what he’s doing in Hong Kong, what he’s doing with the Uyghurs in western mountains of China and Taiwan, trying to end the One China policy by making it forceful — I said — and by the — he said he — he gets it.  Culturally, there are different norms that each country and they — their leaders — are expected to follow.”

 

重點擺前頭,萬眾矚目的第二段,若是經過整理和補完,真實的版本應該是:

 

“ I point out to him: No American President can be sustained as a President if he doesn’t reflect the valu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 the idea that I’m not going to speak out against what Xi is doing in Hong Kong, what he’s doing with the Uyghurs in western mountains of China, and how he is trying to end our One China policy by using force to coerce Taiwan into submission, is simply foolish. He said he gets it.  Culturally, there are different norms that each country and they — their leaders — are expected to follow.”

 

價值觀:你有我也有

 

拜登一貫的外交關鍵詞便是「價值」 (values or norms),從他的 2020年春季《外交事務》的外交宣言乃至於國務卿布林肯  (Tony Blinken)  的美國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的發言,都強調「基於價值觀的外交」  (values-based diplomacy)。原本此一概念主要用於界定敵我以及強化「價值觀相同民主夥伴國」  (like-minded democracies)  的向心力,但是這次拜登愈加延伸,製作出對於中國外交時的擋箭牌。

 

美國對華政策辯論中的鴿派,往往喜歡引用所謂的「百年國恥」(century of humiliation),闡述中國經歷過鴉片戰爭以來,在政治議題上多有心理創傷,呼籲西方人發揮同理心,對於中國外交內政上的一些問題應該給予更多耐心,循循善誘多於批評挑剔。

 

拜登在此處用上了這個梗 (trope),但是動機不是為中國辯護,而是掩護拜登政府對華批評的言行,哄習近平以後聽到拜登對於中國的批評時,不要反應過度。

 

拜登先表示每個社會都有各自的歷史帶來的價值傳統,中國近百年來遭受外辱、軍閥割據、又被分而治之,總之大凡分裂,總無好事,所以中國民心希望大一統,不想要一團散沙、任人宰割。拜登表示習近平的處境難,他懂  (註:懂不等於支持或認可),他也懂為什麼中國會有一些讓美國看不慣的政策,因為在此大歷史背景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難免會希望中央集權,團結國家,在一定程度上習也是回應中國民意。

 

我體諒你 你也應該體諒我

 

這第一段是佈局,下一段是拜登的重點:凡事都講究禮尚往來,既然拜登體諒習近平,那麼習近平是否也就應該體諒拜登?

 

怎麼體諒?中國有中國的傳統,美國當然也有美國的傳統。美國的傳統價值便是民主自由人權,拜登若是不按照這些價值執政,他的總統大位也坐不久,所以請中共體諒拜登,拜登必須得就人權民主等議題發聲,不然他會被美國人民炒魷魚 (“No American President can be sustained as a President if he doesn’t reflect the values of the United States”)。

 

注意此處拜登只提到美國價值,而沒有明講這些價值是民主自由人權等,因為既然此處是在把中美之間的價值觀對比,拜登若是強調美國有這些價值觀,豈不等於當面搶白中國沒那麼有這些價值?所以凡事留白,意思到了就好了。這是外交修辭的細膩之處。

 

既然拜登說他必定得按照美國價值行事了,所以他當然也會就香港、中國西部維族問題、台灣等議題上發聲,不然他位置坐不下去。

 

如此可以解釋,英文部分乍看是 “And so the idea I’m not going to speak out against what he’s doing…” (「我將不會就習氏的作為發聲」這個想法。)

 

其實拜登的真實意思是 “And so the idea that I’m not going to speak out against what he’s doing… is simply foolish!” (所謂「我將不會就習氏的作為發聲」這個想法根本就是蠢話,我當然會發聲,要是不發聲我會被美國選民踢下台)。

 

如此後綴 “is simply foolish”,這一整句話開頭的 “the idea” 在句子中的存在才說得通。

 

聰明人之間講話不必講得太白

 

那麼拜登為什麼沒有把句子講完?一來或許部分是因為拜登天生口吃,臨場說漏了,二來部分是因為最高層之間的外交辭令本來就是只要「意思到了」就夠了,不必把話全部講完講明。

 

試想要是把話講完的話,一旦被中國媒體完整引用出來,將會多麼損傷習近平的面子?「西方帝國主義『匪首』拜登當面搶白習近平,表示日後美國將會持續對中國『內政議題』指指點點,而習近平默默承受,沒有抗議」。一旦這個文章標題出來,日後中共任何體諒拜登的行為都會被打作投降主義,習近平還怎麼對美溫和?

 

這也是為什麼,拜登沒有講完這個句子,但是他馬上接著說,雖然他話沒有說全,但是已經足夠:「習近平說他懂我的意思了 」("he said he — he gets it")。這是高手之間過招的應有格調。

 

人在江湖 身不得已

 

拜登此番講話達成了幾個目的。第一,他強調會持續遵從美國價值,該出口時就出口,包含為台灣議題發聲等,不會因為顧慮中國觀感就自我審查。第二:他出口批評的原因,不是出於對於中國本身的敵意,而是,往雅裡說是信奉美國價值,往俗裡說是拜登延續個人政治生命的不得不然  (political necessity)。

 

所以若是中美之間出現戰略競逐甚至圍堵等緊張局勢,不是因為拜登將中國當作死敵,美國並不將中國視為不共載天的死敵,所以中國也沒有必要視美國為寇讎,雙方各自有其不得不然,若是中美之間出於各自的價值和利益而出現戰略競逐甚至圍堵等緊張局勢,也不妨「鬥而不破」。

 

對於國際政治學有興趣的讀者們可能讀到此處已經感受到,這段話便是國際關係現實主義 (realism) 的精神,即大國政治往往是雙方都有其不得不然的悲劇,多過有明確好人和壞人的倫理劇;而在此基礎上,依然秉持價值觀大旗,該出手時便出手,則體現了自由國際主義精神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拜登對中國的批評不是出於敵意,而是信奉美國價值,也可說是為延續個人政治生命不得不然。 (資料照片/湯森路透)

 

Prudence, Values, Burden-sharing

 

拜登於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上服務多年,多次跟共和黨保守鷹派如 Richard Lugar 和 Jesse Helms 等跨黨派合作,並在前南斯拉夫戰爭期間大力主張美國和北約進行軍事干預,並且支持北約東擴 (NATO enlargement)、壓縮準威權政體俄國的勢力範圍,並且支持擴張給支持海外宗教自由等援外組織的預算,在民主和人權議題上的一致立場有漫長紀錄可供檢驗。但是在 1991年海灣戰爭和 2007年伊拉克戰爭增兵 (Surge) 議案時,拜登則選擇反對,因為他認為美國將負擔的成本過高。

 

整體來說,在對「他者」展示同理心的基礎上,審慎控管美國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霸權的成本 (prudence),高舉民主自由人權大旗 (values),一方面維護美國傳統立國價值,二方面吸引更多價值相近國家共同出手維護國際秩序 (burden-sharing),這是拜登在參議院年代多年來的立場,是他和布林肯等人近一年多來各次發言和著文的主旨,也是他此次 CNN Town Hall 「總統和市民有約」發言的核心精神。

 

此次發言,對於熟悉拜登和美國對華政策傳統的專家們而言,其實在政策面上毫無新意,這也是為何相關段落在美國主流媒體間幾乎沒有受到關注。台灣也有自己的優勢,面對此類美國政界發言,其實無須杯弓蛇影,亦無需過度批評或掩飾,可以更加自信。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

關鍵字: 拜登 中國 CNN Town Hall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