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愛吃「鮭魚」已有萬年歷史 從繩紋時代就開始以捕魚為生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2021年05月01日 20:00:00
日本祖先自繩紋時代就愛吃鮭魚,鮭魚洄游是許多地方秋季主食來源。(取自pixabay)

日本祖先自繩紋時代就愛吃鮭魚,鮭魚洄游是許多地方秋季主食來源。(取自pixabay)

編按:一如歐洲,東亞的捕魚活動也循著大同小異的文化軌跡發展。在冰河期後期不宜人居的數千年裡,日本北部的某些群體可能已經開始捕魚,但大概只是零星或季節性的活動,時間點和當地鮭魚洄游和其他可預期事件相吻合。

 

冰河期末期的全球暖化為中國和日本帶來重大的環境變遷。在中國北部,幾個考古遺址皆發現證據證實,人們在仍住在相對開放的地區期間,曾努力適應較溫暖的環境條件。他們會使用輕型武器,包括弓和石鏃箭,各式食物可取得與否決定他們是否持續移動。不過,最密集的捕魚活動集中在日本北部,而且發展時間若非比世界另一端的斯堪地那維亞更早一些,就是同時開始。

 

隨著海平面升高,日本成為群島。當海洋淹沒河口地區和海灣,高漲的太平洋海水創造出許多島嶼和海埔地。綿延的海岸線隨之產生,並孕育出豐沛的生物生產力。此外,內陸崎嶇不平的地形,包含高達三千公尺的山脈,提供了另一種多產的地景。這正是繩紋文化繁盛至少一萬年的環境背景。擁有種類如此多樣的動物物種、廣闊海埔地上充足的貝介類、資源豐富的近岸漁場,以及在秋季大量盛產的堅果和其他食用植物,幾乎沒有誘因促使他們改變冰河時期後或可能更早就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繩紋」意為「繩索的紋路」,指的是在他們最早的聚落發現、帶有獨特繩索印痕的陶器。

 

長久存續的捕魚社會:繩紋及其他日本考古遺址。(湯森路透)

 

多數專家認為,繩紋人嶄露頭角的時間點是在至少一萬四千年前,少數從亞洲大陸南移的狩獵採集者加入或入侵現今日本北部原住民的群體;這些人可能是受升高的海平面所迫而遷移。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早期的繩紋人會在不同的地點間移動,以利在越來越多樣化的環境中開採季節性的食物。自一開始,魚類就非常重要。早在西元前8000年,繩紋漁民便曾造訪北海道南部的湯之里,並一再前往當地長達數千年之久。挖掘工作讓至少15個穴居和成排石塊標示出的儀式性場域重見天日。居所內有火灶,考古學家也在其灰燼中尋獲鯉魚、沙丁魚和性成熟的白鮭的骨頭。

 

到了西元前7000年,繩紋人的聚落數量遽增,原因不得而知。漁民生活在較大的聚落,其中多有建於土裡的半地下穴居。一座位於東京都武藏台的遺址出土了呈弧狀排列的19個穴居;長達數千年,較大型的繩紋聚落都具有住所環狀排列的特色。這個遺址是在氣候較溫暖的期間有人占居,當時結滿橡實的橡木落葉林廣為拓展。一如在世界其他地方,橡實也成為繩紋族群的一項主食。

 

大型永久聚落形成

 

鄰近海埔地且有穴居的遺址讓我們了解東京灣周邊關東地區攀升的人口密度。早在西元前7450年,海水快速升高並淹入河谷時,橫須賀灣的夏島貝塚遺址的居民便會採集牡蠣和有稜紋的鳥蛤;這兩種貝介都棲息在近岸水域的泥濘海床。海平面穩定後,沙子取代了泥土,促使蚌蛤大量生長;在夏島較後期的貝塚堆積物中,經常可以找到蚌蛤的貝殼。居民會捕捉鮪魚、鯔魚、海鱸和其他常見的物種,使用的工具似乎是鹿角魚鉤和纖維釣線。所有的魚都是在近岸捕獲的。

 

距離東京地區約五十公里以南,大島上的漁民則集中在較深的水域捕魚。他們的一處聚落覆滿厚厚一層火山灰堆積物,裡頭保存了開放水域物種的骨骸,諸如鮪魚、海鰻、岩鯛、鯖魚和鸚哥魚,還有海龜和海豚。擁有種類如此廣泛的動物物種、廣闊海埔地上充足的貝介類、資源豐富的近岸漁場,以及大量豐收的堅果和其他食用植物,這座島具備一切讓人口穩定成長的要素。

 

在這些如此有利人居的地點,繩紋人口持續增加,並於西元前3000至前2000年間達到高峰。當地環境被人為區分成界線明確的領地,自然帶領人類走向更複雜的社會,可能也促使大型的永久聚落形成。

 

魚類平衡狀態中的位置為何?

 

1947年,考古學家山內清男針對繩紋人的為生方式,提出了一項「鮭魚假設」。山內對於北美洲西岸的捕鮭社會和高度仰賴鮭魚洄游的北海道愛努族瞭若指掌。他主張,日本東北部河川附近的繩紋社群和西伯利亞東部的人們相同,同樣依賴鮭魚洄游為生。繩紋人的飲食主要來自堅果,諸如橡實、各式栗實和核桃,全都在秋季收成,並仔細保存以供日後食用。

 

可是山內斷言,每年秋天在無數河流中逆流而上的白鮭幾乎同等重要。鮭魚很容易捕捉並經煙燻處理,是繩紋人首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山內反駁他那些較保守的同事的批評,他們指出鮭魚骨在他所研究的那些遺址中相當少見,但他表示這是由於魚骨難以在酸性土壤和貝塚中良好保存。此外,因為我們幾乎可以肯定許多魚都經過乾燥並磨碎,魚骨必定跟著去除內臟後魚身的其他部位一起被人吞下肚。然而,當時考古學界並未採信此一主張。

 

今天看來,山內似乎是對的。多虧對開挖過的堆積物進行濕篩,現今的發掘方法已大幅改進。考古學家在海岸和湖畔的繩紋聚落都已經找到鮭魚脊椎骨的碎塊。這些魚骨在新鮮時富含脂質(脂肪),但在軟物質腐爛後,不久便會碎裂開來。許多發現鮭魚遺存的遺址都遠離捕獲鮭魚的河邊。魚骨上有被燃燒過的痕跡,似乎代表魚在被帶到聚落前已經被人事先片開並經過防腐處理。

 

 

獵捕海豚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信史時代

 

前田耕地一座早期繩紋遺址,位於流向東京灣的多摩川的河階上,挖掘者發現一間可追溯至西元前9000年左右的住屋。屋子的填土含有大量燒黑的鮭魚和小型哺乳類動物的碎塊。他們在這處住所至少找到60至80條魚,其中鮭魚頭比脊骨更加常見。居民似乎會先切下魚頭,接著剖開魚身,並在清理腹部時去除體內的脊椎和肋骨。他們在火堆上烘乾剖開的魚身,過程中會將魚骨烤焦並使之碎裂。這處住屋可能是純粹用來處理漁獲。

 

在日本海海岸的能登半島上,在這條點綴著多個平靜海灣的海岸線上,真脇遺址的居民曾獵捕海豚,這項習俗一直延續至信史時代。有人曾親眼見證此活動,敘述人們在春季捕捉超過一千隻的海豚;漁民將牠們趕入旋網後,耗費兩天獵殺之。在同一地點的繩紋遺址可能從西元前9000年至中古時期皆有人居,那裡發現了至少285隻海豚的遺存;其中有些是太平洋斑紋海豚,這種海豚會在4、5月成群北遷,一群的數量可超過1000隻。

 

要捕捉太平洋斑紋海豚這樣敏捷的獵物,需要強韌的漁網或在近岸設置的永久立竿網,以利將這些生物驅趕入網。在同一遺址也出土更多溫馴的短吻海豚的遺存,他們被趕到淺水處時很容易受驚,甚至徒手就能捕撈上岸。真脇是人們進行宰殺的地點,漁獲都在此屠宰。有一架完整的脊骨存續至今,來自一條大小可由人的手輕鬆掌握的魚,在魚肉仍連接著脊椎骨時便被送出分享給鄰近的社群,對象可能是那些有參與漁獵的人們。

 

夏季捕櫻花鮭、秋季捕白鮭

 

考古學家發掘所謂的繩紋曆,排列出許多群體數千年來遵循的季節循環。這份歲時曆呈現出人們仰賴四種主要活動為生。他們會在夏季捕魚和獵捕海洋哺乳動物。鮭魚洄游成為許多地點秋季的主要食物來源,而同時期收成的堅果也為冬季增添耐放的糧食。陸地的哺乳動物會在冬季月份被人獵捕。在冬末和春季的荒月期間,貝介類則扮演核心的角色。

 

一如其他活動,捕魚和某些因素密切相關,諸如人的機動性、社會組織、隨社群和地點改變的社會複雜度、以及影響覓食的宗教信仰。在信史時代,這樣的歲時曆是北海道、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南部的愛努族人所共有的。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界線分明的河流領地;漁民會在那裡運用魚梁和陷阱,在夏季捕櫻花鮭、秋季捕白鮭和鰷魚等較小型的魚類。他們將多數的漁獲煙燻處理,並保存在倉庫中,為荒月未雨綢繆。

 

 

除了燉菜外,繩紋陶鍋也用作祭祀

 

繩紋社會的陶器也相當出色,是世界最古老的一種陶器。最早的一批是圓底的小煮鍋,在距今14700年便已在南方使用,且可能是從中國大陸引入的。這些陶器的用途為何?許多容器都帶有焦化或煤煙的痕跡,代表它們是用來烹煮食物的。想像一座充滿灰燼的爐床,上同擺放著數只陶器,四周有燒紅的餘燼圍繞。魚和堅果在煮鍋中燉燜,做成的熱燉菜在製作和保溫上都十分容易,這點對成天在刺骨冷水中走動、採集牡蠣或設置捕魚陷阱的漁民來說是必要的考量。

 

歷史上日本北部的愛努獵人和漁民曾將深陶鍋放置在爐床坑的炙熱餘燼中來燉魚,他們的祖先可能至少有部分是繩紋人。愛努飲食的主食是名為「湯菜」的一道湯品──這正是陶鍋派上用場的地方。鍋子一次可以放在火上數日之久,以利不斷供應溫暖的湯,裡頭會加入豐富的肉或魚,還有水煮的野生植物和野穀粥。沒有人知道繩紋族群是否也會用煮鍋長時間燉湯,但日本早期捕魚方式一路為人承繼,可能導致他們在飲食上也廣泛以肉魚為基底煮湯。並非所有的繩紋陶鍋都是用來燉菜。在較晚近的時代,經精巧裝飾的淺碗和有壺嘴的容器也為許多墳墓增色。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

1936年生於英國。世界知名考古學作家,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人類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曾於1959至1965年於尚比亞的李文斯頓博物館(Livingstone Museum)擔任史前文化研究員,在此期間潛心投入田野調查,專注於非洲史的跨領域研究及遺址保存。1967年開始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直至2004年退休。現與妻女居於加州。

費根致力透過演講和寫作,向一般大眾推廣考古學知識,編有《牛津考古學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是進入考古學的最佳讀物。費根的著作等身,更有多部著作已在台灣出版,包含《聖嬰與文明興衰》、《法老王朝》、《古文明七十發明》等,其中《漫長的夏天》和《歷史上的大暖化》結合了考古學知識與費根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更是暢銷經典。

長期以來,費根探索氣候對於人類文明與歷史進程的影響,另著有《小冰河時代》(The Little Ice Age)、《星期五的魚》(Fish on Friday)、《長生不老的關鍵:人類與水的歷史》(Elixir: A History of Water and Humankind)等。此外,他從八歲開始練習駕船,至今已是專業好手,其著作《中南加州巡航指南》(Cruising Guide to Central and Southern California)自1979年出版以來不斷再版,是被廣泛參考的航海指南。

譯者簡介

黃楷君

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文字工作者、譯者、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譯有《手寫時代》、《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容與和平的先知》、《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合譯)、《時光出土:考古學的故事》、《原始富足:布希曼族的生存之道,以及他們能教給我們什麼?》、《征服的時代:從亞歷山大到哈德良的希臘世界》等書,及合著《吹過島嶼的歌》。

 

※本文摘取自《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