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抓到把柄 聯合國以巴衝突聲明「三度」遭美阻撓

國際中心 2021年05月19日 07:00:00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爆發衝突一週,各地舉行示威抗議支持巴人。圖為德國柏林民眾為1948年5月15日巴勒斯坦浩劫日(Nakba,同時也是以色列國慶日)舉行抗議活動。(湯森路透)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爆發衝突一週,各地舉行示威抗議支持巴人。圖為德國柏林民眾為1948年5月15日巴勒斯坦浩劫日(Nakba,同時也是以色列國慶日)舉行抗議活動。(湯森路透)

美國日前於「聯合國新疆人權座談會」不畏中國要脅、譴責中國當局迫害維吾爾穆斯林族群,但在以巴衝突(巴勒斯坦穆斯林人死傷慘重)上,態度卻因外交與政治處境尷尬,讓中方抓到把柄,官方攜手官媒一同反擊。

 

美國為何要延後聯合國會議?

 

中國外交部於14日記者會上回應《半島電視台》記者提問,「中方認為美方(13日)要求延後(聯合國安理會欲針對以巴衝突召開第三度會議一事)的原因為何?」,由於這樣做可能會威脅到巴勒斯坦人生命安危 ,以及「中方作為5月聯合國輪值主席國、有意藉由何種方式恢復局勢穩定?」。

 

 

發言人華春瑩當時回應,表示中方與國際社會皆高度關注、積極斡旋,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在10日、12日兩度舉行緊急閉門會議,皆獨自反對發表談話,「我們也很想問美方,不知道美方能不能大方地回答?」

 

「美國口口聲聲關心穆斯林人權,如今以巴衝突再起,大批巴勒斯坦穆斯林民眾捲入戰火,但美國卻對此不聞不問,強力阻撓安理會發聲,並夥同美英德舉行涉疆問題會議、上演政治鬧劇,這麼做到底有什麼目的」,「美方應認識到,巴勒斯坦穆斯林民眾的生命同樣珍貴!」

 

 

華春瑩也談到外交部長王毅與3月訪問中東國家、提出「中東安全穩定五點倡議」已就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提出建議,同時重申中國堅持此地維持「兩國方案」的立場。在以巴衝突於耶路撒冷日(10日)晚間爆發衝突、奪去近兩百條人命的一週後,聯合國安理會15國於16日第三度召開緊急會議。

 

 

王毅:「兩國方案」得落實,「一個國家」卻持續阻撓

 

由中國主持的視訊議會,廣邀20多名代表發言,雖然各國皆大力譴責暴力、直指雙方用武不符合比例原則,但以巴代表仍舊相互指責,直至會議結束前各國皆無法對公開聲明達成共識、也沒生出具體解決方法。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雙邊,「必須立即停火」。

 

王毅則表示,歡迎雙邊代表赴中國磋商,並提出三點看法,表示中東和平進程已偏離原軌道,巴勒斯坦問題若未解決,局勢將持續惡化,當務之急便是由中國輪值的安理會協助磋商、落實「兩國方案」,然而「一個國家」(美國)卻持續阻撓,因此,中國也呼籲美國擔起責任。

 

 

不過,由中國、突尼西亞及挪威起草聲明,在17日聯合國辯論會後,仍然遭到美國阻擋通過,「目前無法支持安理會表態」。

 

該聲明呼籲「緩和情勢,中止暴亂及遵守國際人道法律,並保護平民」,「嚴重關切」巴勒斯坦家庭可能被逐出家園,反對任何會使情況加劇的「片面行動」。

 

遭川普批評「軟弱」,是他早就報復了

 

中國表示,支持巴以地區得及早建立以1967年戰後訂定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在根本上實現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阿拉伯與猶太民族的和平共存。美國則自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正式將耶路撒冷視做以國首都,還將大使館遷至此地。

 

而拜登政府自上任以來便明確表示,解決以巴地區爭議並非優先考量事項,即便態勢逐漸升級、聯合國警告正邁向「全面戰爭」,也因外交與政治隱憂,秉持該立場,認為國際發聲無濟於事,但遭到支持以方的川普責備「軟弱」,將導致盟國遭到攻擊,若是他早就報復了。

 

 

新華社:美國輸出動亂導致全球災難

 

中國官媒《新華社》也於17日,將中國人權研究會於4月9日發布、讓中國小粉紅掀起騷動的報告翻出。《中國日報》則是藉由插畫,顯示美國讓阿富汗「滿目瘡痍」。《人民日報》同天發布〈失責之聲誰來負(鐘聲)〉一文。而全數文章都被《環球時報》轉發。

 

《環球時報》轉發《新華社》、《人民日報》及《中國日報》文章。(擷取自《環時》網站)

 

中國報告直指,美國1776年建國後,秉持門羅主義將西半球看作自己勢力範圍,二戰後再變本加厲,沒派兵出戰的時間,算下來不到20年。在19世紀時,從孤立主義轉到軍事擴張,對外掠奪同時「輸出動亂」,「導致全球性災難」。

 

該報告表示,自二戰後至2001年,全球共153地區發生的248起武裝衝突中,便有201場是由美國發起,直指擁有霸權思想的美國,打著「人道主義」之名展開軍事擴張,這些對外戰爭除了造成大量傷亡、生產停滯,也帶來難民潮、生態危機與社會動盪。

 

 

《新華社》報導特別挑出報告內容,影射拜登政府最新撤軍政策,表示911事件後,美國藉反恐之名大舉駐軍中東,推翻神學士政權,再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海珊政權,並稱美國在2011年撤軍伊拉克、2014年撤軍阿富汗後,造地當地至今仍動盪不安。

 

然而,成立於1993年的中國人權研究會,雖在聯合國具有特別諮商地位、也是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大會的成員之一,仍是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對美國人權議題相當關注,已多次發文批評美國種族歧視、女權及槍枝氾濫等敏感話題。

 

《中國日報》插畫,直指美國讓阿富汗「滿目瘡痍」。(擷取自《中國日報》英文版官網)

 

且拜登雖不贊同提出公開聲明,但也在近日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atanyahu),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私下通電,並於17日正式支持要求以巴停火。

 

美國駐聯合國湯瑪斯葛林非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16日也於安理會表示,若以巴尋求停火,美國已準備好居中調解。

 

 

此地烽火連天,政治上也滿佈陷阱

 

美方表示,希望此次以巴衝突,在美國、埃及及卡達官員前往衝突地區調停後,能順利化解危機,若越演越烈,聯合國安理會才會將公開集會作為折衷辦法。前美國中東談判代表米勒(Aaron David Miller)12日回應《法廣》,表示拜登作法很容易理解,此地除了實際上烽火連天外,政治上也滿佈陷阱。

 

即便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但巴以之間根本不存在真正談判空間,建國在短期內勢必難以實現。且多位美國前任總統也都不願涉足該區爭議,因為努力大多不會有回報、看不見前景。米勒表示,美國目前只希望能在齋月結束後、雙方怒火能逐漸平息。

 

《法廣》報導並說,拜登政府很少認可川普在外交上的成功,但拜登與布林肯皆是政治老手,與以國關係深厚,承認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上,川普的確有功勞。不過也因川普立場過分堅定,使得民主黨內左翼對於以色列右翼領袖納坦雅胡相當反感。

 

本語音由合作提供
ibo愛播聽書FM APP
關鍵字: 中國 美國 人權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