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濠仲專欄:台灣再有這些國際博弈實戰值會更不一樣

李濠仲 2021年03月07日 07:00:00
台灣長期被拒於重要國際組織之外,影響所及,就是台灣諸多權利和利益往往必須受制他人。(倡議台灣入聯廣告/攝影:李濠仲)

台灣長期被拒於重要國際組織之外,影響所及,就是台灣諸多權利和利益往往必須受制他人。(倡議台灣入聯廣告/攝影:李濠仲)

經媒體披露後,日本將訓練新一代有能力領導國際組織的外交官計畫,或將付諸實行。這項計畫背後,一部分應是受到中國近年以所謂「戰狼外交」爭奪話語權的刺激,另方面則猛然意識到自己身為東亞大國,其國際影響力恐怕早被中國、甚至韓國追上或超越,被擠到國際舞台角落的危機感,促使日本有意改弦更張,包括跳脫傳統外交官的制式訓練,好符合當下國際角力的需求。

 

無論手法優劣,凡能在主要國際組織取得核心地位,以當下多國各自站隊的形式,已是確保自身國家利益的常態手段。2019年新型肺炎爆發,中國如何藉「世界衛生組織」(WHO)發揮輿論影響力,早讓大家嘆為觀止,世衛祕書長譚德賽諸多迴護中國之舉,更被指是對中國當初的支持投桃報李。此外,從國際民航組織(ICAO)、聯合國工業組織(UNIDO)、國際電信聯盟(ITU)一直到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DAES)等等一級戰區,如今已滿是中國的手腳和身影。過去20年中國國力與日俱增,便據此同步「投資」國際組織的重要職位,今天確實正逐一結出果實,加以傳統大國流露疲態疏於經營,許多國際組織再回首已不乏轉而聽令中國,這也是它於今敢於和美國叫陣的信心來源之一。

 

回顧去年六月,全球為疫情風暴焦頭爛額之際,BBC曾發布一則揭密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競選的幕後新聞,在那看似荒謬、幼稚的拉票競爭手腕下,我們其實不難理解國際現實必然就是這麼一回事。

 

那時主要有加拿大、挪威和愛爾蘭三國要爭奪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根據BBC的報導,每回競選期間,位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就會額外多出許多「餐會活動」,比方說找理由和他國友好人士敘舊,辦些同歡活動,都可以是聯絡感情兼攏絡支持的方式之一,只要注意避開違規的拉票行為,像是不涉及可能會遭致麻煩的禮品贈送,其他像是精美文宣和餐會上的美酒佳餚,有意競選的國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

 

例如,挪威當時就送給每位聯大代表一塊名牌,外裹安理會會議室牆上壁掛的同款織物;加拿大除了送出巧克力和加拿大製口罩,還附贈加拿大知名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的紐約巡迴演唱會門票;愛爾蘭則早在2018年就提早佈局,先一步招待有關人士去聽愛爾蘭搖滾樂U2在紐約開辦的演唱會。據BBC所寫,愛爾蘭花了80萬美金在這場席位競爭上,加拿大花了約174萬美金,挪威最多,花了280萬美金。

 

他們之所以勇於砸錢搶票,主要在聯合國大雜燴的組成下,一旦擠身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將更有機會獲得聯合國的內幕消息,同時擴充人脈和資源,直接提升自己國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而即便是一個小國家,也可因此直接上通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和俄國5個常任理事大國。而無論是常任理事國還是非常任理事國,只要是15個安理會成員國之一,都有權可以參與調查任何國際爭端並提出建議,常任理事國在議案上有一票否決權,非常任理事雖無否決權,卻也具備了投票權。其他無形的優勢更是不言而喻。

 

當然,所謂「聯合國已成腐敗的機構」,多少也是由上述情節,以及意欲藉這機制取得決定權的角力遊戲而來,正如BBC文中引述受訪者的評論,就點名近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席位的競選,早對候選國的國際聲譽不甚關注,而是更側重於投票國的利益考量。BBC的報導當然只呈現出聯合國博弈內容的一隅,日本鎖定國際組織重新訓練外交官的計畫,則另外顯示國與國之間在既有舞台上競爭的白熱化。

 

這樣的趨勢,自然讓聯合國或旗下國際組織成立宗旨出現偏移,而台灣國際處境的艱難,和這些機構崇高的宗旨愈被各國私心所吞噬不能說沒有連帶關係。基於現勢,台灣長期被拒於重要國際組織之外,好像無涉那些國和國之間的席位爭奪,但影響所及,就是台灣本身的權利和利益往往必須受制他人(甚至是暗盤交易),因為不具資格爭取從而自我保護,以至蒙受的損失和付出的代價,並不比加拿大、愛爾蘭或挪威欲爭取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小到哪去。我們從來看似局外人,卻又被棋局拖著走,比較起來,台灣似乎比日本更有重思傳統外交官制式訓練的迫切性。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