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從柯文哲到馬英九 他們距離馬侃有多遠

李濠仲 2021年02月25日 07:00:00
柯文哲今天藉著二二八紀念日,特意邀請馬英九以象徵「和解」。(資料合成照片/張文玠攝/蔣銀珊攝)

柯文哲今天藉著二二八紀念日,特意邀請馬英九以象徵「和解」。(資料合成照片/張文玠攝/蔣銀珊攝)

2018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侃過世,接連有三場為了他舉辦的隆重告別會,由此反映他個人晚年在美國政壇受到的敬重程度。他年輕時打過越戰,當過戰俘,立場堅定反共,是共和黨忠貞黨員,但和川普價值觀相悖。有政治家風度、受跨黨派推崇、遵循價值理念,皆可為馬侃蓋棺論定的評價。

 

就像所有企圖心旺盛的政治人物,馬侃對總統大位一樣曾經躊躇滿志,只是時運不濟,2000年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他輸給了小布希,2008年如願以償,成功代表共和黨上陣,卻在對上民主黨的歐巴馬時落敗,不只讓個人總統夢碎,在美國首位黑人總統里程碑下,他的存在感更顯虛無。但和總統大位擦身而過,儘管已是政壇老鳥,或也有機會讓一位政治人物蛻變進化,因為在那天之前,馬侃並不是一路都受到各界褒揚。

 

曾經,尤其所謂的自由派媒體,對馬侃的形容未必比川普好到哪去,諸如「年邁昏庸」、「脾氣暴躁」,乃至於「種族主義者」等等用詞也經常被拿來批評馬侃,而他個人的行事準則,自然也不乏政客的機巧算計,記憶猶新,就是他和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挑選了當時的阿拉斯加州州長裴琳擔任副手。

 

馬侃對於自己為何找裴琳搭檔,檯面上解釋是,因為裴琳是成功的職業婦女,是女性楷模,不畏惡勢力,有勇氣打擊貪腐和進行改革。但這些溢美之詞相當經不起考驗,馬侃副手行情只維持了十天就被裴琳本身不夠格的條件打回原形,無論外交、經貿、內政等議題,只要裴琳一出口就是出糗,幾次媒體受訪表現更是不知所云,很快地新鮮感退去,留下只剩她荒腔走板的發言,個人人氣直線下滑,還連帶拖累馬侃。

 

在真正進化蛻變之前,馬侃並不是一路都受到各界褒揚。(湯森路透)

 

至於什麼因素讓馬侃做出「錯誤」選擇,說穿了無非就是一般政客的選票盤算。意即,馬侃當時看準歐巴馬在黨內競爭時和同黨的希拉蕊交惡,希拉蕊的支持者且對歐巴馬竟然沒找希拉蕊擔任副手很不滿(歐巴馬找了拜登),有希拉蕊的支持者還說要轉而支持馬侃,進而馬侃挑選裴琳,即寄望其「女性」角色,能分化民主黨並拉攏希拉蕊的支持者。當裴琳獲馬侃選為副手的一刻,立即表現出對希拉蕊的欽佩,的確一度幫馬侃拉抬不少聲勢。直到裴琳接下來每回在電視上露臉,經常對記者提問亂答一通,一場「裴琳的驚奇之旅」旋踵於焉告停。

 

後來,一直到馬侃重病期間出版了回憶錄,終究坦言當時選擇裴琳是他政治生涯犯的最大錯誤,尤其沒有聽從自己的價值判斷,讓深獲他信任的另一位參議員李柏曼做副手,而是被當下的「勝選機率」引導了決定。

 

出版回憶錄之前,馬侃和過往旁人對他的印象已略有不同,最主要在過去十餘年來,他的政治格局顯然不再純為個人逐利,也就是自2008年總統敗選後,他善用了許多時間,去重新塑造一個更好的政壇形象,尤其在所謂超越黨派歧見和國家重於政黨之上等等,他對包容和解的「實踐」,往往沒有辜負他的「言說」。甚而,政壇浮沉60載,最後階段他在「給美國的最後一封公開信」中,更直面了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唯盼可由自己對國家的愛為之彌補。

 

除非黨派立場決絕,否則無論民主、共和兩黨對能夠轉而價值先行的馬侃多是讚許和敬佩,在美國政治分歧且混亂的當下,他確實代表了一個能化解對立的可能性,主要便在於他的「跨黨派」見地不再夾藏政客的利益算計,表裡如一讓他足以取信於人。另外,當馬侃選擇不附和共和黨廢除「歐巴馬健保」時,歐巴馬更進一步讚許馬侃是一個真正的「正派人物」(a person of integrity)。

 

場景拉回台灣,柯文哲今天藉著二二八紀念日,特意邀請馬英九出席是為象徵「和解」,但以柯文哲和馬英九一路以來的行事風格,加以彼此眼前各有汲汲營營的政治盤算,「和平對話」至多只在他們兩人之間,其實並無關二二八事件本身,「正派人物」的評語還會繼續收在很多人的口袋裡,因為無論於柯、於馬,畢竟都不見馬侃的進化軌跡。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