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宏專欄:范雲幫機組員說話有什麼問題?

陳嘉宏 2021年05月14日 07:02:00
網民要捉這波群聚感染的「元兇」,把矛頭指向范雲「施壓」指揮中心,「在那亂出餿主意」,要她「出來面對」。(合成圖片)

網民要捉這波群聚感染的「元兇」,把矛頭指向范雲「施壓」指揮中心,「在那亂出餿主意」,要她「出來面對」。(合成圖片)

華航擁有18架747貨機,是全球最大的747貨機機隊;另外還有3架777貨機,在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排名中,是高居全球前6大貨運航空公司。從去年疫情蔓延開始,客機航班雖然銳減,但華航的貨機航班卻是大幅成長。有航班,就要有人飛;華航機長劉昭宜今年初接受《報導者》的訪問時說,他去年的飛航時間達810小時,而回國檢疫67天、自主健康管理68天,實際可以完全自由活動的日子僅50天,且集中在上半年。他自嘲:「我不是在檢疫,就是在檢疫的路上。」這是他機師生涯最悶的一年。

 

劉昭宜的處境當然不是特例。從去年新冠疫情開始,台灣航空公司機組員的檢疫規定就依著疫情發展、前後艙組員位置,而有不同的規定,有人斥航空公司機組員居檢規定是「特權」;不過,這種「特權」聽在劉昭宜這樣的機師耳裡,大概會笑不出來。劉昭宜說,他記得有一次他下飛機回家居檢,4歲的小孩看到好久不見的爸爸,開心地奔過來討抱,卻被他大聲喝叱不要靠近,瞬間小兒子眼眶泛紅,他現在講起來還是覺得很難受。

 

早前,機組人員的檢疫規定為機師為3天(居家檢疫)、空服組員為5天,再加上各自不同的自主健康管理的天數。但到去年底,發生長榮航空紐西蘭籍機師不服檢疫規定、到處趴趴走的事件,導致輿論群情譁然。長程航班或入境他國的機組員,因此被改成必須完成7天居家檢疫、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

 

這件事嚴重衝擊像劉昭宜這樣的航空機組員的生活作息,於是透過機師工會向立委范雲陳情,他們認為,未守規定的機組人員實在極少數,不應該讓所有機組員承擔;更何況,原本的規定已經讓機組員無法與家人相處,身心陸續出現問題,若再延長檢疫,難保不會出現危及飛安的狀況。

 

諾富特飯店事件引發後續的社區感染之後,柯文哲先是爆料有立委關說施壓影響機組員居檢日期,批評「政治不應凌駕專業」;接著又有網民宣稱要捉「元兇」,把矛頭指向范雲「施壓」指揮中心,「在那亂出餿主意」,要她「出來面對」。這樣的指責有沒有道理?可以從以下兩個面向討論:

 

一、立委接受不同屬性的利益團體陳情,本就天經地義。召開協調會當然是某種程度上的「施壓」行政部門;但「施壓」不是問題,有沒有「不當施壓」才是關鍵。「不當施壓」的認定標準是立委有沒有接受不當的餽贈或獻金;若無,政策成敗的責任在行政部門(指揮中心)。把這波疫情的源頭導向縮短機組員檢疫時間,再把政策的責任推給一個召開協調會的立委,實在太過「滑坡」,根本是一個惡意的連結。

 

二、現在把諾富特感染事件歸咎到機組員縮短檢疫政策的人,或可以先回答:台灣需不需要一個擁有正常運輸量能的華航機隊,來維繫疫情期間的國際貨運往來?如果讓所有機組員都回到14加7的檢疫模式,華航能運作嗎?許多人總在事後用全知的觀點、上帝的角度,把所謂的防疫破口做簡單的因果推論,宣稱「如果那時候不那樣,現在就不會這樣」;那在諾富特事件之前一年多幾近零本土案例的時間裡,為何放寬機師檢疫都沒問題?責任一定在機師或華航嗎?怎知不是諾富特的飯店管理,甚或其他未可知的問題?

 

面對這場疫情,每項政策都是在進行風險管理。我們既希望堵住疫情,又希望能維繫多數人的正常生活;我們要航空公司能幫台灣貨暢其流、維繫正常經濟動能,但又不能讓病毒趁隙而入。我們在兩難之間選擇了航空機組員7加7或3加11的居檢規定,也換得了台灣去年在世界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第一名的輝煌成績;怎麼可以一出了事,這些機組員都成了罪魁禍首,幫他們說話陳情的立委也變成過街老鼠?這不是太沒「江湖道義」了嗎?

 

話說,在諾富特事件之後,指揮中心公布了「清零計畫」,雖然加長機組員檢疫時間,卻也允許航空公司在5天居家檢疫結束後就可以派飛。機師工會則認為,這管理「太寬鬆」,應該讓每個華航機組員都至少完成14天以上「不派飛執勤」的安全流程,對台灣社區「更安全」。當然,這規定也能讓劉昭宜這樣的機長,能多一點時間與家人相處。

 

民意同意這個「更安全」的方案嗎?想清楚利弊得失,做出決定後,台灣社會就該共同承擔。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關鍵字: 范雲 華航 檢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