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爽就別用」反正你也無路可走 優步、谷歌與臉書平台如何越長越大

美國共乘平台「Uber」及「Lyft」。(湯森路透)

美國共乘平台「Uber」及「Lyft」。(湯森路透)

編按:「第一點,只投資有潛力讓你賺回整筆基金價值的公司」──彼得.提爾,《從0到1: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2014)

 

平臺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一詞,常被用來指涉商品與勞務從生產、分享到交付的新模式──平臺資本主義比傳統的商業模式更加水平、更看得到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且較無需由傳統機制(如旅行社)來提供中介。所謂「分享經濟」在這種框架下的運作,就是要在雙邊市場中減少兩端的摩擦:把買方與賣家連結起來,把潛在的客戶與廣告主連結起來,並在各種做法上追求效率。表現在外,這是對商品與勞務在生產、分享與交付上一種極端的轉型。

 

平臺資本主義創造附加價值的方式,是把原本在服務中屬於「邊緣人」的部分──以Uber為例就是叫車、選車、追蹤車輛與支付車費等環節──找來挑大樑,將之變成服務的核心。但當身障使用者向Uber申訴駕駛不幫忙把輪椅搬到後車廂時,Uber卻只會規避責任,因為它們會宣稱自己不是計程車公司,只是單純的平臺而已。同樣地,愈來愈多用Airbnb找住宿的人遇到地點安全性或房東種族歧視的問題時,該公司也是愛理不理。

 

駕駛成本上漲,消費者賺到

 

再者,Uber透過規模經濟(用戶數的增加)與範疇經濟(economies of scope;業務的多元化──如提供名為UberEats的餐點外送服務)的提升,獲致了利潤的成長,但這不啻是對實質上價值創造者的壓榨──我說的是駕駛。事實上,消費者在使用這些愈來愈便宜的搭車服務時,駕駛的成本卻在上漲:二○一二年,Uber Black(尊榮優步)作為Uber的高級搭車服務,舊金山消費者的花費是每英哩4.9美元或每分鐘1.25美元;到了二○一六年,這些費用已經降至每英哩3.75美元或每分鐘0.65美元,換句話說,消費者賺到了。

 

但同時間發生的事情是,Uber Black駕駛所得減少,服務標準提高(駕駛有壓力,得提供共乘服務給消費者),以及來自Uber其他服務的競爭變強。對於這些狀況,駕駛們愈來愈多怨言,但Uber的市場觸及(率)卻蒸蒸日上,每一天都有成長:截至二○一六年十月,Uber的全球搭乘量為單月四千萬人次。二○一六年,Uber在美國有十六萬名駕駛,全球五百個城市更有數以百萬計的駕駛──全都以「獨立包商」的形式提供服務,由此Uber並無義務提供他們醫療保險等各種福利,畢竟他們不是全職的正式員工。

 

跟谷歌、臉書、亞馬遜一樣,無上限成長

 

瀰漫在線上市場中的網路效應有一項重要的特性:一但公司建立起市場領導地位,其霸業就只會不斷成長,且幾乎自動地自我成長。若每個人都在臉書上有一片天地,就不會有人想加入別的社群媒體。多數人上網搜尋用的都是谷歌,於是乎谷歌與其對手的差距只會愈拉愈開,畢竟愈多人用,谷歌能拿來發揮的資訊量就愈多。隨著谷歌的市占率擴大,其能用以吸引使用者的能量也會愈大,這一點又會反過來成為其市占繼續成長的肥沃土壤。

 

與網路先驅者所說的正好相反,網路效應讓網路的發展愈來愈集中,市場力量愈來愈以排山倒海之勢集中在少數大型業者手裡。光谷歌一家公司就掌握了美國七成的線上搜尋筆數,在歐洲更高達九成。臉書有相當於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逾15億用戶,領先眾家對手好幾條街。亞馬遜現占美國實體書籍販售市場約過半的市占,更別提其在電子書部門一枝獨秀。六家公司(臉書、谷歌、雅虎、美國線上[AOL]、推特與亞馬遜)合占數位廣告市場大約53%(光谷歌與臉書就拿走39%)。

 

這樣的霸業,代表網路巨擘可以對其使用者與企業客戶予取予求。像不少書籍的出版業者就很不滿亞馬遜堅持的合作條件,不斷要求改善現狀,但實際上出版商對此根本使不上力,只能狗吠火車而已,畢竟如葉夫根尼.莫羅佐夫所說:「亞馬遜就只有一家,別無分號。」雙邊市場裡強大的網路效應讓這些大公司深植地基,由此谷歌之流的業者雖無獨占之名卻有壟斷之實。沒有獨占罪名纏身,代表它們不像菸草、造車與食品等傳統產業中的大公司一樣被反托拉斯的立法鎖定。

 

「競爭者按一下滑鼠就有」

 

平臺提供者在核心市場中控有的霸業,可以進一步用來在衛星市場中獨厚自家的產品或服務,藉此進一步延伸領先者的業務觸角。歐盟目前正在調查谷歌,就是因為據傳谷歌會系統性地讓搜尋結果倒向自家產品。同樣的道理,不少用戶也對臉書挪用、儲存、分析與販售其個人資訊給第三方客戶非常不滿,但只要他們的朋友還沒離開臉書,他們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臉書等公司對此最制式化的回應就是「競爭者按一下滑鼠就有」。這樣說反映了它們有恃無恐,因為在網路效應如此強大的市場中,競爭者幾乎絕種。近期賓州大學一項研究調查了一千五百名美國網友,了解他們何以同意放棄部分隱私換取網路服務與應用。

 

關於這點,坊間最典型的回答是,消費者會衡量隱私的成本與免費服務的效益,願意使用就代表他們覺得這是筆划得來的交易。另一種不相上下的說法,則是不少用戶純粹不知道網路公司侵害他們的隱私到何種程度。但有趣的是,賓州大學的調查結果與這兩種解釋都不一致。賓大的研究顯示,消費者之所以接受被追蹤並提供個人資料,並不是樂於這麼做或被蒙在鼓裡,而是因為充滿無力感的他們已經放棄努力。

 

消費大眾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的社會裡,你怎麼可能不用網路搜尋引擎、怎麼可能不用大家都在用的社群媒體,又怎麼可能都不光顧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的購物平臺。但要使用這些服務,代價就是你得接受強勢業者所設定的條件,反正業者的態度就是「不爽不要用」,反正你也無路可走。

 

作者簡介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創新經濟學與公共價值教授,並於該校身兼創新與公共目的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 Public Purpose)的創院院長。她先後取得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文學士學位,以及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她廣獲好評的《創業型國家:打破公私部門迷思(暫譯)》一書(2013)深究了國家在推動經濟成長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至於《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2018)一書,則闡述了何以價值創造應該要獲得獎勵,價值擷取則否。



她針對由創新主導的普惠性與永續性經濟成長,給予世界各國政策擬定者建議。她目前以委員身分活躍於蘇格蘭政府的經濟顧問會議、南非總統直轄的經濟建言委員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之下的新成長論述建言團體、聯合國發展政策委員會(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瑞典創新局(Vinnova)的顧問委員會,乃至於挪威的研究委員會。她另外身兼義大利總理的特別經濟顧問(2020),並在歐洲委員會研究、科學暨創新執委特別顧問的任內(2017-2019)執筆了在歐盟中影響深遠的「使命導向研究與創新」報告,使得各種「使命」在歐洲委員會的地平線(Horizon)創新計劃中,變成了舉足輕重,推動計畫前行的一項嶄新利器。

 

譯者簡介

 

鄭煥昇
與文字朝朝暮暮,在書本中進進出出的譯者。譯有《冥王星任務》、《下一個家在何方》、《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傷風敗俗文化史》、《烈日帝國》、《性的解析》、《普羅旺斯1970》、《專業之死》、《哲學不該正經學》等書。

 

※本文摘取自《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