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出建設自有太空站第一步 中國順利發射「天和」核心艙

李靖棠 2021年04月29日 15:15:00
中國自有的太空站示意圖。(湯森路透)

中國自有的太空站示意圖。(湯森路透)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除了由國家資助扶持的各國航太中心,還有如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這樣瘋狂的富豪,不斷地投注資金和心力研發,才讓人類上太空的夢想一步一步更加接近。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正式跨出建設自有太空站第一步,29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藉由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協助,將「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通過現場直播影像確認,核心艙已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完成第一步規劃後,根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的時程表,未來兩年內、至少還有11次飛行升空任務,包含包括3次太空站分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任務,期望在2022年能讓「天宮」太空站完工啟用。

 

根據對岸媒體介紹,之所以率先讓「天和」核心艙升空,與其未來用途有直接關係。做為未來太空站樞紐區域,核心艙能讓太空人長期駐紮至多6個月。

 

此次升空的「天和」核心艙模擬器,向中國民眾展示參觀。(湯森路透)

 

天和核心艙全長16.6、重達22.5噸,有3個對接口及兩個停泊口,將來可以與「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對接,分別讓航天員往返及補給物資。

 

繼天和升空後,未來還有「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兩大部份,也將陸續升空,屆時三個太空艙將拼接成T字構造,形成中國自主營運的太空站,在距400公里的近地軌道運行。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制定航太工程「三步走」的中國,近年來已陸續完成前兩步,然而最大挑戰和困難之處的第三步:打造永久太空實驗站,並派人常駐進行研究也正式啟動。

 

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天和核心艙,從海南發射基地順利升空。(湯森路透)

 

現役的國際太空站啟用於1998年,是冷戰後、美國暫停與擱置星戰計畫後,主動與俄羅斯接洽合作;只不過,啟用時間和預算開銷,卻遠遠超出華府估算。太空站的人員和物資運輸,從啟用至今、長年單獨倚賴俄羅斯聯盟號太空飛船(Soyuz),美國等成員必須支付高額費用,直到Space X出現才打破這個慣例。

 

被定位成無重力實驗室的太空站,由美國國家航太總署、俄羅斯聯邦太空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和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共同維護營運;最多能容納7人長期駐點,除了美俄兩國、各國都曾派遣太空人登上太空站駐點,包含7名「遊客」。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