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大名的「魚腸劍」是用什麼魚?為何乾隆、慈禧不但不怕死還讚不絕口?

陳華勝 2021年03月02日 07:00:00
「松鼠鱖魚」(取自維基百科)

「松鼠鱖魚」(取自維基百科)

春秋末年的吳國,也有一位愛吃魚的君主叫吳王僚。他有一位堂兄弟叫公子光,不服其兄當國王,一直想取而代之。他知道吳王僚喜歡吃魚,就報告說剛剛聘用了一位很會做魚炙的廚師,特地請吳王僚去家裡嘗鮮。

 

吳王僚聽說有這麼一種新鮮吃法,當然很想嘗嘗。但由於這段時間,首都治安不是太好,恐攻頻繁發生,吳王僚不敢大意,穿了三重鎧甲,率領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家的廳堂裡,對於上菜的廚師一律搜身檢查。但萬萬沒想到,維安措施這麼嚴密了,公子光雇的那個廚師卻更是技高一籌的職業刺客。

 

當第二位就餐者翻開第二張牌時,心有餘悸地吐了一下舌頭,因為牌上畫著一隻手從魚腹內抽出一把劍,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這是專諸刺王僚,魚腸劍的故事!

 

專諸就是公子光雇用的刺客,因為吳王僚身邊衛士眾多,難以近身實施「斬首行動」,公子光特地把專諸送到太湖邊的民間去學習廚藝,求得製作魚炙的技藝,還定製了一把鋒利無比的短劍—魚腸劍。

 

專諸在廚房裡先將魚背上的肉剜出花紋,入油鍋一炸,魚肉便鬆漲豎立起來,然後將短劍藏到魚肚裡,再用佐料一炙,澆上輔料,便很難看出其中暗藏的短劍了。

 

職業刺客的心理素質果然過人,在長矛如林的戈陣中經過搜身,面不改色地端著菜盤來到吳王僚面前。吳王僚聞得魚香味,正欣喜地舉箸動筷,準備大啖之際,專諸掰開魚身,抽出魚腹內的短劍,撲向吳王僚一陣猛刺,給予致命一擊。

 

廚師與吃貨終於同歸於盡,公子光出來埋單收拾殘局,當上了新的吳王,也就是後來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

 

本書當然不關心刺殺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們只想知道,專諸燒的那道魚炙究竟是什麼菜?什麼樣的魚藏得了一把劍呢?

 

 

專諸刺王僚的那道「魚炙」,有人說是「糖醋魚」,也有人說是「松鼠鱖魚」,其實,兩者大體相同,只不過「松鼠鱖魚」的做法要更考究一些,因為在油裡炸過,魚肉鬆漲豎立,頭昂尾巴翹,形狀像隻松鼠。這道菜是蘇菜中的傳統珍品,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蘇州吃了這道「松鼠鱖魚」還讚不絕口

 

當然絕對不會有人告訴他,這道松鼠鱖魚就是當年專諸刺王僚時用的魚炙,否則皇帝要問你居心何在了?後來,慈禧太后知道了這個故事,果然當面責問廚師:「專諸為刺王僚而燒這道菜,你現在做此菜給我吃,膽子可真不小啊!」

 

幸虧那個廚師機靈,口才也一流,當即跪下說:「王僚是無福享受這等美味佳餚,老佛爺您洪福齊天,哪裡是王僚可以比的?」說得慈禧滿心歡喜。可見酒席上會說話,也跟會做菜一樣重要啊!

 

回過頭來,還是說說那條藏得了一把劍的魚──鱖魚。

 

鱖魚,又稱桂魚、桂花魚。鱖魚的體形側扁,口大,下頜突出,背部隆起,魚身長達六十至七十公分,所以裡面是可以藏劍。鱖魚有背鰭一個,脊上有十二根硬刺,據說和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對應,是這種魚的奇特之處。

 

鱖魚肉質緊而嫩,沒有魚腥味,唐代人特別喜歡吃鱖魚,將之比作天上的龍肉(今天的北方人喜歡將驢肉比作龍肉,叫做「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其實誰也沒有吃過龍肉,只是比喻而已)。

 

唐代詩人張志和專門寫了一首《漁歌子》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首詞也是中國詩詞最早傳到日本去的幾首之一。據說,當時的日本天皇非常喜歡這首詞,連帶著日本人也都喜歡吃鱖魚了。

 

寫過小說《美食家》的蘇州作家陸文夫就對鱖魚情有獨鍾,他曾經筆帶深情地記述了上世紀五O年代在江南小鎮食鱖魚的故事:

 

這是一條小石碼頭,店主從河裡拎起一篾簍,簍裡有一條活鱖魚,約兩斤不到點。按理鱖魚超過一斤便不算上品,不嫩。可陸先生此時饑腸轆轆,卻希望愈重愈好。

 

買下魚後,打兩斤仿紹,店主引其從一吱吱作響的木樓梯上去,樓上空無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見底,風帆過處,一群群野鴨驚飛,再極目遠眺,青山隱隱,面對碧水波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於是,自斟自飲,足足逍遙了三個鐘頭。

 

看看!這就是吃貨的境界了,有時候,吃的是環境,吃的更是心境。心裡有詩意,就能吃出詩的味道來。要當吃貨,一定要有文化。

 

如今鱖魚已成了頗受歡迎的一個魚種,各地都會烹煮。到了安徽黃山,還能吃到風味獨特的臭鱖魚。

 

據說,當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親,因為路遠天熱,攜帶的鱖魚未保存好發臭了,妻子捨不得丟棄,用濃油赤醬處理了一下,沒想到歪打正著,味道竟然好極了。徽商借此推廣,村裡鄉親紛紛仿效,不經意間,臭鱖魚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

 

初次見到臭鱖魚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臭鱖魚當然不會是用變質的魚做的,也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竟是那樣的鮮美。

 

如果要吃「松鼠鱖魚」,當然以江浙一帶的更為聞名,只要你沒有公子光這樣的兄弟,就不必擔心魚裡面會吃出一把劍來了。倒是張志和那首詞可以熟背,酒席上掉一下書袋也是挺有文化的。

 

【吃貨寶典】

 

魚也有雌雄,一般的魚很難分辨,但鱖魚的雌雄卻容易認別。鱖魚身上有斑紋,斑紋鮮明的是雄性,而斑紋晦暗的則是雌性。雄性鱖魚體形更大,肉質也更鮮美。

 

 

*本文摘自《吃貨簡史》,商周出版 出版。

 

 

 

【作者簡介】

 

陳華勝


歷史文化作家,高級編審。現任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杭州網總經理,十九樓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治史寫史頗見功底,懷古論今行文自由,更有打破常規的開拓情懷。


曾出版《大江東去三國志隨筆》、《玄奘取經西遊記》、《獨步江東吳大帝傳》、《三國奇譚》、《大宋王朝的生動面孔》、《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等十餘部作品,版權遠銷臺港和日、韓等國。臺灣著名評論家羅吉甫先生評價他:讀書有間、論述有趣、下筆有神、推斷有據,能夠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

相關著作:《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